-
公开(公告)号:CN1176358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57136.8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肖昆 , 张群 , 南京宏 , 解永锋 , 张义超 , 张新宇 , 杨自鹏 , 贾贺 , 曹梦磊 , 李重远 , 张利宾 , 郑莉莉 , 韩冬 , 奚琳 , 文艺 , 高骥 , 朱博威
IPC: G06T17/00 , G06N3/0464 , G06T7/80 , G06T5/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事件相机的非合作目标三维重建方法,包括:使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目标的强度图像;采用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方法估计相机内外参数和稀疏点云;根据相机内外参数和稀疏点云,基于PatchMatch方法重建稠密点云;基于拉普拉斯平滑法重建三维网格,完成三维重建。本发明从成像原理上解决空间非合作目标三维重建中的高动态范围与运动模糊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74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37388.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2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30
Abstract: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网络、加热器网络和电源,其中温度控制器包括测温输入模块、CPU模块、加热器控制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温度控制器模块变换、采集、判断温度数据以及采集加热器网络所有工作状态信息,产生加热器控制指令,控制加热器供电通路的接通和断开,实现温度闭环控制;温度传感器网络,包括多个带序号的独立温度传感器,用于从一个或多个温控对象获取多个温度测量数据。加热器网络,包括多个带序号的独立加热器,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温控对象进行加热。电源用于直接对温度控制器和间接对加热器网络进行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1544.3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杨自鹏 , 李重远 , 张群 , 张新宇 , 陈益 , 贾睿 , 吕静 , 李欣 , 梁桐 , 刘小旭 , 石佳 , 刘畅 , 周佑君 , 陈佳晔 , 张绪斌 , 李轩 , 南京宏 , 齐祥 , 王瑾 , 肖昆 , 奚琳 , 文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光会聚原理验证系统,包括:主镜单元、次镜单元、支撑工装单元、系统计算机和电箱;其中,所述系统计算机和所述电箱相连接;所述电箱与所述主镜单元相连接;所述主镜单元与所述次镜单元均与所述支撑工装单元相连接;所述系统计算机通过所述电箱控制所述主镜单元展开至预设标定位置后,平行光垂直照射所述主镜单元,经主镜单元、次镜单元两次反射,测量出射缩束平行光准直度与光斑能量密度。本发明降低了地面原理样机整体加工及装调难度,可验证空间大口径展开式太阳光会聚系统展开方案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7226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934555.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12
Abstract: 一种小型飞行器的高精度质心惯量测量系统,属于飞行器质心惯量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被测物体安装盘1、速率陀螺2、球面轴承3、支持立柱4、配重悬挂装置(5、7、8、9)、配重质量块6、激励质量块10;球面轴承3分别与支持立柱4和被测物体安装盘1连接;配重悬挂装置(5、7、8、9)安装在被测物体安装盘1上靠近的支持立柱4的一侧;配重质量块6可拆卸的安装在配重悬挂装置(5、7、8、9)的不同位置;外部被测物体放置在被测物体安装盘1上;激励质量块10放置在被测物体安装盘1上;速率陀螺2用于测量被测物体安装盘1转动的角速度和姿态角。本发明系统可同时测量质心和惯量,测量周期短,系统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74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637388.X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23/30
