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构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28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174693.4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构造。后纵梁具有避开车辆后轮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侧壁及从该侧壁的前端弯折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侧壁凸缘。中地板横梁具有与后纵梁的侧壁凸缘抵接的侧壁。加强部件具备延伸至中地板横梁的侧壁而设置的侧壁及从该侧壁的后端弯折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凸缘,且该凸缘的至少一部分隔着中地板横梁的侧壁与后纵梁的侧壁凸缘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合。

    车辆前部构造
    2.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68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433216.6

    申请日:2023-04-21

    Inventor: 吉本雅则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部构造。车辆前部构造(10)具备:前纵梁(1),配置于车辆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支承客舱的地板(2);及高电压部件(3),配置于地板(2)的下方,其中,车辆前部构造(10)具备后端部(4c)结合于前纵梁(1)且从前纵梁(1)朝向前方且下方而斜着延伸的支承构件(4)。

    车辆后部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41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506397.4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具备后侧面构件(120)(后侧面构件前部(10)、后侧面构件后部(20))和后悬架构件(50)。后侧面构件(120)在被设置在车辆后方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处,且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后悬架构件(50)被后侧面构件(120)悬挂支承。后侧面构件(120)的、与和后悬架构件后方部分结合固定的结合固定部(80)相比更靠后方的后侧面构件后部后方部分(26)的底面部棱线(L13)成为,越向车辆后方越向下方倾斜的倾斜状。在后侧面构件后部后方部分(26)上,安装有作为抵抗车辆长度方向的载荷的加强部件。在侧梁加强件(110)中,在其上方部分上形成有与下方部分相比为低刚性的脆弱部。

    车辆后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0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910486985.6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后纵梁后部(2O)具备:底板(21)、上板(22A、22B)以及对底板(21)和上板(22A、22B)进行连接的侧板(23A、23B)。在底板(21)上设置有使悬挂螺栓(55)从后悬架梁(5O)的车辆长度方向后方而向上方进行连结的车身安装托架后部(8O)。在上板(22A、22B)上,在与车身安装托架后部(8O)所连结的悬挂螺栓(55)的中心轴(S1)相比而靠前方处设置有作为脆弱部(25)的高低差结构(24A、24B)。

    车辆前部结构
    5.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结构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3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574570.1

    申请日:2024-11-06

    Inventor: 吉本雅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前柱,它们各自形成分别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处的前车门开口部的一部分;左右一对前纵梁,它们在相对于左右一对前柱而靠车辆前方侧处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左右一对悬架塔,它们分别被形成为相对于左右一对前纵梁而向上方侧突出的形状;连接部件,其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和从主体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第一侧的端部以及车辆宽度方向第二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侧的端部朝向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倾斜连接部,并连接左右一对悬架塔之间或者连接左右一对前纵梁之间;支撑件,其对倾斜连接部和该倾斜连接部侧的前柱进行连接。

    车辆后部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4155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506397.4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具备后侧面构件(120)(后侧面构件前部(10)、后侧面构件后部(20))和后悬架构件(50)。后侧面构件(120)在被设置在车辆后方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处,且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后悬架构件(50)被后侧面构件(120)悬挂支承。后侧面构件(120)的、与和后悬架构件后方部分结合固定的结合固定部(80)相比更靠后方的后侧面构件后部后方部分(26)的底面部棱线(L13)成为,越向车辆后方越向下方倾斜的倾斜状。在后侧面构件后部后方部分(26)上,安装有作为抵抗车辆长度方向的载荷的加强部件。在侧梁加强件(110)中,在其上方部分上形成有与下方部分相比为低刚性的脆弱部。

    车辆后部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486985.6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后纵梁后部(2O)具备:底板(21)、上板(22A、22B)以及对底板(21)和上板(22A、22B)进行连接的侧板(23A、23B)。在底板(21)上设置有使悬挂螺栓(55)从后悬架梁(5O)的车辆长度方向后方而向上方进行连结的车身安装托架后部(8O)。在上板(22A、22B)上,在与车身安装托架后部(8O)所连结的悬挂螺栓(55)的中心轴(S1)相比而靠前方处设置有作为脆弱部(25)的高低差结构(24A、24B)。

    车辆前部结构
    8.
    发明公开
    车辆前部结构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03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574569.9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骨架部件,所述左右一对骨架部件在车厢的车辆前方侧处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连接部件,其对所述左右一对骨架部件之间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主体部,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左右一对前侧连接部,所述左右一对前侧连接部对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和所述骨架部件进行连接,并且朝向前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左右一对后侧连接部,所述左右一对后侧连接部对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和所述骨架部件进行连接,并且朝向后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车辆的后部结构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0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491463.5

    申请日:2019-06-06

    Inventor: 吉本雅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后面碰撞时的后侧面构件的变形的车辆的后部结构。车辆的后部结构具备:一对后侧面构件(10),其为在车辆的后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的后侧面构件,并且以相互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横向构件(16、18、22),其被架设在一对后侧面构件(10)之间,各后侧面构件(10)具有:倾斜部(28),其随着趋向于车辆后方而趋向于车宽方向内侧;前部(26)以及后部(30),所述前部以及后部在倾斜部(28)的前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Ctr横向构件(16)将一对后侧面构件(10)的前部(26)彼此连接,第一Rr横向构件(18)将一对后侧面构件(10)的倾斜部(28)与后部(30)的边界附近彼此连接,中间横向构件(22)将一对后侧面构件(10)的倾斜部(28)彼此连接。

    车辆后部构造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285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174693.4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构造。后纵梁具有避开车辆后轮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侧壁及从该侧壁的前端弯折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侧壁凸缘。中地板横梁具有与后纵梁的侧壁凸缘抵接的侧壁。加强部件具备延伸至中地板横梁的侧壁而设置的侧壁及从该侧壁的后端弯折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凸缘,且该凸缘的至少一部分隔着中地板横梁的侧壁与后纵梁的侧壁凸缘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重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