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5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88088.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降后浇带预封闭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一般建筑构造接缝领域,止水坎,与后浇带边缘处混凝土顶板一体浇筑成型;预制盖板,盖合在后浇带的顶部位置,预制盖板的拼接处设置为V形结构,并浇筑细石混凝土;浇筑孔,采用钢管与预制盖板一体浇筑成型;临时支撑,支撑在后浇带边缘处的混凝土顶板底部;多个立杆,分别支撑在后浇带模板的两侧边缘处以及后浇带模板的中部位置,在中部的立杆上设置有无线压力传感器,作为模板支撑受力的同时收集压力值,通过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压力数值的对比,判断砼浇筑密实性,而且在预制盖板拼接处之间采用细石混凝土填充,用于填充拼接缝,将预制盖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可减少漏水或者渗水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6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446054.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广 , 杨春生 , 丁少龙 , 韩朝永 , 刘翔 , 吴廷勇 , 施磊 , 王涛 , 郭瑞 , 宋伟 , 袁刚 , 郑鹏 , 吴贞赞 , 曹晓帆 , 孔涵 , 徐兴 , 王丽 , 聂钰菲 , 苏仁明 , 吕朝阳 , 李红伟
IPC: E02D29/055 ,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1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作法地下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竖向支撑体系施工,构建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对应各层结构梁板标高处预留插筋、对应底板处预留接驳器,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及阴角处加固并防水,构建竖向支撑柱;首层开挖,施工圈梁及顶层的结构梁板,将插筋弯锚至顶层结构梁板中;次层开挖,施工次层的结构梁板,将插筋弯锚至次层结构梁板中;在顶层的结构梁板与次层的结构梁板之间施工竖向结构;竖向结构二次回筑;重复各层结构梁板施工直至完成底板施工;养护拆模,修复结构梁板孔洞;构建排水引流体系。本方法无需进行外墙防水粉刷,简化施工工序;通过二次回筑使竖向构件在接缝处应力有效、可靠地传递,保证承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0398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1175660.9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建营 , 杨煜 , 吉明军 , 芮兴龙 , 强鹏 , 张林 , 杨春生 , 王英 , 曹少卫 , 王沧州 , 李静 , 杨宝龙 , 田华 , 胡士一 , 丁少龙 , 勇跃山 , 郝岭 , 吴廷勇 , 王会言 , 袁果 , 魏礼军 , 杨发尧 , 冷晓威 , 赵晓娜 , 尹韶哲 , 王玉霞
IPC: E02D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 E02D2220/00 , E02D2300/0029 , E02D260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除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中有压混凝土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依据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中有压混凝土梁的截面制作反力支座,2)用水平抗剪螺栓将反力支座固定在有压混凝土梁上;3)在距安装反力支座相隔一定距离处重复步骤二安装另一对反力支座;4)在两反力支座之间配备水平设置的相等数量的千斤顶;5)对千斤顶施加顶力,顶力的数值与有压混凝土梁承受的压力相吻合,此时形成无压梁,在无压梁部位实施切割,切割面与梁截面平行;6)切割完后对千斤顶按规定和时间逐步卸力,直至千斤顶受力为零;7)继续按所述步骤拆除深基坑无支撑围护体系中其他有压混凝土梁。本发明对主体结构“零”损伤,直接工程费大大减少,工期缩短2/3,工期效益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7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98122.3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竖向支承体系承载柱、安装导向台及安装方法,包括承载柱,相邻两根承载柱之间设有对接桩,两个插入端分别插入相邻两个承载柱相对的一端,扩大部轴向两端分别抵在相邻两个承载柱相对侧壁上,翻转块远离插入端轴线的一侧侧壁设有凸块,磁铁块相互吸附并拢,带动多个翻转块围绕转动位置向插入端轴线一侧翻转;加强件径向外壁推动多个转动并拢在一起的翻转块反向转动,将凸块从贯穿孔一内推出卡入贯穿孔二内。本发明中相邻两个承载柱之间通过对接桩对接,利用加强件推动多个转动并拢在一起的翻转块反向转动,将凸块从贯穿孔一内推出卡入贯穿孔二内,将对接桩与承载柱对接,通过安装导向台进行垂直安装,承载柱垂直度容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912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44233.