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8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83751.3
申请日:2023-12-10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岳锋 , 张建强 , 张志强 , 王磊 , 曲宏 , 董发旺 , 赵晶 , 李学强 , 郭培亮 , 池瑞春 , 付铭 , 孙宣杰 , 谭菲 , 盛永兵 , 吕智 , 刘耀 , 李春茂 , 孙圆 , 魏雅婷 , 刘万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削细长轴的工艺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本发明的工艺装置包括:支撑总成(1)、座体(2)、千分表(3)、螺纹衬套(4)、千分表锁紧手柄(5)。本发明的方法改变了传统加工方式,即跟刀架、中心架等“三点式”支撑,支撑与轴产生滑动摩擦。利用卧式车床的加工原理,设计一种车削细长轴的工艺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将滑动摩擦改进为滚动摩擦,工艺装置对细长轴同时实现支撑和滚压的作用,实现高效、高精度车削加工细长轴。
-
公开(公告)号:CN10904821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55578.0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甲钢回转体形壳锥形零件的冷冲压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冷冲压前准备工作,判定被加工零件是否属于回转体薄形壳锥形零件,并判定能否进行一次冷冲压成形;第二步,制冲压毛坯,根据零件的展开图,进行钣金切割,形成冲压毛坯;第三步,冷冲压,将冲压毛坯放置在模具中,采用普通油压机进行冲压;所述模具采用两个导向销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导向,导向销与上模和下模的配合关系为φ100D9/f9,导向的最大单边间隙为0.147,最小单边间隙为0.06。本发明实现了调质后的高强度装甲钢板冷冲压加工,解决了回转体形壳锥形零件形难度大和冷压无法成形的技术问题,避免了热冲压变形大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5102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00862.2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岳锋 , 张建强 , 郭宏颖 , 宋军 , 李俊杰 , 杨冬 , 郝青华 , 付铭 , 李志俊 , 段爱平 , 冀晓燕 , 吕智 , 刘耀 , 李剑锋 , 赵晓波 , 关伟 , 张汉夫 , 李国梁
IPC: B23C5/16 , B23C5/28 , B23Q1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材料的切削刀具和切削工艺,该切削刀具包括刀体和多个刀片;刀体2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排屑槽5,排屑槽5为右旋螺旋槽,且多个排屑槽5的螺旋角大小不同,多个刀片分别固定在多个排屑槽5上,每个排屑槽5上的多个刀片是均匀分布,相邻2个排屑槽5上刀片错开排列,排屑槽上的每一个刀片的切削刃处都设置有内冷孔4,刀体中心孔为主内冷孔7,主内冷孔7与所有内冷孔4连通。切削工艺中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均采用摆线铣加顺铣的顺铣路径。本发明实现了钛合金材料最大限度去除余量的高效加工方法,提高加工效率;避免采用微量铣削方式,切削温度超过600℃时,容易引起钛合金切屑自燃的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62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05323.9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摩擦片内齿的滑压强化方法,通过刀具设计实现滑动碾压,通过机床选用实现运动模式,通过夹具设计实现粉末冶金摩擦片旋转,对粉末冶金摩擦片内齿齿根进行滑动碾压,预置压应力,最终提高工件的疲劳性能,延长工件的疲劳寿命。实现齿根强化。该加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工艺装置结构新颖,为粉末冶金摩擦片的强化加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途径,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5102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800862.2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岳锋 , 张建强 , 郭宏颖 , 宋军 , 李俊杰 , 杨冬 , 郝青华 , 付铭 , 李志俊 , 段爱平 , 冀晓燕 , 吕智 , 刘耀 , 李剑锋 , 赵晓波 , 关伟 , 张汉夫 , 李国梁
