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4018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610141465.4

    申请日:2006-09-29

    Inventor: 堂本千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5 H01L27/3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该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具有发光层和使该发光层的光共振的共振器结构并且发出相互不同波长的光,所述发光层所发出光的发光光谱的强度成为最大值的发光峰值波长中的视觉灵敏度光谱曲线的斜率值在第二光输出部中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大,所述发光光谱的宽度在第二光输出部中设定得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宽。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视认方向变化产生的发光色的色移的电致发光装置。

    多连片式元件收纳用封装件以及多连片式光半导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467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80012472.X

    申请日:2019-02-14

    Abstract: 本公开的多连片式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具备:母基板,其包含多个第1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多个第2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以及虚设区域,具有第1面以及第2面;第1干电极,其配设于第1面的虚设区域;和第2干电极,其配设于第2面。各第1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以及各第2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包含:框体,其配设于第1面;第1布线导体,其配设于第1面,一端位于框体的内侧,另一端与第1干电极连接;和第2布线导体,其一端位于第1面中的框体的内侧,另一端与第2干电极连接。

    电致发光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41402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41465.4

    申请日:2006-09-29

    Inventor: 堂本千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5 H01L27/3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该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具有发光层和使该发光层的光共振的共振器结构并且发出相互不同波长的光,所述发光层所发出光的发光光谱的强度成为最大值的发光峰值波长中的视觉灵敏度光谱曲线的斜率值在第二光输出部中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大,所述发光光谱的宽度在第二光输出部中设定得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宽。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视认方向变化产生的发光色的色移的电致发光装置。

    多连片式元件收纳用封装件以及多连片式光半导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4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80012472.X

    申请日:2019-02-14

    Abstract: 本公开的多连片式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具备:母基板,其包含多个第1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多个第2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以及虚设区域,具有第1面以及第2面;第1主干电极,其配设于第1面的虚设区域;和第2主干电极,其配设于第2面。各第1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以及各第2元件收纳用封装件区域包含:框体,其配设于第1面;第1布线导体,其配设于第1面,一端位于框体的内侧,另一端与第1主干电极连接;和第2布线导体,其一端位于第1面中的框体的内侧,另一端与第2主干电极连接。

    电致发光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30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65716.6

    申请日:2006-09-29

    Inventor: 堂本千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5 H01L27/3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该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具有发光层和使该发光层的光共振的共振器结构并且发出相互不同波长的光,所述发光层所发出光的发光光谱的强度成为最大值的发光峰值波长中的视觉灵敏度光谱曲线的斜率值在第二光输出部中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大,所述发光光谱的宽度在第二光输出部中设定得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宽。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视认方向变化产生的发光色的色移的电致发光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