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层松散难锚固煤岩体的巷道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97261.3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层松散难锚固煤岩体的巷道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包括有锚杆索杆体、锚固力增强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锚杆索杆体用于插入到开设在煤岩体中的钻孔内;所述锚固力增强组件与所述锚杆索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锚固力增强组件用于增加所述锚杆索杆体与装入所述钻孔内的锚固剂的接触面积;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锚杆索杆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锚杆索杆体固定在煤岩体上。本发明提高了锚固剂的搅拌均匀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锚固剂的双组分混合程度,提高锚固力,且增大了锚杆与锚固剂的接触面积,提高锚杆与锚固剂的界面粘结力,在厚层松散难锚固围岩中形成了以锚杆锚索支护形式为主体的有效支护方式。

    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9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29613.8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的加固方法,该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一锚索;各第一锚索依次并排设置,用于穿设在煤层顶板中,各第一锚索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形成第一承载结构;第二加固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多个第二锚索;各第二锚索依次并排设置,用于穿设在煤层顶板中,各第二锚索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形成第二承载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将第一承载结构和第二承载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中深部双层预应力的承载结构,同承担厚顶煤重量和抵御深部围岩挤压作用,共同实现托厚煤层顶板稳定,解决特厚软弱煤层厚顶煤巷道稳定的问题,突破现有锚杆支护的局限性。

    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防冒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9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7932.3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和煤层顶板防冒落的方法,该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一锚索;各第一锚索依次并排设置,各第一锚索的第一端均用于沿第一方向穿设在煤层顶板中,各第一锚索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多个导管,各导管依次并排设置,各导管的第一端均用于沿第二方向穿设在煤层顶板中。本发明提供的煤层顶板加固结构,利用多个方向设置第一加固件和导管,共同作用来防护煤层顶煤冒落为实施顶板支护提供安全空间和充裕时间,解决特厚煤层托厚顶煤回采巷道掘进煤层顶板极易冒落的难题,保证巷道掘进期间厚煤层顶板稳定,保障巷道安全掘进与及时支护。

    一种具有溃缩吸能功效的U型钢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65293.5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具有溃缩吸能功效的U型钢连接装置,包括:一对U型钢相互搭接且部分重叠;夹紧连接机构,设置在一对U型钢的重叠处,夹紧连接机构包括一对夹持板和吸能连接件,一对夹持板分别设置在一对U型钢的重叠部分的顶部和底部,且分别与位于重叠部分的一对U型钢的自由端相连接,一对夹持板能够在一对U型钢沿第一方向做交错运动时,分别对各自对应的U型钢产生反向作用力;吸能连接件设置在一对U型钢的两侧,且连接在一对夹持板之间,吸能连接件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多个溃缩孔,至少一个溃缩孔能够在一对U型钢沿第一方向做交错运动时发生形变以吸收冲击能量;保证了U型钢收缩变形的可靠性及支护的有效性。

    围岩特性综合评价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042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550637.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岩特性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围岩原位测试,获取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裂隙面积以及岩体特性指标;基于岩体原位质量指标,执行围岩质量评价;基于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以及岩体特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执行围岩稳定性评价;基于强度应力比指标和裂隙面积,执行围岩可注性判断;基于岩体特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执行岩层的可压性判断。该围岩特性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围岩原位测试的、对岩体多参量快速测试的并能进行准确的对围岩特性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的方法,为工作面回采过程岩层运移和垮落规律、矿压显现规律预测等提供基础,为岩层控制和灾害超前治理提供依据。

    用于地质力学测试的推送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7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71873.9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力学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地质力学测试的推送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推送组件和推送件。推送组件包括安装部件和推送部件,安装部件设于支撑组件,推送部件包括推送链总成、传送链总成和驱动部件,推送链总成设于安装部件,并与安装部件传动连接,传送链总成设于安装部件和支撑组件之间,并与推送链总成传动连接,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传送链总成运动,进而带动推送链总成运动;推送件设于推送链总成,推送件的端部适于安装测试设备和仪器,推送件适于随推送链总成运动以将测试设备和测试仪器进行推送。本发明提供的推送装置结构设置简单,操作方便,可代替人工进行推送,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增强测试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围岩特性综合评价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4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50637.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岩特性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围岩原位测试,获取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裂隙面积以及岩体特性指标;基于岩体原位质量指标,执行围岩质量评价;基于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强度应力比指标、以及岩体特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执行围岩稳定性评价;基于强度应力比指标和裂隙面积,执行围岩可注性判断;基于岩体特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执行岩层的可压性判断。该围岩特性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围岩原位测试的、对岩体多参量快速测试的并能进行准确的对围岩特性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的方法,为工作面回采过程岩层运移和垮落规律、矿压显现规律预测等提供基础,为岩层控制和灾害超前治理提供依据。

    矿层回采地表塌陷坑的治理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3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89763.X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层采空区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层回采地表塌陷坑的治理方法,是一种依次经测试、压裂、爆破、充填、监测的矿层回采地表塌陷坑的治理方法,通过深部区域压裂钻孔和浅部水力压裂结合的方式,对工作面上部目标岩层进行大范围预裂和破坏,同时利用爆破进一步破坏目标岩层的完整性,使坚硬难跨的目标岩层能够及时逐级垮塌,再利用水力压裂钻孔及时对特厚矿层开采造成的井下空间进行注浆回填,使工作面上部回采的空间能够进行回填补充,防止后期出现巨型塌陷坑,最后,采用综合监测方法,综合评估特厚矿层和坚硬顶板影响下塌陷坑变形控制效果,有效控制工作面回采地表塌陷坑变形形成巨型塌陷坑的趋势。

    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6932.7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注浆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包括套管、注水管路及注浆管路;套管的一端设有封堵器,注水管路的输出端伸入套管内并与封堵器内的腔室连通;注浆管路的输出端依次穿过套管和腔室并伸出封堵器外;封堵器在膨胀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连接,封堵器在收缩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分离;注水管路可选择性地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或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阻断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连通;本发明保证了钻孔深部的注浆压力以及施工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