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943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810045843.1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扫描电镜原位拉伸辅助装置,它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原位拉伸机工作台(2),该原位拉伸机工作台(2)上安装有固定基座(15),该固定基座(15)与原位拉伸机工作台(2)之间通过螺柱旋接固定成一体,所述固定基座(15)上顶面的一侧垂直安装有角度盘(1),所述的角度盘(1)内安装有与其对接的棒材试样夹具或板材试样夹具。本发明通过分别安装棒材试样夹具与板材试样夹具,可分别实现对板材与棒材的原位拉伸实验;通过观察固定基座上的角度盘并旋转试样夹具或定位挡板,可实现样品在不同角度下不同表面的原位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80289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62217.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沉积铜原子的多层铝/铜复合板叠制方法,在原始铝板表面上电镀铜,得镀铜铝板;表面处理镀铜铝板和铝板后,交替间隔堆叠,第一层为铝板,形成叠合板材,捆扎固定,均匀预热;热轧得初次轧制铝板-镀铜铝板复合板;保温初次轧制铝板-镀铜铝板复合板,得热扩散后复合板;切割成板材,两块板材去污后叠合,捆扎,再多次重复切割、叠合、轧制过程,制得表面沉积铜原子的多层铝/铜复合板。该叠制方法通过多次叠加多次轧制的方法,使铜在铝基体中均匀分布,界面结合良好,提高铝铜界面结合强度,从而增强材料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081762.1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Y2O3颗粒改善ZL205A合金热裂倾向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ZL205A铝合金置于坩埚中,加热至720~750℃熔化后,置于室温环境下,不断搅拌,当合金熔体成熔融态时,利用外加法向熔体中加入纳米Y2O3颗粒,搅拌均匀,将装有半固态合金的坩埚置于750℃电阻炉中加热并搅拌30 min后,将表面残留渣扒除干净,再将加入颗粒的合金熔体在750℃保温30 min并搅拌,在温度为730℃时浇注入已在烘干箱内250℃恒温预热两个小时的CRC模具中,即得。本发明制备工艺要求简单、制备效率高、成本低,能够显著降低ZL205A合金在铸造过程中的热裂倾向,从而提高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4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72195.6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焙阳极的抗氧化耐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电解工业技术领域。该预焙阳极的抗氧化耐腐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抗氧化耐腐蚀涂层,所述抗氧化耐腐蚀涂层是由以下材料制成的:高纯度氧化铝粉,氧化镍颗粒,碳纳米管,有机树脂,溶剂,增稠剂和助剂,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S2.材料混合,S3.研磨和分散,S4.调整粘度,S5.过滤提纯,S6.调整PH值,S7.检查和调整,S8.包装和储存。通过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高温稳定的氧化镍颗粒,具有一定的磁性,可以根据其形状、尺寸和磁场的作用进行调节,从而可在涂覆本涂层的预焙阳极受到损害时实现涂层的修复,显著降低了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05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57749.X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16C20/30 , G16C20/50 , G06F30/25 , H01M10/05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异质结构及构建方法与性能预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通过Ge或Sn取代Nb原子得到Nb1‑xAxCO2,再与2D SiC复合构建了SiC/Nb1‑xAxCO2异质结构,从而获得电化学性能改善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单层Nb2CO2 MXene为负极材料提供了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引入SiC保障了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高的理论容量;由SiC与Nb1‑xAxCO2形成的异质结构界面在促进电子导电性和Na离子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Ge和Sn与C接近的电负性,使合金元素与C之间形成的A‑C键强度大于Nb‑C键,故增强了异质结构的稳定性,保持了电极结构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5654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000544.3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C01B32/15 , C01B32/184 , B82B3/00 , B82B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碳纳米材料、碳原子链和石墨烯的方法,结合原子磁性、电子自旋参数和计算量选择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或选择适宜的原子间势函数进行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或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后,再进行模具材料、表面晶向、温度、间隙尺寸、固定和活动原子的范围、籽晶牵引速度、碳源温度、入射速度各因素参数的调整,使碳纳米材料连续、可控生长。本发明解决了碳纳米材料产率低、与基底或主产品不易分离、尺寸短、过程不可控,更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辅助优化相关参数,连续、可控地制备出长纳米碳原子链和大面积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935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40144.3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动力学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构建梯度纳米孪晶结构多晶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纳米孪晶结构晶胞;建立纳米孪晶结构多晶NiCo合金结构模型;编写lammps运行in文件;确立势函数并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共轭梯度混合最速下降法弛豫模型,获得稳定结构;使用ovito进行可视化处理。本发明建立的新型梯度纳米孪晶结构预期可以实现纳米多晶金属及合金机械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强度、塑性以及热稳定性等性能的优化。为梯度结构纳米晶合金材料的强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研究梯度结构纳米晶金属及合金具有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206356.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双态‑片层梯度混合组织结构近α钛合金及制备装置和方法,通过一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对近α钛合金样品进行局部高温快速加热,以在所述近α钛合金样品材料上产生包括高于β相变温度、α+β相变温度及α相变温度的梯度温度,保温预定时间,冷却后得到双态‑片层梯度混合组织结构近α钛合金,通过所述近α钛合金周侧包覆磁性的石墨模具,解决了α钛合金因无磁性不能直接电磁感应加热的问题,并且通过所述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制备得到的所述双态‑片层梯度混合组织结构近α钛合金显著改善了近α钛合金的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0289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1162217.1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沉积铜原子的多层铝/铜复合板叠制方法,在原始铝板表面上电镀铜,得镀铜铝板;表面处理镀铜铝板和铝板后,交替间隔堆叠,第一层为铝板,形成叠合板材,捆扎固定,均匀预热;热轧得初次轧制铝板‑镀铜铝板复合板;保温初次轧制铝板‑镀铜铝板复合板,得热扩散后复合板;切割成板材,两块板材去污后叠合,捆扎,再多次重复切割、叠合、轧制过程,制得表面沉积铜原子的多层铝/铜复合板。该叠制方法通过多次叠加多次轧制的方法,使铜在铝基体中均匀分布,界面结合良好,提高铝铜界面结合强度,从而增强材料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35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62219.0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铝合金性能的连续正交轧制方法,通过将铸造好的铝合金粗胚进行多道次热轧,每一次热轧都是在粗胚初次通过轧辊后,将该粗胚的两个沿轧制方向的正交平面进行正交旋转90°,之后,使其再次通过轧辊,如此反复多次轧制,每一次正交轧制过程都是粗胚初次通过轧辊-正交旋转-粗胚再次通过轧辊。当正交轧制的样品达到一定厚度时,停止正交旋转,调节辊缝进行轧制,最终使铸态合金粗胚总的压下量为60~80%,从而得到正交轧制态产品。本发明正交轧制方法工艺要求简单,制备效率高,成本低,使铸态铝合金的组织均匀,提高了合金强度、延伸率和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