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0762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02344.0
申请日:2008-0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822 , B60K13/04 , F01N3/2885 , F01N13/009 , F01N13/0093 , F01N13/08 , F01N13/1811 , F01N13/1816 ,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排气系统结构,所述车辆排气系统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排气管的弯曲部。车辆排气系统结构旨在从车身的后部排放带有横向发动机的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车辆的排气,并且应用于排气系统,排气系统构造成使第一催化转化器、第二催化转化器、排气系统热交换器和消音器从排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按上述次序顺序设置。在排气系统中,将排气系统热交换器连接到消音器上的热交换器至消音器排气管具有倾斜部,并且比排气系统热交换器位于更向后的排气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悬架部件悬挂在车身上。球节设置在将第二催化转化器连接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催化转化器至热交换器排气管上,球节允许在第二催化转化器和排气系统热交换器之间的相对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1134433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145814.4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4 , F01N3/043 , F01N5/02 , F01N13/1805 , F01N2240/02 , F01N2240/36 , F01N2410/00 , F28D7/106 , F28F1/08 , Y02T10/16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车身安装结构,其能对设置在车身地板下面的排气系统热交换器有良好的保护。在所述车辆排气系统安装结构(10)中,有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4),其在排气和发动机冷却水之间执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4)设置在构成前地板面板(68)的地板通道(70)的底侧。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4)在车辆的上下方向的最下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位于车身框架的车身横向构件(80)和发动机后部安装支撑构件(90)的最下部的上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58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08123.4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4 , F01N13/1805 , F01N2240/02 , F28D7/106 , F28F1/08
Abstract: 一种包括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车身安装结构(10),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形成为沿车辆垂直方向朝下打开且至少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的一部分位于其内部的地板通道(82),桥接地板通道(82)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面对的壁部分的车身横向构件(90),和相对于车身横向构件(90)以悬架方式支撑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的支撑部(102)。相对于作为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位于冷却介质流动路径(38)沿纵向所放置的范围之外的部分的隔断管(30)的排气排放部(30D),车身横向构件(90)交叠在车辆垂直方向上的上侧,并且支撑部(102)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分别固定到隔断管(30)的排气排放部(30D)和车身横向构件(90)。
-
公开(公告)号:CN100586750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145814.4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4 , F01N3/043 , F01N5/02 , F01N13/1805 , F01N2240/02 , F01N2240/36 , F01N2410/00 , F28D7/106 , F28F1/08 , Y02T10/16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车身安装结构,其能对设置在车身地板下面的排气系统热交换器有良好的保护。在所述车辆排气系统安装结构(10)中,有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4),其在排气和发动机冷却水之间执行热交换,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4)设置在构成前地板面板(68)的地板通道(70)的底侧。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4)在车辆的上下方向的最下部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位于车身框架的车身横向构件(80)和发动机后部安装支撑构件(90)的最下部的上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117090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43865.3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H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811 , F01N5/02 , F01N13/1822 , F01N2240/02 , F28D7/106 , F28D21/0003 , F28F9/007 , F28F27/02 , F28F2250/06 , Y02T10/16
Abstract: 在车辆的排气系统结构中,在车身上通过支撑杆支撑排气系统热交换器,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设置在车辆的排气系统路径处且包括执行排气和冷却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排气排出部,所述排气排出部是构成在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隔断管中除了所述热交换部的部分的外轮廓部,并且所述支撑杆由设置到所述热交换部一侧的支撑橡胶支撑在车身上。能够获得以极好的方式在车身上支撑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117090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710143865.3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H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3/1811 , F01N5/02 , F01N13/1822 , F01N2240/02 , F28D7/106 , F28D21/0003 , F28F9/007 , F28F27/02 , F28F2250/06 , Y02T10/16
Abstract: 在车辆的排气系统结构中,在车身上通过支撑杆支撑排气系统热交换器,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设置在车辆的排气系统路径处且包括执行排气和冷却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排气排出部,所述排气排出部是构成在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隔断管中除了所述热交换部的部分的外轮廓部,并且所述支撑杆由设置到所述热交换部一侧的支撑橡胶支撑在车身上。能够获得以极好的方式在车身上支撑所述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581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8123.4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4 , F01N13/1805 , F01N2240/02 , F28D7/106 , F28F1/08
Abstract: 一种包括排气系统热交换器的车身安装结构(10),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形成为沿车辆垂直方向朝下打开且至少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的一部分位于其内部的地板通道(82),桥接地板通道(82)的沿车辆宽度方向彼此面对的壁部分的车身横向构件(90),和相对于车身横向构件(90)以悬架方式支撑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的支撑部(102)。相对于作为排气系统热交换器(15)位于冷却介质流动路径(38)沿纵向所放置的范围之外的部分的隔断管(30)的排气排放部(30D),车身横向构件(90)交叠在车辆垂直方向上的上侧,并且支撑部(102)一端部和另一端部被分别固定到隔断管(30)的排气排放部(30D)和车身横向构件(90)。
-
公开(公告)号:CN101180457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680017993.7
申请日:2006-04-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3/04 , F01N13/1822 , F01N2260/10 , F01N247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排气系统(12)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10),所述排气系统(12)包括尾管(30)和连接构件(16),所述连接构件(16)将所述排气系统连接到排气歧管(40)上,所述排气系统从所述连接构件到所述尾管端设置在车身上。所述结构(10)包括支撑构件(16),其在比排气系统的重心(28)更朝向尾管端的位置处,并且在排气系统的惯性主轴(AL)处或其附近,将所述排气系统从所述连接构件到所述尾管端支撑于所述车身上。因此,与所述排气系统由多个支撑构件支撑的构造相比,所述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易于被调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