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密机进料装置及浓密机

    公开(公告)号:CN11637102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579131.9

    申请日:2023-05-22

    Inventor: 刘娟 侯涛刚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浓密机进料装置及浓密机,涉及浓密机技术领域。所述浓密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道;扰流板,各个扰流板设置在进料管道内,扰流板内设置有扰流板絮凝剂通道;转轮组件,一个扰流板上设置有一个转轮组件,转轮组件能够相对扰流板旋转,转轮组件上设置有转轮组件絮凝剂通道,转轮组件絮凝剂通道与扰流板絮凝剂通道连通;叶片,一个转轮组件上设置有多个与转轮组件随动且沿转轮组件圆周方向设置的叶片,每个叶片上均设置有叶片絮凝剂通道,每个叶片絮凝剂通道均与转轮组件絮凝剂通道连通以及进料管道连通;第一絮凝剂供料装置,其与扰流板絮凝剂通道连通。本申请可以解决絮凝剂只能与液面上的待沉降矿浆接触的问题。

    一种空地联合巡检方法及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5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880204.2

    申请日:2024-07-02

    Inventor: 侯涛刚 蒋布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地联合巡检方法及系统。所述空地联合巡检方法包括:数据中心将无人车巡检信号以及巡检方案发送给无人车巢控制器;无人车巢生成多个无人车控制信息;无人车巢将无人车控制信息发送给无人车;各个无人车到达指定巡检范围;无人机巢在各个无人车位于指定巡检范围后向所述数据中心发送到位信号以及各个无人车的基本信息;数据中心向无人机巢发送无人机中继信息传输方案;无人机巢向多个无人机发送中继传输信号;各个无人机进行协作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收集各个位于指定巡检范围内的无人车的传输信息。本申请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情况下,通过无人机与无人车的配合,达到实时信息传输的目的。

    一种视觉巡检机器人系统及高速公路视觉巡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91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484927.9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视觉巡检机器人系统及高速公路视觉巡检方法。所述视觉巡检机器人系统包括:巡检轨道;机器人本体,其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所述巡检轨道上,机器人本体能够沿巡检轨道运动;环境监测装置,其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图像拍摄装置,其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上,用于拍摄道路图像;总控制器,其分别与机器人本体、环境监测装置、图像拍摄装置连接;电源,其分别与环境监测装置、图像拍摄装置以及总控制器连接,用于为环境监测装置、图像拍摄装置以及总控制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供电;充电设备,其与电源连接,用于为电源充电。本申请利用巡检轨道实现机器人本体的自主导航,环境适应性强,稳定可靠。

    一种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97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852264.4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及系统。所述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包括:无人车向无人机发送第一色谱信息;无人机根据第一色谱信息生成第二色谱信息以及第三色谱信息;无人机根据第二色谱信息以及第三色谱信息生成识别信息;无人车获取第一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能够自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所述识别信息,若是,则无人车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无人机的位置信息以及标识信息;无人车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无人机标识信息指引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指定位置。本申请的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通过地面无人车对无人机进行识别定位和引导飞行,来实现的降落及投货方案,能够减少无人机的重量,使无人机可以承载更大的货物。

    一种浓密机进料装置及浓密机

    公开(公告)号:CN116371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79131.9

    申请日:2023-05-22

    Inventor: 刘娟 侯涛刚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浓密机进料装置及浓密机,涉及浓密机技术领域。所述浓密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道;扰流板,各个扰流板设置在进料管道内,扰流板内设置有扰流板絮凝剂通道;转轮组件,一个扰流板上设置有一个转轮组件,转轮组件能够相对扰流板旋转,转轮组件上设置有转轮组件絮凝剂通道,转轮组件絮凝剂通道与扰流板絮凝剂通道连通;叶片,一个转轮组件上设置有多个与转轮组件随动且沿转轮组件圆周方向设置的叶片,每个叶片上均设置有叶片絮凝剂通道,每个叶片絮凝剂通道均与转轮组件絮凝剂通道连通以及进料管道连通;第一絮凝剂供料装置,其与扰流板絮凝剂通道连通。本申请可以解决絮凝剂只能与液面上的待沉降矿浆接触的问题。

    一种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26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519218.2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及装置。所述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包括:获取待配准图像的轮廓图像;获取待配准图像的事件图像;根据所述事件图像获取各个待配准事件子图;根据所述轮廓图像为各个待配准事件子图进行配准,从而获取每个待配准事件子图位于所述轮廓图像中的配准位置信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能够实现高分辨率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精确配准。

    一种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978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52264.4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及系统。所述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包括:无人车向无人机发送第一色谱信息;无人机根据第一色谱信息生成第二色谱信息以及第三色谱信息;无人机根据第二色谱信息以及第三色谱信息生成识别信息;无人车获取第一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能够自第一图像信息中识别出所述识别信息,若是,则无人车根据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无人机的位置信息以及标识信息;无人车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以及无人机标识信息指引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指定位置。本申请的无人车以及无人机协同降落方法通过地面无人车对无人机进行识别定位和引导飞行,来实现的降落及投货方案,能够减少无人机的重量,使无人机可以承载更大的货物。

    一种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26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19218.2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及装置。所述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包括:获取待配准图像的轮廓图像;获取待配准图像的事件图像;根据所述事件图像获取各个待配准事件子图;根据所述轮廓图像为各个待配准事件子图进行配准,从而获取每个待配准事件子图位于所述轮廓图像中的配准位置信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配准方法能够实现高分辨率事件图像与RGB图像的精确配准。

    一种反光标记簇设计方法及反光标记簇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92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05513.4

    申请日:2025-02-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光标记簇设计方法及反光标记簇识别方法。所述反光标记簇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要使用的场景确定标记簇类型;获取所需反光标记簇数量;获取每个用于放置反光标记簇的位置的直径信息;获取每个反光标记簇的最小二进制用标记数量;获取每个反光标记的直径信息;获取每个反光标记簇的最大二进制用标记数量;自所述最小反光标记数量与所述最大二进制用标记数量之中选取位于中间位置的二进制用标记数量作为最终使用反光标记数量;根据获取的最终使用反光标记数量以及汉明限制条件生成每一个反光标记簇的码位信息。本申请能够实现每个标记簇与所测量目标的准确映射,而不依赖于被测目标的运动、形状、姿态等先验信息。

    一种水空两栖航行器避障方法及水空两栖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9882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7453.X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空两栖航行器避障方法及水空两栖航行器。所述水空两栖航行器避障方法包括:获取水空两栖航行器的推进器所能提供的总冲量;获取障碍物基本信息以及水空两栖航行器当前时间点基本信息、丁烷与氧气充入混合腔时间信息;获取最优出水角度以及最优出水距离;根据障碍物基本信息以及丁烷与氧气充入混合腔时间信息获取通气时间点以及点火时间点;根据通气时间点控制丁烷气体供应系统以及氧气供应系统向反应腔充气;根据点火时间点在反应腔进行点火,从而使水空两栖航行器获得所述总冲量。本申请设计了一种水空两栖航行器避障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无法通过水‑空介质转换的方式来进行避障的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