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性油墨或导电性糊剂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85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687819.5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和优异的低温烧结性的导电性油墨或导电性糊剂。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导电性油墨或导电性糊剂,其包含金属纳米粒子、具有10hPa以上的蒸气压的水或亲水性溶剂、以及添加溶剂,金属纳米粒子的汉森溶解度参数与添加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之间的距离Ra在2.5~13的范围内,水或亲水性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与添加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之间的距离Rb为35以下。本发明的其它技术方案涉及导电性油墨或导电性糊剂的制造方法、以及导电性油墨或导电性糊剂中所含的添加溶剂的选择方法。

    金属感膜的制造方法和金属感膜

    公开(公告)号:CN11344503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280881.7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感膜的制造方法和金属感膜。本发明涉及金属感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树脂基材的表面形成具有能与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的官能团的层的第1步骤,将表面形成有上述层的树脂基材用金属离子溶液进行处理,借由离子交换将金属离子导入上述层中的第2步骤,和将上述树脂基材用还原剂进行处理,使金属粒子在表面析出的第3步骤。本发明涉及金属感膜,其中,在表面析出的金属粒子间具有间隙,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nm~200nm。

    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5463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190380.6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提供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能够抑制加热器布线的剖面面积增加。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具备: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以能够使电磁波透射的间隔配置;一对横断布线(522),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接;以及一对连接布线(523),与该一对横断布线(522)分别连接。各个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大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

    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4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190380.6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提供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能够抑制加热器布线的剖面面积增加。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具备: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以能够使电磁波透射的间隔配置;一对横断布线(522),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接;以及一对连接布线(523),与该一对横断布线(522)分别连接。各个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大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

    电波透过性金属样构件和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9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318131.3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金属光泽的电波透过性金属样构件。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样构件,其具有基体、形成在所述基体上的离子交换树脂层、和形成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层上的金属粒子层,在所述金属粒子层中金属粒子间存在间隙,在所述金属样构件的截面中,所述金属粒子的水平方向的最大长度a(nm)、所述金属粒子的垂直方向的最大长度b(nm)和所述金属粒子埋入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层的部分的垂直方向的长度c(nm)满足:1.5nm≤a≤200nm、b/a≥1.25、和c≥0,所述金属粒子相对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层底面的倾斜角θ满足:60°≤θ≤90°。

    金属性涂料用填料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443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307139.0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性涂料用填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高亮度和电波透过性的金属性涂料用填料。本发明涉及金属性涂料用填料及其制造方法,该金属性涂料用填料具备由无机绝缘材料形成的板状基材和在上述基材的表面配置的多个金属粒子,在上述金属粒子间具有间隙,上述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nm~200n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