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6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23869.6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应用于钐‑钕同位素体系定年的中子通量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应用于钐‑钕同位素体系定年的中子通量确定方法包括:对样品进行同位素测量,确定样品的同位素测量数据;基于样品进行中子辐照效应的仿真,确定中子辐照模型数据;基于同位素测量数据和中子辐照模型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比较结果;基于比较结果确定超热中子通量。利用样品同位素数据模拟获得超热中子通量的大小,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钻井样品、返回样品、陨石样品等,提高了不同深度的同位素体系的定年结果的准确性,为研究钻井月壤样品翻新率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1882.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N20/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应力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法,包括训练表征多应力与失效特征量映射关系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针对多应力试验候选点构建包含三个因素的评分模型、在多应力试验候选点中选择评分最低的点进行试验、利用最新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获得失效特征量阈值对应的最终多应力极限包络等多个步骤,在节省大量试验开销和保留可靠性强化试验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将传统可靠性强化试验预先固化的试验设计变为动态序贯试验设计、单应力极限变为多应力极限、离散边界变为连续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92007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4393.1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5F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粒子辐射探测器的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空间粒子辐射探测器包括处理芯片和多个DAC芯片,且各DAC芯片均具有多路输出,处理芯片执行以下方法包括:接收空间粒子辐射探测器的电压的电压控制指令;当电压控制指令符合预设正确规则时,识别电压控制指令的电压控制类型;确定电压控制类型对应的DAC芯片的工作状态;当工作状态为空闲状态时,将电压控制类型对应的DAC芯片的工作状态置为忙碌状态;采用与电压控制类型对应的电压控制规则控制空间粒子辐射探测器的电压,并传递至对应的DAC芯片对应的输出端,相对于采用只具有一路输出的DAC芯片的装置,无需提供大量输入/输出通道,降低处理芯片的成本,减少了电路面积,降低了整体硬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528885.7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发射主动段不易破损的航天器多层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航天器舱壁外部,包括沿远离所述航天器舱壁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薄膜层;所述薄膜层上开设有若干放气孔;任意两层薄膜层中,相对靠近航天器舱壁的薄膜层上的所有放气孔的总开孔面积,小于或等于,相对远离航天器舱壁的薄膜层上的所有放气孔的总开孔面积;本发明具有不增重、几乎不改变隔热性能、明显降低多层隔热组件受到的气流力等显著优点,可以显著降低多层隔热组件在发射主动段发生破损、翘起或脱落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79395.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空间站舱外扳手的热真空试验装置,适用于空间站舱外扳手在热真空环境下的功能性能考核和寿命考核,包括试验件、扭转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试验件和扭转系统通过支撑系统固定在空间环境模拟器内,在真空‑热环境下,模拟航天员安装、拆卸M5内六角不脱出紧固装置的动作,用于考核舱外扳手的功能性能和寿命。扭转系统包括电机、力矩传感器和连接机构。电机可以输出转矩,模拟舱外扳手在扭转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矩;力矩传感器可以测量舱外扳手的输出力矩,监测输出力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连接机构则克服了舱外扳手定力过程中的轴向位移,保证了装置运转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35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28885.7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发射主动段不易破损的航天器多层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航天器舱壁外部,包括沿远离所述航天器舱壁方向依次排布的若干薄膜层;所述薄膜层上开设有若干放气孔;任意两层薄膜层中,相对靠近航天器舱壁的薄膜层上的所有放气孔的总开孔面积,小于或等于,相对远离航天器舱壁的薄膜层上的所有放气孔的总开孔面积;本发明具有不增重、几乎不改变隔热性能、明显降低多层隔热组件受到的气流力等显著优点,可以显著降低多层隔热组件在发射主动段发生破损、翘起或脱落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952661.4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多模谐振器的平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解决了共模干扰强、通带窄、选择性低和尺寸大的问题。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上表面印制的两个U型与矩形微带线,金属地板上蚀刻有两条第一、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和多模缝隙谐振器。矩形微带线与金属底板上第一、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穿插处位置重合,形成了三线交指耦合结构。本发明运用U型微带转矩形缝隙线结构,将共模与差模分离,实现良好的共模抑制;三线交指耦合结构加强输入输出信号耦合;用多模缝隙谐振器对滤波器陷波特性调整。本发明拥有超带宽、小尺寸、高选择性及良好的共模抑制特性,应用于电磁微波及射频电路与系统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7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643332.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与射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匹配网络的差分双频双工功分器,旨在使用一种不对称T型缝隙‑微带线匹配网络实现双工功能,使得轴线AA’两侧的结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该匹配网络适应差分端口且工作频率范围独立可控,通过调节交指耦合线状缝隙到轴线AA’的距离可以调节对侧结构的工作频率范围,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匹配网络的设计与滤波器结构无关,适用范围广;此外,将差分双频双工器与差分功分器集成为差分双频双工功分器以应用于具有功率分配需求的多频带射频收发前端系统或作为差分滤波天线阵列的馈电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3222.5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1K11/324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天器材料空间强电磁环境效应试验系统,包括有:容器系统、真空系统、强电磁脉冲系统、温度可控的一体化吸波热沉、摄像系统、红外测温系统、非金属光纤传感器、样品切换系统,且所述摄像系统、红外测温系统与强电磁样品切换系统均具备耐真空、低温与强电磁脉冲的性能。本发明中,实现强电磁真空低温环境下对航天器材料的温度进行在线测量,获得材料在强电磁环境下的温度场变化,样品切换装置的驱动电机置于温度可控的一体化吸波热沉箱外部,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至电磁辐射区域,可以实现在不开启真空容器、恢复温度的情况下实现多样品的空间强电磁环境效应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0406.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线的差分90度谢夫曼移相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共模抑制度较低和相移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上表面靠近一组对边的位置各印制开口方向相背一对第一U型微带线,两对第一U型微带线之间印制有矩形微带线,第二介质板上表面的金属地板蚀刻有作为参考线的由反C型缝隙、第一矩形缝隙和第一L型缝隙组成的第一复合缝隙线,和作为主线的由第三矩形缝隙、第二L型缝隙、第二矩形缝隙线型缝隙组成的第二复合缝隙线,通过第一介质板上的微带与第二介质板上的缝隙组成微带转缝隙结构,来抑制共模信号,利用主线和参考线移相特性不同实现稳定的相移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