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3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7007.1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Inventor: 林中湘 , 马占国 , 郝燕奎 , 龚鹏 , 马云靖 , 古傲林 , 姚文涛 , 刘国强 , 岳鹏 , 张帆 , 刘旺 , 姜涛 , 高芙蓉 , 孟凡飞 , 周凤羽 , 严鹏飞 , 刘子璐 , 陈韬 , 徐敏 , 和泽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顶板透水的裂隙带全域注浆减沉方法,根据待采矿层的埋藏范围,在矿层开采前采取先自地面向隔水关键层打设多个阵列排列的锚固立井、并在隔水关键层上方的各个上覆岩层中造穴形成岩层锚固穴,再将对应的锚固注浆管分别置入各个锚固立井内后进行固井作业,最后在对待采矿层进行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采用持续压力注浆的方式向锚固立井内的锚固注浆管内注入锚固浆液进行锚固,锚固浆液完全固化后形成沿隔水关键层埋深深度方向上的全长锚固的方式,且所有阵列布置的锚固立井单元组合体共同对隔水关键层上方的上覆岩层形成群锚作用,可大大降低矿层开采采动对隔水关键层的破坏影响,进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顶板透水事故发生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5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367007.1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Inventor: 林中湘 , 马占国 , 郝燕奎 , 龚鹏 , 马云靖 , 古傲林 , 姚文涛 , 刘国强 , 岳鹏 , 张帆 , 刘旺 , 姜涛 , 高芙蓉 , 孟凡飞 , 周凤羽 , 严鹏飞 , 刘子璐 , 陈韬 , 徐敏 , 和泽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顶板透水的裂隙带全域注浆减沉方法,根据待采矿层的埋藏范围,在矿层开采前采取先自地面向隔水关键层打设多个阵列排列的锚固立井、并在隔水关键层上方的各个上覆岩层中造穴形成岩层锚固穴,再将对应的锚固注浆管分别置入各个锚固立井内后进行固井作业,最后在对待采矿层进行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采用持续压力注浆的方式向锚固立井内的锚固注浆管内注入锚固浆液进行锚固,锚固浆液完全固化后形成沿隔水关键层埋深深度方向上的全长锚固的方式,且所有阵列布置的锚固立井单元组合体共同对隔水关键层上方的上覆岩层形成群锚作用,可大大降低矿层开采采动对隔水关键层的破坏影响,进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顶板透水事故发生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706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085574.7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层变形预警方法及其预警系统,预警方法包括:步骤S1:设置多个监测点,计算其中一个监测点的地层运移参数变化的理论值;步骤S2:在每个监测点上设置无线感应装置;获取监测点的地层运移参数变化的实际测量值以及获取第一变形数据;步骤S3:获取相邻n个监测点位在同等条件下的变形参数平均值,与第一变形数据比较,若参数误差超过平均值的±20%,则地表变形异常,并执行步骤4;步骤S4:发送预警信号至地表层下方的开采区域;步骤S5:重复步骤S1~S4。本发明系统采用埋入式无线感应装置测量地表范围内岩层的运动情况,为上覆岩层的运移状态提供高效简便的监测预警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7870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85574.7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层变形预警方法及其预警系统,预警方法包括:步骤S1:设置多个监测点,计算其中一个监测点的地层运移参数变化的理论值;步骤S2:在每个监测点上设置无线感应装置;获取监测点的地层运移参数变化的实际测量值以及获取第一变形数据;步骤S3:获取相邻n个监测点位在同等条件下的变形参数平均值,与第一变形数据比较,若参数误差超过平均值的±20%,则地表变形异常,并执行步骤4;步骤S4:发送预警信号至地表层下方的开采区域;步骤S5:重复步骤S1~S4。本发明系统采用埋入式无线感应装置测量地表范围内岩层的运动情况,为上覆岩层的运移状态提供高效简便的监测预警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20890171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917284.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大地高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7/002 , E21B4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浆钻孔窥视仪光电探头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透明管,透明管设置有多节;透明管安装在钻孔中,光电探头伸入到透明管内部,以对钻孔进行窥视;连接套,连接套用于连接在相邻两个透明管之间;弹性件,多个弹性件均布在连接套的外围。在该防护装置不仅便于防护装置在钻孔中的临时固定,而且能够避免连接套海绵被不均匀挤压;通过在堵头上设置容纳槽,堵头端部设置的容纳槽可以临时容纳碎石,以避免碎石影响防护装置的使用。也即,该防护装置有效防止了塌孔、碎屑堵塞、杆体弯曲折断等问题对光电探头造成损坏,可实现钻孔窥视过程中对光电探头的保护工作,对钻孔窥视工作的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482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13081.7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救援的钻孔清障装置,涉及矿山钻孔救援技术领域,包括承载钢管和钻孔设备;其中,所述钻孔设备设置于所述承载钢管中,且能够带动所述承载钢管同步前进,以便利用所述承载钢管构建救援通道;所述钻孔设备至少包括依次相连的串接节、安装节以及钻进节,其中,所述串接节能够带动承载钢管同步前进;所述安装节中设置有注浆加固组件,所述注浆加固组件能够在承载钢管前进的过程中间隔注浆加固坍塌石体,也能够在撤出所述钻孔设备过程中间隔注浆加固坍塌石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664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67284.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碎岩层固井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判断地层漏失量;步骤2,根据漏失量计算固井液参数,使其达到降低流动性、提前初凝期。固井液成分包括水泥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速凝剂和强碱;步骤3,固井,具体包括:在固井液中加入、无添加剂和强碱。本发明可实现堵漏、固井同时进行,节省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91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193611.2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并根据格网单元对应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和地质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信息。通过将各格网单元的集合组合成地质体标识,并为地质体标识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编码信息标注,获得数字地球模型。基于此,将地球进行标准化剖分,剖分成一个个体积相近且无缝隙无重叠的空间格网,对空间格网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统一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实现地球的数字化编码化描述,构成基于编码的数字地球模型,极大地提高数字地球模型的检索、传输、分析效率,满足信息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27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67310.3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层注浆防跑浆注浆方法,包括步骤1,在跑浆点不出浆后,注入清水,跑浆点再次出浆后停止;步骤2,再次注浆,观察跑浆点情况,待出浆时,立即停止;步骤3,停待0.5‑1天,恢复注浆,待出浆时,立即停止;步骤4,重复2‑3次步骤3;步骤5,开始正常注浆,注浆流量逐渐增大,观测跑浆点情况,在正常注浆48‑72h内,没有发生跑浆,则通道完全封堵,如仍有跑浆,则重复步骤3‑4,再次封堵通道。本发明利用原设备、钻孔进行注浆,可节省时间和成本,不用另行打孔注浆。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45331.X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基于FLAC3D的采动覆岩离层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研究区的岩层底板高程数据;建立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在FLAC3D中确定针对工程地质模型的本构模型、屈服准则、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在工程地质模型中,确定彼此相邻的第一网格组和第二网格组,第一网格组对应于上岩层,第二网格组对应于下岩层,并且上岩层的刚度大于下岩层的刚度;分离第一网格组和第二网格组之间共用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并且填充界面单元;以及在工程地质模型中采用分步开采的方法进行采动覆岩离层模拟。以此方式,能够在采场上覆岩层中的软硬岩层分界面处实现非连续变形,从而模拟离层空间的产生和发育过程,同时在其他岩层之间保持连续协调变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