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010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87974.2
申请日:2013-10-17
Abstract: 一种电力变换器(5),包括电容器(13)、壳体(61;161)以及填充物(62)。壳体(61;161)容置电容器(13)并且包括金属板(63;163)和隔断壁(61a;161a)。填充物(62)放置在壳体(61;161)与电容器(13)之间。金属板(63;163)位于电容器(13)与电力变换器(5)内的其他电子部件之间。另外,隔断壁(61a;161a)将电容器(13)与金属板(63;163)分隔开。
-
公开(公告)号:CN10378010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487974.2
申请日:2013-10-17
Abstract: 一种电力变换器(5),包括电容器(13)、壳体(61;161)以及填充物(62)。壳体(61;161)容置电容器(13)并且包括金属板(63;163)和隔断壁(61a;161a)。填充物(62)放置在壳体(61;161)与电容器(13)之间。金属板(63;163)位于电容器(13)与电力变换器(5)内的其他电子部件之间。另外,隔断壁(61a;161a)将电容器(13)与金属板(63;163)分隔开。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23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80025593.6
申请日:2012-05-24
IPC: H02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023 , B60L11/123 , B60L11/1803 , B60L15/007 , B60L2210/40 , H02M7/003 , H05K7/1432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22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连接多个电力变换电路的正电极端子(28、36、48)的正电极连接板(66)设有切口(100、102)。正电极连接板具有正电极汇流条部分(78),在正电极汇流条部分上划定第一逆变器对应区域(94)、第二逆变器对应区域(96)和升压变换器对应区域(98),第一逆变器对应区域通过正电极连接件(80a)而被连接到作为电力变换电路之一的第一逆变器的正电极端子(36),第二逆变器对应区域通过正电极连接件(80b)而被连接到作为电力变换电路之一的第二逆变器的正电极端子(48),并且升压变换器对应区域通过正电极连接件(80c)而被连接到作为电力变换电路之一的升压变换器的正电极端子(28)。切口沿着所述区域之间的边界从正电极汇流条部分的边缘(82)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35632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5593.6
申请日:2012-05-24
IPC: H02M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023 , B60L11/123 , B60L11/1803 , B60L15/007 , B60L2210/40 , H02M7/003 , H05K7/1432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22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Abstract: 连接多个电力变换电路的正电极端子(28、36、48)的正电极连接板(66)设有切口(100、102)。正电极连接板具有正电极汇流条部分(78),在正电极汇流条部分上划定第一逆变器对应区域(94)、第二逆变器对应区域(96)和升压变换器对应区域(98),第一逆变器对应区域通过正电极连接件(80a)而被连接到作为电力变换电路之一的第一逆变器的正电极端子(36),第二逆变器对应区域通过正电极连接件(80b)而被连接到作为电力变换电路之一的第二逆变器的正电极端子(48),并且升压变换器对应区域通过正电极连接件(80c)而被连接到作为电力变换电路之一的升压变换器的正电极端子(28)。切口沿着所述区域之间的边界从正电极汇流条部分的边缘(82)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38264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85490.1
申请日:2013-11-19
IPC: H05K7/20 , H02M7/0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27 , F16L5/12 , F16L21/022 , F28F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结构和逆变器。制冷剂流过的两个开口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被平面密封件连接到第一开口。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被轴密封件连接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被平面密封件连接到第二开口。轴密封件的轴向方向垂直于包括第一开口的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82641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585490.1
申请日:2013-11-19
IPC: H05K7/20 , H02M7/00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927 , F16L5/12 , F16L21/022 , F28F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结构和逆变器。制冷剂流过的两个开口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被平面密封件连接到第一开口。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被轴密封件连接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被平面密封件连接到第二开口。轴密封件的轴向方向垂直于包括第一开口的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2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80084573.0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汇流条,通过金属板形成,所述金属板具有在折弯线上贯穿所述金属板的一个以上孔。所述汇流条具备:折叠部,通过利用折边加工将所述金属板沿着所述折弯线折弯而形成,所述折叠部具有所述金属板的外缘与所述折弯线之间的第1区域和与所述第1区域以紧贴的状态重叠的第2区域;和端子,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所述折叠部包括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被焊接的一个以上焊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041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80029086.1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主管以从主管分支的方式连接支管。连接筒部从主管的外壁向外侧突出,并且与主管连通。在连接筒部的顶端形成有环形的槽。在环形的槽嵌入有支管的顶端。分支管具有外周密封部,该外周密封部通过支管的顶端的外周面和连接筒部的环形的槽的内表面的抵接而将外周面与内表面之间密封。分支管也具有内周密封部,该内周密封部通过支管的顶端的内周面和连接筒部的环形的槽的内表面的抵接而将内周面与内表面之间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710741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726.5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 RP 东富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容易在成形后切掉与中空成形体连结的不需要的部分的中空体成形装置。在浮动芯(18)压出熔融树脂(14)并被收纳于浮动芯收纳部(D)时,通过该浮动芯(18)在浮动芯收纳部(D)的内壁面形成与中空成形体(10)的厚度T1相比呈薄壁管状的熔融树脂(14)即薄壁部(10a)。因此,在成形后,在浮动芯收纳部(D)内形成将在主腔(A)内成形的中空成形体(10)和在连通路(C)成形的不需要的部分一体地连结的作为薄壁管状的部分的薄壁部(10a),所以与以往相比能够经由上述薄壁部(10a)而通过手工作业等容易地切掉与中空成形体(10)连结的不需要的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