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微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48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16199.8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微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多功能微泡的壳层包括脂质单分子层和连接在所述脂质单分子层上的PD‑L1抗体;所述脂质单分子层包括双亲性药物共轭体、磷脂和活性酯;所述活性酯包括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N‑羟基丁二酰亚胺‑聚乙二醇2000。本发明使用双亲性药物共轭体作为成膜材料制备出多功能微泡,有效避免了药物的提前泄漏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通过共价结合将PD‑L1抗体偶联到多功能微泡的表面上,提高了抗体的递送效率;利用超声定点击破多功能微泡使其转化为纳米粒子,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声孔效应使药物和抗体在肿瘤部位高浓度富集,实现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

    一种多功能微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488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516199.8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微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多功能微泡的壳层包括脂质单分子层和连接在所述脂质单分子层上的PD‑L1抗体;所述脂质单分子层包括双亲性药物共轭体、磷脂和活性酯;所述活性酯包括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N‑羟基丁二酰亚胺‑聚乙二醇2000。本发明使用双亲性药物共轭体作为成膜材料制备出多功能微泡,有效避免了药物的提前泄漏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通过共价结合将PD‑L1抗体偶联到多功能微泡的表面上,提高了抗体的递送效率;利用超声定点击破多功能微泡使其转化为纳米粒子,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声孔效应使药物和抗体在肿瘤部位高浓度富集,实现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