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壁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272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7186.8

    申请日:2010-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壁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在对经过了利用热加工而进行的制管工序的、壁厚超过30mm的钢管实施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时,在加热阶段的、至少750℃以上的温度范围内,依次进行下述工序:(a)淬火工序,使用频率为200Hz以下的感应加热作为加热手段,将钢管加热至900℃以上1000℃以下的温度,之后,将钢管水冷而进行淬火;(b)回火工序,在500℃以上7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将钢管回火,由此,在淬火时能够均匀地进行高速加热,而能够谋求晶粒的微细化,从而能够获得韧性优良的厚壁无缝钢管。此外,优选在(a)的淬火工序中,在利用感应加热进行加热之后,进一步在900℃以上100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对钢管实施10分钟以下的均热处理,之后,将钢管水冷而进行淬火。

    管线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00369B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680038119.1

    申请日:2006-08-22

    Abstract: 一种即使是厚壁,也具有高强度,且韧性和耐腐蚀性良好的管线用无缝钢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的化学组成,其中,以质量%计含有C:0.02~0.08%、Si:0.5%以下、Mn:1.5~3.0%、Al:0.001~0.10%、Mo:0.4%~1.2%但不含0.4%、N:0.002~0.015%、Ca:0.0002~0.007%,余量由Fe及杂质组成,杂质中的P为0.03%以下,S为0.005%以下,O为0.005%以下,B低于0.0005%,通过下式(1)算出的Pcm值为0.185以上、0.250以下,且具有以贝氏体为主体的金属组织,具有渗碳体的长度为20μm以下的金属组织。Pcm=[C]+[Si]/30+([Mn]+[Cr]+[Cu])/20+[Mo]/15+[V]/10+5[B]…(1),公式中,[C]、[Si]、[Mn]、[Cr]、[Cu]、[Mo]、[V]、[B]是分别用质量%表示C、Si、Mn、Cr、Cu、Mo、V、B的含量的数字。

    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3253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680027422.1

    申请日:2006-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高强度和稳定的韧性及优异的耐腐蚀性、适合于海底混输管线用的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即,含有C:0.03~0.08%、Mn:0.3~2.5%、Al:0.001~0.10%、Cr:0.02~1.0%、Ni:0.02~1.0%、Mo:0.02~0.8%、Ti:0.004~0.010%、N:0.002~0.008%、Ca:0.0005~0.005%、V:0~0.08%、Cu:0~1.0%,其余部分是Fe和杂质,作为杂质的Si为0.25%以下、P为0.05%以下、S为0.005%以下、Nb小于0.005%、B小于0.0003%,具有多角形铁素体是20体积%以下、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是10体积%以下、其余部分是贝氏体的组织的淬火无缝钢管,和将其回火得到的高强度厚壁无缝钢管。B也可以是0.0003~0.001%。另外,可以含有Mg和REM的1种以上。制造方法以淬火的冷却速度为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