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4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39072.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D257/04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探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交联基团的三功能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化合物1、化合物2、1‑羟基苯并三氮唑、二甲基甲酰胺、碳二亚胺和N,N‑二异丙基乙胺混合,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基于光交联基团的三功能探针。本发明提供的探针可与黄芩素、TFAE、黄芩含药血清发生键合,形成相对应的探针,并与其原化合物发生竞争。在不同紫外光波长激发下探针能够实现与中药中小分子和靶蛋白交联,并通过“报告基团”精确地反映出反应基团在蛋白质组中对靶标蛋白标记水平的高低,还能将被标记的靶蛋白选择性地富集出来,通过后续实验实现单一化合物、化合物组合以及天然药物提取物靶点的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869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68101.3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P35/00 , C07K14/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穿心莲内酯在制备HSP90AA1抑制剂中的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穿心莲内酯共价结合于HSP90AA1的C597和C598两个半胱氨酸发挥抑制作用,穿心莲内酯的α,β‑不饱和酮结构与HSP90AA1的C597和C598两个半胱氨酸的共价结合,穿心莲内酯结合的HSP90AA1的结构域,由NSAFVE(504‑509);LVTSPCCIVTSTYGWTANMER(592‑612);I(642);LLYETALLS(665‑673)四个肽段组成。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并在肝癌小鼠中发挥治疗作用,这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0648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50764.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44 , A61K31/352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方组合物,包含索拉非尼与黄芩素,所述索拉非尼、黄芩素的质量比为1:10~10:1。在本发明中,黄芩素与索拉非尼具有协同抗肝癌作用,能够作为索拉菲尼协同增效剂,从而降低索拉菲尼的用量。在本发明中,治疗肝癌时的优选剂量为索拉菲尼90mg/人/天、黄芩素60mg/人/天,而在现有阶段,单独使用索拉非尼的用量为400mg/人/天;黄芩素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索拉非尼的用量,同时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提升,黄芩素协同索拉非尼在临床上发挥更充分的作用,让更多的肝癌患者从中受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39728.9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D405/12 , G01N33/68 , C07D22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探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黄酮类化合物、3‑(3‑炔‑1‑丁基)‑3‑(2‑碘乙基)‑3H‑双吖丙啶、碳酸钾和丙酮混合,其中,黄酮类化合物、3‑(3‑炔‑1‑丁基)‑3‑(2‑碘乙基)‑3H‑双吖丙啶、碳酸钾和丙酮的质量体积比为10~30mg:5~30mg:10~30mg:1~10mL,在20~70℃下反应6~18h,得到探针。该探针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钩钓黄酮类化合物作用靶点蛋白的探针而使用,可与其竞争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二氢黄酮类、查尔酮类、二氢黄酮醇类、花青素类和双黄酮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16283.X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K31/352 , A61K36/539 , A61K35/16 , A61P15/08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由黄芩苷1.7‑15.8份,黄芩素2.1‑17.6份,千层纸素A 0.6‑19.9份组成。本发明采用黄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进行试验,发现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同时经血清药理学实验发现其对正常卵巢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最后通过细胞实验对黄芩中主要成分进行筛选,发现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组合物对正常卵巢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由于其低毒副作用,可作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进行后续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026725.8
申请日:2021-01-09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C67/08 , C07C69/587 , A61K31/23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1,3‑二亚油精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作用下,2,3‑二羟基丙基(9E,12E)‑9,12‑十八碳二烯酸酯与(9E,12E)‑9,12‑十八碳二烯酰氯反应,得到所述的反式1,3‑二亚油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高、产物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00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0129.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19/06 , A61P19/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豆素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是基于大豆素体外抗炎体内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活性,以及大豆素和大豆素探针对炎性巨噬细胞内蛋白质的结合作用,开展大豆素杀伤炎性巨噬细胞并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在炎性巨噬细胞中发现了大豆素的直接作用靶蛋白,其存在于氧化磷酸化与三羧酸循环中。在炎性巨噬细胞中证实了大豆素能够提高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促进炎性巨噬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并诱导炎性巨噬细胞凋亡。这些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新药物与以微针剂的局部给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6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8514.8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K14/47 , A61K31/36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癌药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关键蛋白,关键蛋白是细胞内质网蛋白加工进程中的关键蛋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申请人基于抗癌的活性导向,利用碘乙酰胺探针完成穿心莲内酯抗肝癌机制的研究,从而为癌症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具体包括:1)基于细胞内质网蛋白加工进程的抗癌机制,是新的抗癌机制;2)细胞内质网蛋白加工进程中关键蛋白HSP90AA1(P07900)等是开发抗癌新药的靶点3)提供了新的穿心莲内酯抗癌药物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1157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59038.8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激活氧化磷酸化通路和抑制糖酵解途径的激活剂,所述激活剂为黄芩素;并提供了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同时激活氧化磷酸化通路和抑制糖酵解途径的激活剂,也即是黄芩素,此类激活剂在激活氧化磷酸化的同时可以抑制糖酵解途径,从而实现杀伤癌细胞的作用,这一机制可成为抗癌新机制,而相关通路涉及关键蛋白可成为药物开发新靶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896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23800.5
申请日:2025-03-19
IPC: A61K31/4375 , A61K31/365 , A61P1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参素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摩尔份的原料:苦参素1~10份、欧当归内酯A 1~10份。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应用于HaCaT细胞时,相较于单独使用苦参素,能够更显著地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并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在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相较于单独使用苦参素,所述组合物能更有效地改善小鼠的银屑病症状,显著增强苦参素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