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玉米酒精糟和废弃豆渣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760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198134.1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酒精糟和废弃豆渣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将玉米酒精糟和废弃豆渣进行粉碎干燥处理,制成固体发酵培养基;将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菌株单独液态发酵后按照体积比(1~3):(1~3)进行混合配比,将混合配比后的液体菌种按照2%~10%(V/W)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置于发酵罐中,发酵温度25℃~50℃,先好氧发酵12 h‑24 h,通入空气量0.2~1(V/V·m),然后再厌氧发酵24 h~60 h,通入氮气量0.2~1(V/V·m),发酵结束后,低温烘干发酵产物即得到动物饲料。本发明的产品中总活菌数最高可达3.8×1011 cfu/g,粗蛋白含量高达68%,显著提高氨基酸含量,超出国家饲料标准,更利于畜禽肠道吸收,改善畜禽的肠道环境,增强动物免疫力,有促进动物生长的明显效果。

    一种利用玉米酒精糟和废弃豆渣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76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98134.1

    申请日:2019-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玉米酒精糟和废弃豆渣发酵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将玉米酒精糟和废弃豆渣进行粉碎干燥处理,制成固体发酵培养基;将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菌株单独液态发酵后按照体积比(1~3):(1~3)进行混合配比,将混合配比后的液体菌种按照2%~10%(V/W)接入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置于发酵罐中,发酵温度25℃~50℃,先好氧发酵12 h-24 h,通入空气量0.2~1(V/V·m),然后再厌氧发酵24 h~60 h,通入得氮到气动量物0饲.2料~1。(本V/发V明·的m)产,发品酵中结总束活后菌,数低最温高烘可干达发3酵.8产×物10即11 cfu/g,粗蛋白含量高达68%,显著提高氨基酸含量,超出国家饲料标准,更利于畜禽肠道吸收,改善畜禽的肠道环境,增强动物免疫力,有促进动物生长的明显效果。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及其生产方法和饲料

    公开(公告)号:CN10815759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1115351.2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及其生产方法和饲料,该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中,乳杆菌的含量为1×108‑5×108cfu/g,芽孢杆菌的含量为1×108‑6×108cfu/g,酵母菌的含量为6.5×106‑5×107cfu/g,以乳酸计总酸含量为4‑7重量%,以干基计粗纤维的含量为8‑9.1重量%,以干基计粗蛋白的含量为23.5‑24.1重量%,以干基计粗脂肪的含量为3.5‑4.1重量%,以干基计粗灰分的含量为9.1‑9.8重量%,以干基计酸溶蛋白的含量为16‑17.2重量%。本发明所述分阶段发酵方法制备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原料具有浓郁的酸香和醇香味,且营养物质丰富,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

    一种柠檬酸发酵清液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378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222319.5

    申请日:2011-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檬酸发酵清液的分析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用色谱柱,所述色谱柱包括串联的反相色谱分离柱和离子排斥色谱柱;在色谱分离条件下,将所述柠檬酸发酵清液和流动相的混合液从反相色谱分离柱的上端引入,依次与反相色谱分离柱和离子排斥色谱柱接触,并连续用淋洗剂洗脱所述反相色谱分离柱和离子排斥色谱柱,将流出液A从离子排斥色谱柱的下端引出,并经色谱分析后得到保留时间和积峰面积,通过与同等条件下得到的标准谱图对比得到柠檬酸发酵清液中糖的组成和糖中的各组分含量以及发酵清液中柠檬酸的含量;所述淋洗剂和流动相的组成相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柠檬酸清液进行检测,不但能够将柠檬酸和糖分离,还能够检测出糖的具体的组成以及糖中各组分含量以及柠檬酸的含量,方法简单。

    一种含赖氨酸溶液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711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2486.6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赖氨酸溶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使含赖氨酸溶液与多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组接触,每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组依次且循环地经过吸附区、碱导区和再生区,一组或多组依次串联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组同时处于吸附区,含赖氨酸溶液在pH值为3.0-3.5的条件下从处于吸附区首位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组的上端引入,在pH值为2.2-2.6的条件下或者在赖氨酸浓度不低于1.0g/dL的条件下依次流经该吸附区内的其余各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组,然后从处于吸附区末位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组的下端流出得到废液。本发明方法可提高赖氨酸的纯度和收率;可降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中钙、镁离子残留量;所得废液可直接用于制备硫酸铵。

    一种赖氨酸盐酸盐晶体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875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87352.8

    申请日:201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赖氨酸盐酸盐晶体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该生产方法包括制备赖氨酸盐酸盐料液,将所述赖氨酸盐酸盐料液依次经过浓缩结晶和降温结晶,再将降温结晶获得的晶浆液进行固液分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浓缩结晶的基础之上继续降温结晶,使晶体继续生长,这样能够在不影响产品质量和维持能耗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赖氨酸盐酸盐晶体的结晶率;或者在不影响结晶率和维持能耗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赖氨酸盐酸盐晶体的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