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52 , G06V10/62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建筑工地安全帽佩戴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对齐且增强的多模态数据集,采用多尺度特征提取与融合方法进行处理,得到融合特征集;获取融合特征集和增强后的深度图像,采用深度感知密度聚类RPN算法进行处理,得到候选区域集;然后采用多阶段安全帽检测与分类方法进行处理,得到初步的安全帽检测与分类结果,形成分类结果集;获取得到的候选区域集和分类结果集,以及对齐且增强的多模态数据集,采用多阶段后处理与结果优化方法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安全帽检测与分类结果。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在实际场景中使用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597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4038.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超重构件起吊预警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应变数据采集单元、应变数据处理单元和吊装预警单元,应变数据采集单元设置在各个吊装机构的吊点位置,用于采集吊装过程中的实时应力数据;应变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实时应力数据并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实时应力数据提取反应结构件受力状态的应变特征参量;吊装预警单元在训练完成后配置于控制系统中,基于应变特征参量输出吊装预警信息并输出至人机交互界面。融合应变和视频两种异构数据,可获取更丰富的状态信息,实现更精准的状态估计;最大限度地保障起吊作业的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1975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22485.4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广 , 贺添 , 王瀚卿 , 刘翔 , 吴廷勇 , 杨春生 , 韩朝永 , 丁少龙 , 施磊 , 王涛 , 郭瑞 , 宋伟 , 袁刚 , 郑鹏 , 吴贞赞 , 曹晓帆 , 孔涵 , 徐兴 , 王丽 , 聂钰菲 , 苏仁明 , 吕朝阳 , 李红伟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 E02D31/02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作法竖向结构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支模体系包括墙模单元和柱模单元;墙模单元包括板主体、骨架和升降浇筑组件,板主体两侧设有插槽,骨架设置于板主体背侧,升降浇筑组件包括浇筑头和升降构件,升降构件一端与骨架相连、另一端与浇筑头相连,带动浇筑头沿板主体高度方向升降;柱模单元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直线段分设于弧形段两侧;柱模单元以其直线段插入墙模单元的插槽内。体系中各部在工厂内预制,根据现场工况计算需用单元的数量,便于实现标准化,并且模板在工厂内预制、现场装配有利于缩短工期。并且通过操控浇筑头的移动,能够降低后期需处理的混凝土量,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07487.8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长竖向支撑承载结构及安装方法,属于调垂技术领域,超长竖向支撑承载结构,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立柱桩钢板,支撑框架的底部表面开设有调垂孔;该超长竖向支撑承载结构,在立柱桩钢板下降的过程中,能够自动使摩擦轮转动,通过同步带控制第一转杆带动第二转杆转动,控制第二连杆对立柱桩钢板的两侧表面反复的击打,使其不间断的产生震动,能够帮助立柱桩钢板在插入的过程中克服遇到土层的阻力、局部障碍物等,使其更容易下沉到预定的位置,且在第二连杆对立柱桩钢板击打的同时还能对立柱桩钢板表面喷洒润滑剂辅助其下降,使得立柱桩钢板在插入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大大减小,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06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1004844.2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逆作法楼层间传递物料用行走式小型电动提升机,包括由包含底部互连梁、上部横梁、左右斜撑立柱、左右侧和中间装配节点的前后柱框架,包含反力支座系统的底部支座组件,包含上下框杆、斜撑杆和竖杆的防倾覆桁架,由物料提取段和悬伸段构成的吊车横梁,包含托架、盘扣和上下部支脚的反力防倾覆机构,及包含电动提升机、滑轮和吊钩的行走提升机构。提升机主体由底部支座组件作地面支撑、四个上顶托板作顶支、限位固定于取土口附近楼层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物料可以在导轨上按需畅通无阻地行走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快速、高效且安全传递,结构简单合理且实用,解决了目前逆作法施工中缺乏合适物料提升机械的一大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7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1357200.7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地源热泵系统地表钻井无压下管方法,地埋管包括长度与有效换热区段深度相符的垂直地埋管基管、由中间U形弯管、左右短接管和上设有限位孔的扁平状卡凸构成的U形管接头和上设有下管深度标志和找管标志的标记绳索。装配时,垂直地埋管基管的一端先由U形管接头互连构成开放式U形垂直地埋管,另一端在管内充水后由U形管接头互连构成不带压闭环式U形垂直地埋管,标记绳索一端固设在U形管接头的限位孔上,另一端系持于地面,闭环式U形垂直地埋管依靠自身重力在钻杆井孔的导引和标记绳索上下管深度标志的指引下自动下落至目标区段,方法科学,结构简单且合理,施工方便高效且无材料浪费,有很强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