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779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486078.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运载火箭贮箱的虹吸出流装置,安装于运载火箭贮箱内,包括虹吸弯管、消漩叶片和蓄留装置;虹吸弯管设计为弯曲管状结构,一端连接于贮箱的出流口,另一端为入口端,入口端与水平面平行,且低于出流口;在虹吸弯管入口端的外壁面均匀环绕排列多个消漩叶片,消漩叶片的上侧固定于入口端外壁面,下侧延伸至入口端下方;蓄留装置位于虹吸弯管的顶部,蓄留装置底部与虹吸弯管之间通过多个排气孔相通。本发明通过虹吸效应,解决了贮箱出流口以下的推进剂无法利用的问题,尤其针对底部结构复杂的贮箱,有效提升了贮箱内推进剂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59960.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异形贮箱出流装置,属于液体火箭增压输送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消漩板和分隔板安装在共底贮箱的出流口上,通过在消漩板上设置孔减小消漩板的结构载荷同时降低了其结构重量,同时通过孔的合理布局提高消漩板的承载能力,消漩板采用120°V形结构,使流体过渡尽可能平滑,同时使液体有向中心填补的趋势,盖板安装在共底贮箱出流口(贮箱轴向)上部,使液体有向下流(加速)的趋势,破坏形成漩涡的切向力,通过上述设置抑制漩涡及塌陷的发生,从而减少贮箱内液体的不可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06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58286.5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于兵 , 陈岱松 , 王帅 , 唐科 , 章凌 , 张希 , 丛延 , 张宏剑 , 陈友伟 , 赵涛 , 吴俊峰 , 卫强 , 马飞 , 吴义田 , 宋征宇 , 肖耘 , 张乔飞 , 曲展龙 , 赫志亮 , 宋乾强 , 陈楷 , 汪锐琼 , 李辰 , 吴锦涛
IPC: F42B15/36
Abstract: 一种兼具连接承载和分离推冲功能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冷气分离系统,包括:气瓶(1)、电磁阀(2)、连接解锁装置(3)、推冲装置(4)、主供气管路(5)、解锁供气管路(6)和推冲供气管路(7);电磁阀(2)为多个;气瓶(1)的入口能够对气瓶充高压气,气瓶(1)的出口通过主供气管路(5)连接多个电磁阀(2)的一端,其中一部分电磁阀(2)的另一端通过解锁供气管路(6)与连接解锁装置(3)连接,为连接解锁装置(3)供气;连接解锁装置(3)用于连接和解锁两个舱段或结构;其中另一部分电磁阀(2)的另一端通过推冲供气管路(7)与推冲装置(4)连接,为推冲装置(4)供气;推冲装置(4)安装在两个舱段或结构之间,用于提供分离冲量,实现两个舱段或结构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9695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486460.4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贮箱内燃烧快速增压系统,包括小贮箱和大贮箱,充气系统连接外部气源,充气系统、贮气系统、增压启动及过滤系统、增压调节系统、第一增压启闭系统、第一推进器隔离系统顺次连接至小贮箱,为小贮箱注入高压气体;小贮箱加注系统、单向阀隔离系统顺次连接至小贮箱,为小贮箱加注燃料A;小贮箱还设有小贮箱排气系统;小贮箱依次通过第二增压启闭系统、电动喷注阀、第二推进剂隔离系统连接至喷射装置;喷射装置封闭于大贮箱内,大贮箱内置燃料B,燃料A和燃料B燃烧产生高温燃气以增压。其利用自燃推进剂组元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得燃烧形成高温燃气对大贮箱进行快速增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60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151426.6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挥式保险阀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计算机、控制单元、采集单元和供排气系统、压力监测单元。供排气系统可对气源气体进行过滤、按需求进行减压至目标压力值,然后输送至保险阀指挥阀,并实现测试过程中及测试完成后的放气功能;控制计算机用于测试系统终端控制,数据显示;采集单元用于测试系统中各关键位置点的压力数据采集及向控制计算机传输;控制单元用于将控制计算机输出的动作及减压指令输送至受控制的减压器、截止阀、排气阀等,以实现气体减压、气路通断控制、排气控制。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对贮箱充气至工作压力,在保证贮箱安全的同时能够使保险阀达到工作压力完成启闭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68424.9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4B4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活塞泵的增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水箱、气体减压器、驱动气减压器、驱动气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活塞泵、进水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调节阀、控制测量系统、蓄能器和高压气源;高压气源通过驱动气减压器与驱动气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驱动气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活塞泵的进气口相连接;高压气源通过气体减压器与水箱的进口相连接,水箱的出口与进水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进水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活塞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本发明用于活塞泵的增压系统通过水箱、气体减压器和进水电磁阀能够提供给活塞泵一定压力的液体,并且能够保持在活塞泵内持续的有液体,从而有利于活塞泵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601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61966.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程堂明 , 徐利杰 , 章小芳 , 王太平 , 陈二锋 , 吴姮 , 孙善秀 , 李林 , 田玉蓉 , 张青松 , 吴俊峰 , 方红荣 , 方一博 , 贾鹏飞 , 任京涛 , 曾兆妹 , 张腾 , 王佳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贮箱出流空化裕度评估的工程试验方法,通过汽蚀流量系数和汽蚀流量获得出流空化裕度;通过空化裕度结果确定出流结构参数和设计工况参数满足效果,防止出现空化限流对推进剂供应和发动机正常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5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006900.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适应于无人值守的气瓶充放气子系统,系统包含动力测控子系统、地面供配气子系统和箭上气瓶充放气子系统。动力测控子系统发出控制指令,经PLC测控组合、继电器执行组合实现远距离对地面供配气子系统电控减压器、电磁阀及箭上电磁阀闭环控制,控制电磁阀启闭及电控减压器出口压力,实现气瓶充气速率可控、可调,及气瓶自动充放气功能,实现气瓶充放气无人值守,提高火箭发射人员安全性。箭上气瓶充放气子系统公用管路上设置过滤器和两个分步直动式电磁阀,同时在火箭飞行过程中压力更高的气瓶分支路上设置一个分步直动式电磁阀,实现一套供气系统同时为两气瓶充放气,消除了系统关不上的单点故障,密封可靠性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33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79954.7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理想无塌陷型面的运载火箭高效出流装置,包括出流型面采用无塌陷型面的贮箱,无塌陷型面末端通过圆角段与输送管连接,可保证贮箱在出流过程中不发生液面塌陷;本发明进一步在出流型面内部增加了消漩叶片,能够消除贮箱出流过程中的漩涡及液面塌陷现象,从而提高贮箱推进剂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8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59960.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异形贮箱出流装置,属于液体火箭增压输送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消漩板和分隔板安装在共底贮箱的出流口上,通过在消漩板上设置孔减小消漩板的结构载荷同时降低了其结构重量,同时通过孔的合理布局提高消漩板的承载能力,消漩板采用120°V形结构,使流体过渡尽可能平滑,同时使液体有向中心填补的趋势,盖板安装在共底贮箱出流口(贮箱轴向)上部,使液体有向下流(加速)的趋势,破坏形成漩涡的切向力,通过上述设置抑制漩涡及塌陷的发生,从而减少贮箱内液体的不可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