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07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115841.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岩爆实时智能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岩爆预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隧道内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微震累积能量,得到微震累积能量序列;根据获取的隧道内岩爆数据和微震累积能量序列构建岩爆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微震累积能量序列,建立微震累积能量预测模型;根据微震累积能量预测模型得到未来微震累积能量;将未来微震累积能量输入岩爆风险预测模型,得到未来岩爆发生概率。预测出未来微震累积能量后,利用岩爆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出岩爆发生概率,基于历史真实数据、微震累积能量预测模型和岩爆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出的岩爆发生概率不依赖于人为经验值,削弱人为主观参与的干扰,使得预测结果准确性更高,时效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93930.5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释能中空注浆锚杆及隧道支护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释能中空注浆锚杆包括:自由段、锚固段、注浆开合机构与释能段,释能段的一端与自由段连接,释能段的另一端与锚固段连接,注浆开合机构连接于释能段与锚固段之间,自由段、释能段、注浆开合机构与锚固段的内部连通,推动注浆开合机构用于从靠近释能段的一端推动打开,并在解除推动力后自动闭合。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注浆开合机构能够使锚固段内部的浆液不会进入到释能段中,避免释能段内部的构件被粘结导致锚杆让压变形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4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16116.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N20/00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空间学习的岩爆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岩爆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借助训练用岩爆样本数据间的不同流形结构,构建无监督柔性空间学习模型目标优化函数;优化求解模型中的核柔性空间投影矩阵;将核柔性空间投影矩阵作用在训练用岩爆样本数据上,确定非线性柔性训练特征;将核柔性空间投影矩阵作用在待测试岩爆样本数据上,确定非线性柔性测试特征;将非线性柔性训练特征和非线性柔性测试特征输入支持向量基分类器得到岩爆风险的预警结果。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岩爆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5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229212.2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岩爆岩体弹射动能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根据围岩中岩体的材料特性,确定所述围岩中入射波的初始波速;根据所述入射波的波长、所述岩体的单轴抗拉强度以及所述围岩内结构面滑移后的应力下降值,确定所述结构面滑移后产生的裂片厚度;根据剪切应力峰值、所述岩体的单轴抗拉强度以及所述初始波速,确定裂片的弹射初始速度;根据所述弹射初始速度和所述裂片厚度,确定所述裂片的弹射动能。根据得到的弹射动能和弹射初始速度,不仅能够对围岩的岩爆危害进行监控,以此达到提前预警,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够指导锚杆的布设和选型,使得支护设计合理,有效抵御岩爆灾害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93201.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洞岩爆防控方法及系统,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隧洞拱腰的弧长长度,确定在隧洞内壁上设置的切缝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切缝的数量和隧洞的地应力,确定切缝的尺寸;根据切缝的尺寸、位置和数量,控制切割设备在隧洞的内壁上沿隧洞轴向方向切割形成切缝。使用机械化切割设备对隧洞周围的围岩进行切割,迅速及时,产生的振动较小,对围岩内部不会造成破坏;切缝使得原本变形后应该相互挤压产生岩爆的岩石获得位移空间,并且围岩在释放完或者释放大部分地应力之后,围岩能够将切缝闭合,切缝两侧的围岩产生相互的支撑力,构成一个完整且闭合的自支撑层,产生较好的切向卸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8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93610.3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围岩监测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可回收监测锚杆及监测系统,可回收监测锚杆包括杆体、套筒、连接组件、应变片、微震传感器及填充物,套筒用于锚固于隧道围岩上开设的锚固孔内,套筒呈圆筒状,套筒的内圆周面开设有内螺纹结构,杆体呈圆柱状,杆体的圆周面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杆体通过外螺纹结构和内螺纹结构配合螺纹连接于套筒内,且杆体的圆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沿着杆体的轴向延伸设置,应变片连接于凹槽的槽底,填充物填充于凹槽内,填充物压设于应变片上,连接组件与杆体连接,杆体与微震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微震传感器的另一端用于与锚固孔的孔底抵接,以监测隧道围岩的微震信号。提高了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25168.6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震传感器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岩爆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震源的震源坐标和震源波形;根据震源坐标、震源波形和监测区地质信息构建目标函数,优化目标函数得到传感器的初始坐标;根据震源坐标和初始坐标,利用双差算法得到传感器的目标坐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获取震源坐标和震源波形,并通过监测区的地质信息构建目标函数,快速得到传感器低精度的初始坐标,而后利用双差算法,对初始坐标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实现了微震传感器定位智能化,有效避免人工测量误差和传感器防止不规范导致的定位不准确及定位效率低的问题,增加了微震传感器定位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了岩爆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16885.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边坡防护装置及其施工、防护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板,包括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当防护板固定到边坡上时,第一侧边处于边坡的高侧,第二侧边处于边坡的低侧,多个缓冲单元,在防护板上交错排列设置,其中,每个缓冲单元包括缓冲杆,缓冲杆垂直连接于防护板上,缓冲杆的侧面包括面向第一侧边一侧的前平面、面向第二侧边一侧的后平面,以及连接于前平面和后平面之间的抛物槽式表面,以及挡板单元,连接于第二侧边上。通过多个缓冲杆对落下的碎石土块进行缓冲分割,从而降低了碎石土块对挡板单元的冲击力,延长了挡板单元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2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15841.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 G06Q10/04 , G06Q10/0635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岩爆实时智能预警方法及装置,涉及岩爆预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隧道内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微震累积能量,得到微震累积能量序列;根据获取的隧道内岩爆数据和微震累积能量序列构建岩爆风险预测模型;根据微震累积能量序列,建立微震累积能量预测模型;根据微震累积能量预测模型得到未来微震累积能量;将未来微震累积能量输入岩爆风险预测模型,得到未来岩爆发生概率。预测出未来微震累积能量后,利用岩爆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出岩爆发生概率,基于历史真实数据、微震累积能量预测模型和岩爆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出的岩爆发生概率不依赖于人为经验值,削弱人为主观参与的干扰,使得预测结果准确性更高,时效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0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4982.7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岩爆的防护支护安装设备。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安装设备,锚杆设置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两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滑动杆,滑动杆在第一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在滑动槽内滑动,滑动杆通过第一拉杆与距离滑动杆最近的支撑柱连接,相邻支撑组件中的对应支撑柱通过伸缩杆组件连接。由此滑动杆滑动时,在第一拉杆的带动下,靠近端部的支撑组件率先滑动,伸缩杆组件伸长,其余的支撑柱也相继滑动,使得相邻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可以将各个锚杆拉至预设位置,再通过锚杆钻机等设备对锚杆进行安装和固定。本发明可将多个锚杆同时运送至目标位置再进行安装固定,大大提升了安装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