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7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37617.5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穿戴式工业外骨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骨骼机器人驱动能耗的优化方法,包括:建立所述外骨骼的各关节驱动力模型;基于达朗贝尔原理和ZMP理论,约束所述各关节驱动力模型中的外骨骼的稳定性;结合步态运动周期与运动学模型,建立以关节驱动能耗为优化目标的外骨骼驱动能耗优化模型,建立所述外骨骼能耗优化模型,并针对传统变色龙算法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Tent混沌映射、小生境技术和精英扰动机制的改进变色龙算法(TNE‑CSA)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上述建立的外骨骼驱动能耗优化模型及所设计的改进变色龙算算法在此类外骨骼驱动能耗优化问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解决动力外骨骼续航问题提供有效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989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86458.7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技术应用的变电站管理平台,属于智能变电站技术领域。该平台包括巡维中心生产综合管控平台、辅助监控子站;本发明采用变电运行业务框架数据整理及信息技术整合手段,将巡维中心所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数据聚合,实现巡维中心所辖变电站主要设备及辅助设施的运行全要素管控,消除管理上的死角,力争做到变电站的远方智能巡视,减少人员到站巡视工作量,实现“设备状况一目了然、风险管控一线贯穿、生产操作一键可达、决策指挥一体作战”的巡维中心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变电设备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505438.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可穿戴式绝缘助力装置,涉及电力工程领域。该可穿戴式绝缘助力装置,包括背部支撑座和固定座:背部支撑座,所述背部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腰部弧形固定板;固定座,两个所述活动条处于外界的端部均装配有“L”型条,“L”型条的另一端装配有转动条,且所述“L”型条与转动条之间装配有翻转组件,两个所述转动条相向的一侧均装配有两个弧形固定块,且所述弧形固定块装配有手臂固定组件。该可穿戴式绝缘助力装置,无需他人帮助,即可完成装置的佩戴,简单快速,此时即可进行电力工程的施工,施工人员可以将双臂依托在多个弧形固定块上,可以节省施工人员大量的体力,避免施工人员因脱力造成施工事故情况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673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98576.3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多储位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含机库,以及电源、通信、导航等辅助设备,机库可同时储存多台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泊车机器人,泊车机器人可搭载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快速部署到巡检位置,有助于提升缺陷隐患发现、处置的效率和质量,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0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68013.2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Inventor: 张树培 , 邵宗官 , 朱珏佩 , 聂剑锋 , 黄慰 , 李新洪 , 刘婷 , 段嘉进 , 陈远达 , 杨文一 , 余多 , 杨铭 , 崔大铭 , 张连聪 , 史梁 , 朱江 , 赵浚 , 陈立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子排扫描自动出图装置,包括:显示屏、充电模块、电源模块、输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成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屏能够分屏分栏,在扫描过程中能将现场实际端子影像与生成的图纸分屏显示;充电模块能够对充电电池快速充电,充电模块包含充电接口;充电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充电模块接电后对电源模块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通过电源模块向设备供电;电源模块包含充电电池和供电系统。本发明让端子排图的绘制过程由原来的人工核对和人工绘图变为了自动扫描出图,缩短人工绘制端子图的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端子排扫描自动出图装置的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70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1286452.X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保护动作跳闸智能巡视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物联网平台和智能巡视终端;智能物联网平台包括智能物联网平台控制单元和智能物联网平台运算单元;智能物联网平台控制单元分别与智能巡视终端、调度自动化后台系统、保信子站系统、故障录波系统、行波测距系统相连;智能巡视终端分别与微气象监测终端、智能照明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相连;智能物联网平台运算单元分别与保信子站系统、故障录波系统、行波测距系统、微气象监测终端、智能照明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检机器人、保护动作跳闸信息上报系统相连。本发明能够实现各系统信息上传、下达、执行、反馈的互联、互通、智能联动,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8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98408.0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采集模块、台账管理模块、工器具使用管理模块、工器具定检情况查询模块、工器具试验管理模块、报废管理模块。本发明规范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日常检查、使用、试验、报废更换的管理,确保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安全。实现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由常规化向无纸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转变,杜绝因工作人员使用电力安全工器具不当而导致的设备、电网、人员事故,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57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86452.X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保护动作跳闸智能巡视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物联网平台和智能巡视终端;智能物联网平台包括智能物联网平台控制单元和智能物联网平台运算单元;智能物联网平台控制单元分别与智能巡视终端、调度自动化后台系统、保信子站系统、故障录波系统、行波测距系统相连;智能巡视终端分别与微气象监测终端、智能照明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相连;智能物联网平台运算单元分别与保信子站系统、故障录波系统、行波测距系统、微气象监测终端、智能照明系统、图像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检机器人、保护动作跳闸信息上报系统相连。本发明能够实现各系统信息上传、下达、执行、反馈的互联、互通、智能联动,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88373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68927.2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设备异常智能巡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保护信息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统一资产设备信息系统、机器人巡视系统、无人机巡航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和门禁系统。通过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杜绝了运维人员出车带来的交通人身伤害风险,使资源使用分配更加合理化,实现变电站巡视工作的可视化、智能化,从而延长巡检周期甚至取代人工巡检,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整个设备异常巡视流程均为无人化,杜绝了在生产设备、生产区域网络上带来的电网系统网络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1083836.7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Inventor: 王瑞虎 , 朱全聪 , 黄慰 , 李波 , 龙朝文 , 罗刚 , 杨汉松 , 朱江 , 朱珏佩 , 李宏 , 聂剑锋 , 周年荣 , 常亚东 , 利佳 , 邹京希 , 鲁邵康 , 张际明 , 吴晓杰 , 字星屹 , 胡松华 , 郭洪 , 赵浚 , 李子健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口式电缆护管及其安装方法,所述开口式电缆护管包括:开口式软管,开口式软管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沿开口两侧的边缘,在开口式软管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有条状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设置有条状凸台,通过将所述条状凹槽和所述条状凸台紧密扣合,可以使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紧密贴合在一起,然后将多个紧固座卡套在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外部,进一步加强开口式电缆护管开口处的密封性。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开口式电缆护管,不需要使用螺栓,只需将条状凹槽与条状凸台扣合在一起,便能轻松的将护管的开口处严密闭合,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