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103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454891.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用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捕食线虫真菌细胞膜破裂并且内体增多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捕食线虫真菌进行孢子培养;将培养得到的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生长连成菌网以后,向固体培养基表面中加入可使细胞膜破裂和内体增多的试剂,置于20‑30℃环境中培养至少36h。本发明方法是将高浓度的氨水加入到捕食线虫真菌的菌丝中,使捕食线虫真菌的细胞膜发生破裂,意外发现在膜修复的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捕食器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促使捕食线虫真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为研究捕食器官形成的机制提供新思路,从而为高效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20835.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OL‑S00006g439基因在调控少孢节丛孢产捕器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少孢节丛孢中AOL‑S00006g439基因可影响捕器的形成,敲除该基因后少孢节丛孢无需线虫、蛔苷、氨、尿素等诱导,可自发生产大量捕器且能够有效捕食线虫,通过此基因工程手段对少孢节丛孢进行改造使其自发产生捕器成为可能,为农业线虫病害提供了高效生防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54891.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用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捕食线虫真菌细胞膜破裂并且内体增多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捕食线虫真菌进行孢子培养;将培养得到的孢子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生长连成菌网以后,向固体培养基表面中加入可使细胞膜破裂和内体增多的试剂,置于20‑30℃环境中培养至少36h。本发明方法是将高浓度的氨水加入到捕食线虫真菌的菌丝中,使捕食线虫真菌的细胞膜发生破裂,意外发现在膜修复的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捕食器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促使捕食线虫真菌产生捕食器官的方法,为研究捕食器官形成的机制提供新思路,从而为高效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774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220835.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云南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AOL‑S00006g439基因在调控少孢节丛孢产捕器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少孢节丛孢中AOL‑S00006g439基因可影响捕器的形成,敲除该基因后少孢节丛孢无需线虫、蛔苷、氨、尿素等诱导,可自发生产大量捕器且能够有效捕食线虫,通过此基因工程手段对少孢节丛孢进行改造使其自发产生捕器成为可能,为农业线虫病害提供了高效生防菌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