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61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721430.5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丰田车体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减小座椅滑动装置的截面积和确保锁定解除状态下的上导轨的槽列与锁定杆的突起之间的间隔的技术。座椅滑动装置(2)具备:能够安装于车身的下导轨(10);能够安装于座椅的上导轨(20);以及锁定杆(30)。下导轨(10)上设置有沿导轨长边方向排列的槽列(15)。上导轨(20)可滑动地卡合于下导轨(10)。锁定杆(30)具有与槽列(15)卡合的多个突起(35),并且以向突起(35)接近或远离槽列(15)的方向摆动的方式支撑于上导轨(20)。锁定杆(30)被向突起(35)接近槽列(15)的方向施力。并且,锁定杆(30)的摆动轴与突起(35)之间具有向锁定杆(30)的摆动方向挠曲的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01478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0864102.0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丰田车体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上导轨移动的座椅滑动装置。座椅滑动装置(2)具备:能够安装于车身的下导轨(10);可移动地与下导轨(10)卡合的上导轨(20);驱动辊(31);和致动器(32)。驱动辊(31)安装于上导轨(20),并被按压于下导轨(10)或车身。致动器(32)能够使驱动辊31旋转。由于该座椅滑动装置(2)只要在不具有动力的现有的座椅滑动装置中追加驱动辊和致动器即可,因此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90147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0864102.0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丰田车体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上导轨移动的座椅滑动装置。座椅滑动装置(2)具备:能够安装于车身的下导轨(10);可移动地与下导轨(10)卡合的上导轨(20);驱动辊(31);和致动器(32)。驱动辊(31)安装于上导轨(20),并被按压于下导轨(10)或车身。致动器(32)能够使驱动辊31旋转。由于该座椅滑动装置(2)只要在不具有动力的现有的座椅滑动装置中追加驱动辊和致动器即可,因此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8615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910721430.5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丰田车体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减小座椅滑动装置的截面积和确保锁定解除状态下的上导轨的槽列与锁定杆的突起之间的间隔的技术。座椅滑动装置(2)具备:能够安装于车身的下导轨(10);能够安装于座椅的上导轨(20);以及锁定杆(30)。下导轨(10)上设置有沿导轨长边方向排列的槽列(15)。上导轨(20)可滑动地卡合于下导轨(10)。锁定杆(30)具有与槽列(15)卡合的多个突起(35),并且以向突起(35)接近或远离槽列(15)的方向摆动的方式支撑于上导轨(20)。锁定杆(30)被向突起(35)接近槽列(15)的方向施力。并且,锁定杆(30)的摆动轴与突起(35)之间具有向锁定杆(30)的摆动方向挠曲的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581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56471.4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丰田车体精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导轨,所述下导轨能够安装于车辆;带,所述带沿着所述下导轨的长边方向配置,并且两端被固定;和上导轨,所述上导轨能够安装于座椅,且与所述下导轨可移动地卡合,并且具备输送所述带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向所述带的下表面传递动力。在该座椅滑动装置中,由于向尘埃不易附着的带的下表面传递动力而使上导轨(座椅)移动,因此不易产生由尘埃的附着引起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1581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186816.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丰田车体精工株式会社
IPC: B60N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安装在导轨的端部的保护件难以从导轨脱落的技术。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上导轨,所述上导轨能够安装于座椅;下导轨,所述下导轨可滑动地支撑上导轨;和保护件,所述保护件安装于下导轨和上导轨的一方的导轨的导轨长边方向的端部。保护件具有:端罩、外罩、突起和小突起。端罩覆盖导轨的导轨长边方向的端部。外罩从端罩沿着导轨长边方向延伸,并且覆盖导轨的外表面。突起设置于外罩的内表面,与设置于导轨的通孔嵌合。小突起在导轨的内侧从突起的前端向导轨长边方向的导轨中央延伸。通过小突起与下导轨的内表面抵接,能够防止外罩从导轨浮起,从而保护件不会容易地脱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