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2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0196323.2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效率的方法,包括:基于现场调研及车站监控视频,根据行人走行特征,将行人在拐角处的走行过程划分为五阶段,并对行人在各阶段的不同走行行为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几何属性进行调研,确定各走行阶段对应走行区域的几何尺寸大小及行人走行方向的偏转角度;针对拐角处的行人走行特征,构建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行为的微观社会力模型;根据城轨拐角设施处社会力模型,构建不同的仿真场景,分析设施的几何设施属性、行人的走行偏好和客流的到达方式对行人走行效率的影响,提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效率的方法。

    一种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6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96323.2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效率的方法,包括:基于现场调研及车站监控视频,根据行人走行特征,将行人在拐角处的走行过程划分为五阶段,并对行人在各阶段的不同走行行为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几何属性进行调研,确定各走行阶段对应走行区域的几何尺寸大小及行人走行方向的偏转角度;针对拐角处的行人走行特征,构建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行为的微观社会力模型;根据城轨拐角设施处社会力模型,构建不同的仿真场景,分析设施的几何设施属性、行人的走行偏好和客流的到达方式对行人走行效率的影响,提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内拐角设施处行人走行效率的方法。

    车站设施结合部的客流合流走行行为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9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58615.4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站设施结合部的客流合流走行行为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车站设施结合部的布局结构、几何尺寸和客流流线特征,将车站设施结合部划分为通道直行区域、楼梯区域、合流区域和出口直行区域;使用经典社会力模型仿真客流在通道直行区域和出口直行区域的走行行为;引入三维社会力仿真客流在楼梯区域的走行行为;引入吸引力使用转弯社会力模型仿真行人在合流区域的走行行为。本发明仿真量化不同场景下走行参数、通过时间与通道的布局结构、几何属性之间的关系,构建走行状态与设施区域通过率为瓶颈识别的指标,为合流区域客流运动优化及设施结合部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