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7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3787.8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8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04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具备:在电解质膜的两面形成有电极催化剂层的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两面的气体扩散层及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周缘的框架,在膜电极接合体和气体扩散层被组合了的状态下,膜电极接合体形成向气体扩散层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框架具有用于与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在突出部与卡合部之间具备由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7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80013787.8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 , H01M8/1004
Abstract: 燃料电池具备:在电解质膜的两面形成有电极催化剂层的膜电极接合体、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两面的气体扩散层及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周缘的框架,在膜电极接合体和气体扩散层被组合了的状态下,膜电极接合体形成向气体扩散层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框架具有用于与突出部卡合的卡合部,在突出部与卡合部之间具备由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2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53196.X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86 , H01M4/90 , H01M4/92 , H01M8/1004 , H01M8/10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B82Y30/00 , H01M4/8626 , H01M4/9083 , H01M4/926 , H01M8/1053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向电解质膜的埋入,从而有效地利用催化剂的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所述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至少具备:电解质膜以及至少一个电极,所述电极具备配置在该电解质膜的至少一方的面且沿相对于该电解质膜的面方向大致垂直方向取向的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和担载于该导电性纳米柱状体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膜包含至少一个质子传导层和至少一个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埋入防止层,所述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埋入防止层,设置于从所述电极与所述电解质膜的界面到所述电解质膜的厚度方向中央之间,所述质子传导层,占据所述电解质膜中的设置有所述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埋入防止层的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140213.X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是水电解小室,上述水电解小室具备隔离件,该隔离件在正反面具有成为流路的槽,在俯视视角中,上述隔离件在面方向的端部具有氧极侧供给孔、氧极侧排出孔、氢极侧供给孔、氢极侧排出孔、小室间流路供给孔以及小室间流路排出孔,在上述隔离件的俯视视角中配置有包围上述氧极侧供给孔的密封部件、和包围上述氧极侧排出孔的密封部件,在上述氢极侧供给孔、上述氢极侧排出孔、上述小室间流路供给孔以及上述小室间流路排出孔,未配置包围各个孔的该密封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21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497393.6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02 , H01M8/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应变应力的产生的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其具备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树脂框架、第1隔离件以及第2隔离件,上述树脂框架具有能够配置上述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的开口部、和包围该开口部的骨架部,上述第2隔离件在与上述树脂框架抵接的抵接部位并且与上述骨架部的内周缘部对置的区域的四角具备凸部,上述第2隔离件在上述凸部咬入于上述树脂框架的状态下与上述树脂框架抵接,或者上述第2隔离件在与上述树脂框架抵接的抵接部位并且与上述骨架部的内周缘部对置的区域的四角具备粘合剂,上述第2隔离件经由上述粘合剂与上述树脂框架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2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80053196.X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B82Y30/00 , H01M4/8626 , H01M4/9083 , H01M4/926 , H01M8/1053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向电解质膜的埋入,从而有效地利用催化剂的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所述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至少具备:电解质膜以及至少一个电极,所述电极具备配置在该电解质膜的至少一方的面且沿相对于该电解质膜的面方向大致垂直方向取向的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和担载于该导电性纳米柱状体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膜包含至少一个质子传导层和至少一个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埋入防止层,所述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埋入防止层,设置于从所述电极与所述电解质膜的界面到所述电解质膜的厚度方向中央之间,所述质子传导层,占据所述电解质膜中的设置有所述导电性纳米柱状体埋入防止层的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010946047.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97 , H01M8/0273 , H01M4/86 , H01M8/1004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单电池,具有第1气体扩散层,该第1气体扩散层以外周缘部分从膜电极接合体的第1面突出的方式层叠于膜电极接合体的第1面,并且在第1部分具有粘接层,由此,在第1气体扩散层的比外周缘部分靠内侧的部分与膜电极接合体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并且在支承框架与第1气体扩散层的外周缘部分之间、支承框架与第1隔板之间、以及/或者支承框架与第2隔板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582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946047.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97 , H01M8/0273 , H01M4/86 , H01M8/1004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单电池,具有第1气体扩散层,该第1气体扩散层以外周缘部分从膜电极接合体的第1面突出的方式层叠于膜电极接合体的第1面,并且在第1部分具有粘接层,由此,在第1气体扩散层的比外周缘部分靠内侧的部分与膜电极接合体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并且在支承框架与第1气体扩散层的外周缘部分之间、支承框架与第1隔板之间、以及/或者支承框架与第2隔板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31811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80133887.9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447 , H01M8/04559 , H01M8/04589 , H01M8/04641 , H01M8/04649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氢浓度推定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利用阻抗圆弧和氢浓度相关性,推定燃料电池内部的氢浓度。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2)、阻抗测定装置(3)及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与阻抗测定装置(3)连接。阻抗测定装置(3)为用于按照交流阻抗法来对燃料电池(2)的阻抗进行测定的装置。在控制装置(5)中预先存储与基准氢浓度对应的判定值。控制装置(5)对该判定值与经由阻抗测定装置(3)取得的阻抗的实部(Z′)进行比较。若Z′在规定值以上,则控制装置(5)推定出燃料电池(2)内部的氢浓度在基准氢浓度以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