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9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0334.2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前地质预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种探测方法信息融合超前地质预测系统,包括综合分析子系统、超前预报模块和通知与统计模块。其中综合分析子系统包括掌子面分析模块、超前钻探分析模块和地质雷达分析模块。本发明结合了应力应变监测、地质雷达探测、超前钻探等多种探测方法,提高了对于复杂施工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地质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通过逻辑判断程序进行数据集中分析,在钻探过程中及时发现地质异常情况,如岩爆、不连续地质结构等,从而输出相应的预警信号,为施工人员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08742.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矿井水地质参数监测器,包括矿井水地质参数模块、水质状态分析模块、矿井安全分析模块、水害风险评估模块、监测预警终端、数据库。通过在矿井水地质对应各监测点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并使其与矿井水地质参数监测器通信连接,能够实现对矿井水地质各监测点中各监测时段的水质、气体、水力学参数的实时监测获取,该矿井水地质参数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矿井水的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含量以及悬浮物含量,以及甲烷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和气体释放速率,此外还可以监测涌水量、水位值、蓄水体积和排水流量,为矿井水管理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5881.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24F3/044 , E21F17/18 , E21F17/00 , F24F3/14 , F24F3/16 , F24F5/00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热湿独立调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将矿井风流依次通入除尘系统、除湿系统、降温系统中,得到洁净低温低湿空气;热回收系统收集降温系统、除湿系统、除尘系统和矿井涌水收集装置中的余热;动力系统为降温系统、除湿系统、矿井涌水收集装置和除尘系统的水路循环提供循环动力,维持系统稳定运转;智能控制系统监测降温系统、除湿系统、除尘系统、热回收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及矿井参数,实现送风参数、运行参数及备用设备可调,并通过中央控制器实现安全预警。该系统及方法具备独立调控温度、湿度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余热,系统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6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06049.4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准格尔旗荣祥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山不拉煤矿 ,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煤层切顶留巷深孔切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煤层上挖掘连通的两个巷道作为首采面的上顺槽巷道与下顺槽巷道;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及设计方法在切缝段巷道进行顶板预裂切缝高度和顶板预裂切缝角度的理论计算分析,得出顶板预裂切缝高度和切缝角度。本发明通过实现110工法在后煤层工作面回采沿空留巷的应用,即工作面无煤柱回采,回采煤层顶板自动切落,形成沿空巷道巷帮,避免留煤柱开采引起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等灾害和留煤柱引起的煤炭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3036.6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井壁混凝土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中空的装置壳体,装置壳体自后向前分隔为后腔和前腔,前腔分为加压区和腐蚀区;加压区用于容纳正方体形状的井壁混凝土试样,且加压区内设置有多个能移动的压块,压块的内侧面为平面;后腔内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的前侧面能与井壁混凝土试样的后侧面相贴合;腐蚀区区设置有喷头,井壁混凝土试样的前侧面位于喷头的喷射范围内;后腔与前腔之间设置有隔热板。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够全面、真实地模拟井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所面临的多向压力、前后温差及腐蚀环境,填补了现有混凝土测试装置在多因素耦合模拟方面的不足,为深入研究井壁混凝土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58256.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十九工程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封孔塞的封孔装置,包括集纳筒、封孔塞、转角油缸和拨动部件,所述集纳筒朝向钻孔的一端端部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封孔塞设置在所述集纳筒内;所述转角油缸设置在所述集纳筒的侧面上,所述拨动部件同轴安装在所述转角油缸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拨动部件的侧边与所述封孔塞的侧壁接触,所述转角油缸转动时通过所述拨动部件拨动封孔塞。通过设置转角油缸带动拨动部件转动,能够将封孔塞推出集纳筒并落入到钻孔的孔口内,实现对钻孔的快速封堵,封孔塞采用空心设计,具有重量轻、不易损坏,可重复利用的优势,并且封孔效果好,在进行装药工序时能够方便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0343.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岩石力学参数联合分布的有限元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岩石样本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岩石力学参数集;通过统计重采样技术对岩石力学参数集进行重采样,得到随机样本集合;通过概率分布函数和KS检验得到随机样本集合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根据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和高斯联结函数构建联合分布函数;根据联合分布函数和随机函数对随机样本集合进行随机抽取操作,得到最优边缘分布随机变量;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和最优边缘分布随机变量构建有限元模型。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岩石力学参数的联合分布,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型在考虑岩石力学参数时单一或简化的问题,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91595.4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超深竖井的卸压结构,所述卸压结构包括井筒、第一卸压注浆复合孔、第二卸压注浆复合孔和锚注件,所述竖井井筒设在竖井内,所述第一卸压注浆复合孔设在所述竖井井筒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卸压注浆复合孔设在所述竖井井筒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锚注件的一端设在所述竖井井筒的内壁面,所述锚注件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竖井井筒的方向延伸。本发明实施例的适配超深竖井的卸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3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2340.3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第四十九工程处
IPC: E21D1/06 , E21D7/00 , E21F17/18 , H04N7/18 , H04N23/90 , H04N23/20 , G08B21/24 , G08B7/06 , G08C17/02 , G08C19/00 , H04W64/00 , H04W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远程控制的立井施工凿岩钻机装置及其作业方法,包括凿岩钻机本体、远程遥控操作平台、机载控制子系统、音视频子系统、通信传输系统、设备防碰撞系统和设备姿态监测子系统;所述远程遥控操作平台布置在地面控制室,凿岩钻机本体布置在井筒工作面,通讯传输系统布置在井筒内,机载控制子系统、音视频子系统、设备防碰撞系统和设备姿态监测子系统布置在凿岩钻机本体上;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通过操控远程遥控操作平台上下发控制指令,利用通信传输系统连接现场设备上的机载控制子系统及音视频子系统、设备防碰撞系统和设备姿态监测子系统,监视设备并进行远程无线遥控工作,使操作员远离危险作业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61577.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N20/2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风险预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层次分析法的矿井岩爆工程风险预测方法,包括:待预测样本数据采集以及综合归属度公式计算;综合归属度公式的构建过程包括:岩爆评价指标确定、岩爆工程案例数据库构建、指标计算集获取、归属度数据集获取、数据预处理、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权重计算以及参量融合。本发明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实现了对各指标预测权重的获取,提高了综合归属度公式的准确性,为工程岩爆风险等级的评价与判定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