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加速度和脑电监测癫痫的装置及判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2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01941.3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度和脑电监测癫痫的装置及判读方法,装置,包括硬件模块、脑电采集电极、双通道弹力导电线、弹力孔扣和弹力穿戴环套;硬件模块分别连接双通道弹力导电线,双通道弹力导电线中间连接脑电采集电极,双通道弹力导电线底端连接弹力孔扣,弹力孔扣连接弹力穿戴环套;基于加速度和脑电监测癫痫的装置通过蓝牙或WiFi将信息传递给手机;判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装置采集用户头部的x,y,z方向的三轴加速度信号和脑电信号;步骤S2:提取加速度信号特征;解决了监测设备体积大,难以携带,难以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对癫痫患者的监测,且脑电信号易受外界信号干扰,单使用脑电信号常发生信号误判,监测准确性低的问题。

    一种植入式多功能脑监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30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48494.X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多功能脑监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自上到下依次包括上封装层、两层压力敏感薄膜、第一绝缘层、磁感线圈结构、第二绝缘层、电极导通层和下封装层;两层压力敏感薄膜之间为多层电极结构;微电极阵列穿过下封装层与电极导通层连接。双层压力敏感薄膜与电极导通层组成压力敏感结构,用于采集颅内压信号;磁感线圈结构由Fe/Zn图案化,用于向体外上位机系统传输采集到的信号;微电极阵列具有6个测量位点,用于采集脑电信号。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柔性与可拉伸性能,可以与人体大脑皮层表面实现共形贴附,而不会对脑组织造成局部压迫。该器件在人体完成监测周期后可自行降解为对人体无害的小分子材料,无需通过开颅手术取出。

    一种耳机式脑机接口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706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3789.0

    申请日:2023-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式脑机接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脑电探测电极、麦克风、光电探测芯片、信号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受听器、信号收发模块和上位机;所述脑电探测电极、麦克风、光电探测芯片和受听器均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过信号收发模块与上位机交互,所述信号存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其耳机具备人体血氧、脉搏监测和脑电收集,该装置结构紧凑、功能高度集成化、使用方便简单、应用人群十分广泛。

    一种高舒适性长寿命低阻抗的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71002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47476.3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舒适性长寿命低阻抗的电极,包括盒子状的电极体层,电极体层顶部设有注液口,还设有导电卡扣;电极体层内为储液层;电极体层底部外侧连接导电泡沫层,导电泡沫层上设置有多个探针;电极体层底部开设渗透孔,将储液层和导电泡沫层连通。本发明对一般探针的近似圆柱形结构加以优化,设计为圆台形结构,使用时增大了与头皮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电极‑头皮接触阻抗,使得测量结果能够更加精确。本发明中使用了微孔阵列,以增加其透气性,使得其舒适度得到大幅提高。

    一种具有生物安全的散热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7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49426.5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安全的散热薄膜,包括聚氨酯、液态金属颗粒和石蜡颗粒;液态金属颗粒和石蜡颗粒均匀设置于聚氨酯内部,具有生物安全的散热薄膜设置于体外线圈和充电系统中;一种具有生物安全的散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溶解聚氨酯;步骤S2:加入的液态金属颗粒与溶解的聚氨酯的质量百分比在10‑30%之间;解决了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快速充电产生的发热问题会对人体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蛇形互连三叉型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89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7469.7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蛇形互连三叉型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CAD软件中绘制蛇形互联三叉结构中的电极引线图纸;将三个单叉结构连接就得到完整的电路图;将图纸导入多功能紫外激光加工系统,去PI覆铜膜切割出蛇形引线结构,采用制备的联苯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与蛇形导线组成夹层结构,其中电极引线位于基体下部,电极触点位于上部通过Z型线与蛇形导线相连。本发明采用蛇形互联三叉型结构,可以在减小电极引线长度的同时提供更多刺激触点,增大电极覆盖密度。另一方面,采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插入神经电极的体积大小,从而降低免疫排斥程度。

    基于磁耦合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接收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171180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1105.X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耦合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接收线圈,包括水平线圈和垂直线圈;水平线圈和垂直线圈组成T形结构,所述的垂直线圈一侧与接收线圈位置相对。本发明使用的是基于磁耦合共振的能量传输方式,有效避免了距离以及障碍物带来的影响,提高了能量传输的效率,延长了能量传输的距离,其使用条件符合人体安全环境,适用于医学领域。并且,在使用磁耦合共振式的无线能量传输中,当线圈同轴定向的时候,他们的耦合最强,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线圈可能会轴向、横向和角度错位,损害其磁耦合。T形构造的接收线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由于位置因素带来的影响,有效改善了磁耦合共振对于线圈位置的严苛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