IPC: B23C5/16 , B23C5/28 , B23Q1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材料的切削刀具和切削工艺,该切削刀具包括刀体和多个刀片;刀体2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排屑槽5,排屑槽5为右旋螺旋槽,且多个排屑槽5的螺旋角大小不同,多个刀片分别固定在多个排屑槽5上,每个排屑槽5上的多个刀片是均匀分布,相邻2个排屑槽5上刀片错开排列,排屑槽上的每一个刀片的切削刃处都设置有内冷孔4,刀体中心孔为主内冷孔7,主内冷孔7与所有内冷孔4连通。切削工艺中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均采用摆线铣加顺铣的顺铣路径。本发明实现了钛合金材料最大限度去除余量的高效加工方法,提高加工效率;避免采用微量铣削方式,切削温度超过600℃时,容易引起钛合金切屑自燃的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8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56163.1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标准化程度评估方法,通过对产品结构层次进行划分,对产品不同层次的标准化系数进行分析与计算,最终得出产品标准化系数评估结果。对产品结构层次按照产品、系统、分系统、设备和组成单元进行划分,结合标准化系数计算原理和产品各结构层次特点,采用自底而上的评估方法,针对产品论证或方案阶段,产品的结构、组成及相应数量均不明确,产品各类组成研制状态不一致的情况下,按图2所示研究不同研制状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产品组成的标准化系数计算方法,最终得出产品标准化系数分析计算结果,从而实现对项目竞标过程或产品论证及方案阶段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909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71177.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岳锋 , 王卓 , 郭宏颖 , 李志俊 , 董永光 , 史金彪 , 孟庆力 , 付铭 , 李剑锋 , 王国栋 , 杨冬 , 郝青华 , 聂新宇 , 吕智 , 刘耀 , 张小飞 , 石芳 , 李国梁 , 王鹏 , 高玉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螺纹分体式组合刀具及制螺纹加工方法,分体式刀具为钻头部分、套式铰刀、攻丝刀片三个模块,组装在一个刀杆上形成组合刀具,实现了钻中心孔、钻孔、铰孔、攻丝等功能。组合刀具增加铰削功能,修整螺纹孔的底孔,提高底孔精度,便于攻丝。刀具实现在线快速更换,节约辅助换刀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刀具采用模块化分体制造,磨损或损坏可以独立更换,保留了能够使用部分,极大节约了刀具使用成本。该方法对钻削、铰削和攻丝的集成加工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9580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05496.5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材料铣削的加工方法,首先将刀具齿形设计为波浪形,波长为12-15mm,幅值为0.5-1mm;加工时,采用动力铣削方式,用刀具圆周刃取代刀具的端齿进行加工;进给方式为间歇性进给。本发明利用金属切削机理,改善刀具切削进给方式,通过间歇式切削进给方式、用钨钴类波刃硬质合金刀具替代钨钛类直齿硬质合金刀具,提高了钛合金余量切除的加工效率。有效解决上述不足和问题,实现对钛合金材料的高效切除加工,特别是对薄璧、深腔、刚性差的钛合金零件加工时,加工振动小,刀具寿命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15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07628.5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箱体内腔加工余量激光检测装置及方法,检测装置主要由手持检测划规、激光投射装置、测量棒、连接环组成;通过手持检测划规,配合发射蓝光的激光投射装置实现机床在线非试刀检测,本发明主要用于箱体类零件内腔孔系加工余量检测、及大型结构件内部尺寸检测,特别解决了常规方法不易检测的轮廓面尺寸。原则上激光投线能射入,手持检测划规能置入的位置,都可以进行测量。实现数控机床非试刀式在线检测,有效解决箱体类内腔高精度孔系余量在线检测,提高箱体孔系高效加工,同时对大型结构件内部尺寸也可有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82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805247.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簧扭力检测装置及其仿工况检测方法,扭簧扭力检测装置主要由底座、快换衬套、角度盘、弹簧拉钉、弹簧测力计、压套总成、压板总成及螺杆组成;把扭簧安装在扭簧扭力检测装置上,即: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沿规定方向拉动,移动一定角度,读出弹簧测力计测量值,即为扭簧的扭力值。本发明本发明可以完全模拟扭簧的使用工况,解决企业小批量生产且未配置扭簧测量装备的情况下,运用本发明,节约了扭簧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