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52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53836.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分布式近场法的各层结果加权系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按照所述多层分布式近场法要求,在航天器赤道面径向布置多层磁强计;A2:开展试验,将航天器垂直旋转一周,获得航天器的磁场分布数据的数列B±i,其中,i代表不同的水平面上的磁场测量结果,i=0,1,2,3…,如i=0,相当于只有一层磁强计;A3:寻找各个磁场数列B±i的最大值,记为MB±i;A4:加权系数αi和βi的计算公式如下:αi=MB+i/MB0,βi=MB‑i/MB0。本发明通过更加合理的计算多层分布式近场法的各层结果加权系数,将加权系数的大小与每层的磁场分布进行关联,经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高长径比航天器的磁矩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94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91999.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032 , G01R33/1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越光学衍射极限的NV色心磁场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位激光束的初始位置,调节聚焦透镜位置,观察聚焦位置的变化,直到初始化激光聚焦在一个或多个发光色心的位置;S2:由激光器发出的耗尽激光通过调制器聚焦在发光色心略微偏移的位置,在一定的耗尽激光强度下,除了位于艾利盘零强度环附近的发光色心外,其他部分的发光色心都被制备到光学暗态,即NV0电荷态;S3:利用一个读出脉冲收集还处在发光亮态的色心。其中,通过精密调节耗尽激光的聚焦位置,分辨小于光学极限的两个或者多个发光色心,从而实现分辨率更高的磁场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1351.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粒子探测器电源及高压输出系统,包括供配电控制单元、高压输出单元和高压连续控制算法单元;所述供配电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星载粒子探测和总剂量探测的综合控制及信号分析处理单元的供配电控制;所述高压输出单元用于高能质子探测器硅半导体传感器的连续可调的直流高压输出。本发明中,利用多级网络超频反馈调制设计,解决偏置高压电源纹波大对高能质子传感器干扰导致探测精度下降的难题,实现0‑350V可调输出低纹波偏置高压技术(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9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711003.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C23C14/3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镀膜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镀膜设备和线圈磁控设备,在镀膜过程中,待镀件放置于真空箱中,待镀件的镀膜面与靶材相对设置,线圈放置于镀膜设备的一侧,靶材与待镀件之间的区域位于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中,通电线圈的磁场方向与永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通过向靶材与待镀件之间的区域提供强磁场,降低或者消除航天器荷载上形成的镀膜的磁性,提高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169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11003.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C23C14/3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镀膜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镀膜设备和线圈磁控设备,在镀膜过程中,待镀件放置于真空箱中,待镀件的镀膜面与靶材相对设置,线圈放置于镀膜设备的一侧,靶材与待镀件之间的区域位于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中,通电线圈的磁场方向与永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通过向靶材与待镀件之间的区域提供强磁场,降低或者消除航天器荷载上形成的镀膜的磁性,提高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5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33278.6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H1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磁场传递卫星在轨振动信息的高精度测振方法,当振源发生振动时,微型磁强测量装置将随振源共同振动,由于待测振动信号的频率远远小于磁场传播的速度,因此可以认为振动产生的磁场变化信号是瞬时作用在微型磁强测量装置上的,因此微型磁强测量装置探测的磁场信号中包含振动信号的信息,可以利用磁场来传递微振动信息。结合磁强计探头分辨率以及高精度测振试验数据,通过理论计算可得磁场传递的振动信息的分辨率可达10-3角秒,满足高分辨相机的测量精度需求,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实时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32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270871.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02 , G01R33/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点磁场传感的在轨磁扰动信号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监测系统为无伸杆高精度弱磁场探测技术,能够实时获得卫星平台的磁扰动探测数据。即在卫星上安装多个磁场传感器,其中主磁场传感器远离卫星本体,以尽量消除或减小平台剩磁影响;剩余磁场传感器安装在卫星平台上。由于每一个电子学单元的工作电流和电流环随着工作状态的改变而出现变化。因此通过卫星平台上安装的多个磁场探测器能够感知平台内电子学单元的电流和电流环的变化,并且能够定位产生电流和电流环变化的位置。此方法可大幅度降低磁场探测的重量需求和研制成本需求。还能够突破卫星平台的剩磁干扰对磁场探测精度的影响,拓展磁场探测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卫星平台的剩磁和磁扰动信号的实时获取,也可用于空间磁场测绘、卫星姿态控制、空间站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449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536731.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R33/022 , G01R3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舱室温的液氮浸没式超导磁测量装置,包括外筒和内舱,所述外筒包括外筒筒体、外筒上盖、外筒上盖保温层、氮气排放管道、排污口、加热装置和液氮灌注口,所述内舱包括内舱筒体、内舱上盖、信号线穿仓管道、穿仓法兰、连接螺钉、内舱上下连接装置、内舱支架和温度传感器。本发明中实现了高温超导磁测量的功能,无需复杂条件可达到高温超导临界条件,装置使用安全高效;本申请采用无磁不锈钢、铜或者铝等材料,设备整体的剩磁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极大提高测试准确性;采用内舱保温设计,为测试设备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减小温漂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测试准确性;本申请的磁测量装置,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便于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80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40653.7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5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磁矩强磁阵列的辐射防护系统。所述系统为空间辐射防护系统,能够通过精细磁路设计,使得材料内部的磁畴按照一定磁冻结规律排列或形成闭合回路,将材料磁性“锁定”在一定区域内,在磁体的一侧汇聚磁力线,而在另一侧消弱磁力线,从而获得单边强磁场,并通过特殊的排列布局,实现一种无磁矩的强磁结构。将该强磁阵列贴附于航天器关键元器件和组件周围,一方面通过强磁和质量综合防护,对特定能量阈值下的高能粒子实现强磁屏蔽,另一方面仍保持无磁矩特性,对卫星姿态控制无干扰,提供粒子辐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6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709970.4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环境微弱电荷测量系统,包括:电荷采集前端模块,电荷采集前端模块包括探头,探头收集空间环境中的微弱电荷,电荷采集前端模块用于对探头收集的空间环境微弱电荷进行分电荷;电荷采集前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高速电荷/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采用该空间环境微弱电荷测量系统,测量空间环境中的微弱电荷量精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