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6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48751.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隧道钢拱架快速拼接装置及钢拱架快速拼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折叠式隧道钢拱架快速拼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平台、电动升降台,安装平台为矩形框结构,安装平台的其中两个相对的框边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三台所述电动升降台,所述电动升降台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电动升降台的固定端与安装平台的框边固定连接,所述电动升降台的活动端上部固定有安装台面,安装台面上固定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本发明中的钢拱架快速拼接装置可方便地实现多榀钢拱架之间的间距、坡度调节,可在工厂内完成多榀钢拱架的拱顶段、拱腰段、拱下段之间连接筋的快速拼装、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73956.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道床剥离模型试验的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动态监测系统包括激振力测量装置、接触面拉力测量装置、位移测量装置、应变测量装置,激振力测量装置通过激振器、拉压力传感器实现激振力的测量,接触面拉力测量装置通过横梁式机械测力装置、固定钢丝实现道床‑管片接触面位置的拉力测量,位移测量装置通过回弹式差动变压位移传感器、管片位移测量平台、道床位移测量平台实现了管片结构的位移测量、道床结构的位移测量、道床剥离变形测量,应变测量装置通过布置在管片结构上的应变片实现道床‑管片接触面应变测量。本发明可实现道床剥离模型试验中各项数据的动态监测,可为道床剥离病害机理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75711.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隧道清污分流过程中泵站清淤能力的装置,属于隧道清污分流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在泵站沉淀池外部的高压风管道,每个泵站沉淀池底部均设置有至少一套清淤风管,所述清淤风管包括清淤主风管,清淤主风管的一端与高压风管道连通,清淤主风管上设置有阀门,清淤主风管的另一端至少连通有第一清淤支风管和第二清淤支风管,第一清淤支风管和第二清淤支风管对称设置呈“口”字型,第一清淤支风管和第二清淤支风管的末端均封闭,第一清淤支风管和第二清淤支风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其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对泵站沉淀池内的淤积物进行清理,提升泵站清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22502937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192414.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隧道排水管路一体化支架装置。其包括若干个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的管道支架,管道支架包括底部支撑框架、上部架体,上部架体包括一根竖向设置的竖杆和至少两根上下布置的横杆,横杆横向设置并一端焊接在竖杆的一侧,每根横杆的外侧端上部均固定有一个三角挡块,上部架体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侧壁上,底部支撑框架设置在上部架体的下端并跨过隧道的排水系统支撑于隧道底板上,底部支撑框架包括一根竖向设置的竖撑和两根上下设置的横撑,两根横撑的其中一端均与竖撑焊接连接,底部支撑框架的位于上部的横撑的另一端与上部架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底部支撑框架的位于下部的横撑的另一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侧壁上。
-
公开(公告)号:CN221955672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448741.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大隧道反坡排水固定泵站移动吊装装置。其包括支撑架体、纵移机构、电动葫芦,支撑架体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泵站设计位置两侧的侧支撑架,侧支撑架沿固定泵站所在洞室的纵向布置,所述侧支撑架包括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竖向立柱,竖向立柱底部固定于固定泵站的底层钢平台,所述侧支撑架下部设置有工字钢将竖向立柱之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侧支撑架的竖向立柱上部固定有一根走行纵梁,两个侧支撑架之间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横向支撑,纵移机构包括移动横梁和两个天车行走端梁,两个天车行走端梁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侧支撑架的走行纵梁上,移动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天车行走端梁连接,电动葫芦设置在移动横梁上。
-
公开(公告)号:CN21922047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087698.4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压入式通风用风筒装置。其包括与风机连接的风筒、悬吊钢托架、三根钢拉索,风筒为不锈钢通风管,风筒置于所述悬吊钢托架上,三根钢拉索均一端固定于设置在隧道外部的风机架上,另一端均通过锚杆固定于隧道洞门的上部,悬吊钢托架通过多根第一悬吊钢丝绳悬吊在钢拉索的下方,风筒通过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二悬吊钢丝绳悬吊在钢拉索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通风管替代普通的风筒布,解决了普通风筒布长期风吹日晒雨淋易老化、损坏的问题;采用钢拉索悬吊风筒及钢托架,解决了钢丝绳长距离无挂点导致的风管不稳定、不顺直,抗风能力差等问题;通过将风筒置于钢托架上,保证了风管顺直度、抗风牢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220502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125314.3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清污分流整体浇筑装置。其包括用于成型半圆槽形污水沟的污水沟模板和用于成型矩形清水沟的清水沟模板,所述污水沟模板底部带有用于成型半圆槽形污水沟的半圆形结构,所述污水沟模板的上端带有沿半圆形结构的径向向外侧延伸的搭接板,污水沟模板和清水沟模板的顶部之间通过顶横梁固定连接为一体,且污水沟模板和清水沟模板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污水沟与清水沟之间侧壁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污水沟模板和清水沟模板通过顶横梁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施工时可实现模板的快速精准定位,能够保证矩形清水沟及半圆槽形污水沟的成型质量,并可实现一体施工,使污水沟和清水沟一次浇筑成型,可缩减施工工序,减少施工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219220501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114119.0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斜井掌子面移动污水泵保护装置。其包括矩形的钢箱体,所述钢箱体的底部和前端部均为敞口结构,钢箱体的顶板上部固定设置有吊环,钢箱体的三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透水孔的直径为10mm,相邻的透水孔的中心距为30mm。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既可以保证抽排水效果,又可以保护污水泵不受掌子面施工中的碎石、喷浆料的影响,可保护污水泵不被爆破、出渣碎石损坏,可防止污水泵被喷浆料堵塞,减少了水泵损耗,降低了设备维护费用,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且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掌子面出渣、喷浆施工期间,污水泵可不间断进行抽排水作业,保证了掌子面抽排水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21930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3097825.9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反坡排水的隧道清污分流移动式泵站。其包括集水箱体、配电柜,集水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块隔板将集水箱体分隔为多个集水池,隔板的上端设置有溢流口将相邻的集水池连通,集水箱体的两端均设有拖车钩,集水箱体一端的集水池底部外侧设有两根清污管,清污管上安装有球阀,集水箱体的下部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的底平面与集水箱体的底面呈一定夹角设置,配电柜固定设置在集水箱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集水箱体分隔为多个集水池,部分集水池作为沉淀池使用,减少了外排污水的含泥砂量、降低了水泵的故障率及排水管堵塞情况;通过设置行走机构,大大方便了泵站的位置移动,可随时调整泵站位置,方便现场施工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22489012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192521.7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隧道施工用大容量多级沉淀池。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矩形的沉淀池体,沉淀池体内设有一道沿其长度方向的纵向隔墙和多道沿其宽度方向的横向隔墙,将沉淀池体内分隔为多个位于中部的第一沉淀舱和四个位于沉淀池体端头的第二沉淀舱,第二沉淀舱的尺寸小于第一沉淀舱的尺寸,相邻的第一沉淀舱之间的隔墙上部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处的隔墙上插装有隔水插板,第二沉淀舱的舱壁上设有进/出水管,相邻的两个第二沉淀舱之间的隔墙上及第一沉淀舱和第二沉淀舱之间的隔墙上均设有通水管,在沉淀池体的内侧底部设有两条分别位于纵向隔墙两侧的清污管道,清污管道通过每个第一沉淀舱,每个第一沉淀舱内的清污管道上均设置有若干清污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