Abstract: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网络、加热器网络和电源,其中温度控制器包括测温输入模块、CPU模块、加热器控制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温度控制器模块变换、采集、判断温度数据以及采集加热器网络所有工作状态信息,产生加热器控制指令,控制加热器供电通路的接通和断开,实现温度闭环控制;温度传感器网络,包括多个带序号的独立温度传感器,用于从一个或多个温控对象获取多个温度测量数据。加热器网络,包括多个带序号的独立加热器,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温控对象进行加热。电源用于直接对温度控制器和间接对加热器网络进行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1830.9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能量约束的对日定向计算方法,飞控计算机以电源控制器向飞控计算机输出充电功率P为输入,解算太阳入射矢量方向与太阳电池阵的夹角θ并输出;将太阳入射矢量方向与太阳电池阵法线的夹角θ分解为三个方位角信息,确定测量的太阳矢量方位OA、OB、OC,结合理论太阳矢量方位S,构建消除系统误差的指标函数J,对其进行二次型正交变换运算,得到太阳矢量估计值的指标函数Jnew;对Jnew求取误差估计最小值,得到计算的测量太阳矢量方位S,利用其计算太阳矢量方向最大概率估计值Ps;根据Ps解算太阳帆板对日的调姿方位角α、β,并输入飞控计算机中,驱动帆板完成帆板对日,实现航天器能源供应。本发明解决了航天器飞行可靠性提升与低成本相矛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7924.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韩冬 , 陈佳晔 , 贾贺 , 岳向航 , 文艺 , 郑莉莉 , 张利宾 , 杜大程 , 张群 , 秦旭东 , 牟宇 , 张新宇 , 杨勇 , 张国旭 , 张苏力 , 瞿江 , 岳新成 , 黄哲 , 隗合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舱布局惯组、星敏、探测器初始姿态基准获取方法,根据星敏感器针对星模拟器的探测信息、光学探测器针对光学模拟器的探测信息、惯组自对准信息以及星模拟器和光学模拟器上基准镜的光瞄信息,通过计算获得惯组、星敏、探测器的初始姿态基准。本发明解决了安装于不同舱内,无法通视的惯组、星敏感器、光学探测器之间的初始姿态基准获取问题,解决了紧凑布局下光学探测器以及星敏感器对无法安装基准镜以及光学探测器、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无法与地理坐标系建立联系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865443.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频段抗低气压放电的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基板、微带线、同轴电缆和连接结构,微带线的底面附在绝缘基板上,所述的连接结构为梯形连接结构,梯形连接结构的下底与微带线的顶面连接,梯形连接结构的顶部与同轴电缆的同轴内导体连接。本发明的梯形连接结构,极大降低了连接结构处的场强,提高低气压放电阈值;梯形连接结构使电场方向倾斜向上,而且填满了同轴内导体与微带线之间的空隙,破坏了发生低气压放电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低气压放电的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65618.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7/11 , G06N7/01 , G06F111/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接头低气压放电电性能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蒙特卡洛‑粒子元胞算法对同轴接头的低气压放电阈值与功率进行分析;利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通过流体方程的求解实现放电敏感区发生低气压放电时刻的等离子体电参数的定量分析;将等离子体参数输入到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利用时域全波数值算法求解包含磁化等离子体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实现电性能的评估。本发明通过对低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参数获取与电性能变化评估,可以准确预测放电对高功率微波器件电性能影响,为航天器的抗放电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03430.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贾贺 , 韩冬 , 张群 , 秦旭东 , 杜大程 , 张新宇 , 陈佳晔 , 郑莉莉 , 张利宾 , 肖昆 , 奚琳 , 南京宏 , 苏戈威 , 曹梦磊 , 文艺 , 高骥 , 朱博威 , 杨自鹏 , 李重远 , 杨勇 , 冯原 , 瞿江 , 张苏力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约束发射窗口优化选取方法,包括:建立空间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并获取空间飞行器动力学模型输出的六自由度弹道;建立多约束条件约束模型;其中,多约束条件约束模型,包括:地球遮挡约束模型、地影约束模型、观测视场约束模型和地物背景约束模型;确定太阳光和敏感器光轴之间的夹角约束;基于空间飞行器动力学模型输出的六自由度弹道,结合多约束条件约束模型和太阳光和敏感器光轴之间的夹角约束,筛选得到满足约束的发射窗口作为最终选取的最优发射窗口。本发明解决了空间飞行器飞行试验任务发射窗口优化选取的问题,为空间飞行任务发射窗口选取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了窗口选取合理性和飞行任务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