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2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9991.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声屏障选型设计的适用性评估方法,包括:(1)确定出公路声屏障评价指标;(2)基于G1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组合权重;(3)基于可拓物元理论,构建关联函数,分别计算各类型声屏障的综合关联度,选择最优的声屏障类型。本发明构建关联函数计算关联度,将定性概念进行量化,从而解决评价声屏障适用性中面临的多指标不相容问题。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各项评价维度以及各项可测度指标的信息,消解评价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使指标层元素进行科学赋权;本发明从量化角度解决具有不确定性的多因素方案遴选问题,客观反映待评价对象的总体情况,最大限度体现数据本身属性及关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5497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938511.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M17/007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型车辆通过噪声源强及指向性的测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通过噪声检测: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的n个传感器的位置连线呈半圆形,位于所述半圆形的两端的传感器的位置连线在水平方向上;每个所述传感器均朝向所述圆弧形的圆心设置,且呈不同的安装角度;测试车辆行驶通过传感器组的圆心位置,利用传感器组检测噪声,最终得到的结果为一个数组;(2)对车辆通过噪声的源强及指向性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设计呈半圆形排列的传感器组,测试得到不同角度的辐射噪声,并给出了评估车辆源强及指向性的评估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噪声指向性进行精确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549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38511.3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M17/007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型车辆通过噪声源强及指向性的测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车辆通过噪声检测: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的n个传感器的位置连线呈半圆形,位于所述半圆形的两端的传感器的位置连线在水平方向上;每个所述传感器均朝向所述圆弧形的圆心设置,且呈不同的安装角度;测试车辆行驶通过传感器组的圆心位置,利用传感器组检测噪声,最终得到的结果为一个数组;(2)对车辆通过噪声的源强及指向性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设计呈半圆形排列的传感器组,测试得到不同角度的辐射噪声,并给出了评估车辆源强及指向性的评估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噪声指向性进行精确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72102.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N2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屏障材料降噪系数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降噪材料制作成的板状测试件放入混响室内;测量不同频段下的吸声系数αs并绘制吸声系数曲线图,确定降噪材料的最大吸声系数αmax;根据吸声系数曲线图确定最大吸声系数的一半αmax/2对应的最小频率fmin和最大频率fmax,根据fmin和fmax确定频带Δf=[fmin,fmax];根据交通噪声频带ΔfT并确定交通噪声频带宽度Card(ΔfT),确定材料有效吸声频带Δf∩ΔfT,并确定有效吸声频带宽度Card(Δf∩ΔfT),进而确定材料在交通噪声应用中的降噪系数ε。本发明的声屏障材料降噪系数的测试方法,具有能够通过降噪系数评价指标对声屏障的降噪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准确反映材料的吸声特性和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05134.8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10K11/178 ,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源主动控制降噪声屏障的优化安装方法及系统,属于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有源主动控制降噪声屏障包括源降噪模块和声屏障,所述方法通过所述声屏障阻断噪声声场的传播路径,形成一个声影区,所述噪声声场为初级声场;所述初级声场会在所述声屏障顶端聚集形成新的绕射声源;在所述声屏障顶端设置所述有源降噪模块,发射反声消减所述绕射声源发出的绕射声,且扩大所述声影区的面积并形成一个干涉区;将扩大的所述声影区与形成的所述干涉区相叠加,形成降噪效果叠加后的降噪区域。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的被动降噪措施对低频噪声的降噪效果有限,有限的几何尺寸对低频噪声衰减能力的不足的缺点,从而提升声屏障整体降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74009.6
申请日:2022-03-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10L21/0232 , G10L21/0264 , G10L25/51 , G01H17/00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估声敏感区域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将声敏感区域周围的道路划分为多个噪声监测单元,在各个噪声监测单元内分别进行噪声监测,得到各个噪声监测单元的道路噪声频谱,在所述声敏感区域内设置有环境噪声接收点;对传递函数T进行去中心化处理并建立目标函数,求取目标函数的协方差矩阵,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特征值向量λ,利用道路的噪声影响贡献估算值wt的计算模型对每条道路的贡献值进行计算,从而可对某个声敏感区周边不同道路对于区域内某一个位置的噪声影响贡献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22170215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2814924.2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通风的吸声体,包括结构框架、若干弧形吸声板和若干固定件;所述弧形吸声板包括面板、中隔板、上下封板、吸声材料;所述中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面板,所述中隔板、所述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下封板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且所述中隔板、所述面板及所述上下封板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所述吸声材料;其中,多组所述弧形吸声板等距排列在结构框架上,且所述弧形吸声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结构框架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而相邻所述弧形吸声板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风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通风的吸声体应用于自然通风口上,通过通风道和弧形吸声板配合的方式,起到减少通风口漏声降噪损失,达到通风隔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932191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587478.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公高远(北京)汽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营运客车车舱内声压级检测系统,包括多个拾音器、拾音器固定装置、数据采集卡和控制计算机;每个拾音器均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数据采集卡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接;多个拾音器分布在客车内部;将客车内部空间分为驾驶区和乘客区;乘客区分为乘客区前部、中部和后部;多个拾音器中的每一个拾音器,分别设置在驾驶区、乘客区前、中和后部;驾驶区、乘客区前、中和后部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排座椅;拾音器设置于座椅顶部的头枕上;拾音器通过拾音器固定装置设置于座椅头枕上。本实用新型的营运客车车舱内声压级检测系统,具有能够对车舱内声压级进行全面检测、测量精度高、避免车内拾音器测量过程中的晃动而影响测量效果等优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