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5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19409.8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纵横波速度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岩石物理模型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训练;基于最优化测井解释求解得到目标测井响应参数;将所述目标测井响应参数输入训练后的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以预测得到目标纵波速度值和目标横波速度值。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整合深度神经网络与岩石物理的优势,依据岩石物理模型设计网络结构,以岩石物理模型驱动纵、横波信息的预测,不同于精确的物理模型,只需定义模糊的解集,与常规方法预测效果相比,具有高效、准确的优势,且大幅降低了应用门槛。从而能够高效指导储层预测、构造精细落实等工作,推动了智能勘探领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5372.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连续小波变换的地震数据频谱分解方法和系统,包括: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变换获得复三维地震数据;对复三维地震数据在目的层位的预设范围内进行振幅谱分析获得有效频带;在有效频带内确定频谱分解频率序列;基于目标小波参数将频谱分解频率序列转换为尺度序列;对每个尺度下的复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三维连续小波变换获得对应的三维连续小波变换的系数;基于三维连续小波变换的系数确定每个尺度下最优角度对应的三维连续小波变换的系数;将最优角度对应的三维连续小波变换的系数进行转换获得频谱分解结果。本发明在对三维数据进行频谱分解时能够充分考虑地震数据在空间方向上的相关性,同时能够显著提高频谱分解的抗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744158.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位地震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原始数据,并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地震道集叠加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和地震道集叠加数据的相似系数;根据相似系数确定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的融合权重,并根据融合权重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进行融合。本发明通过对地震道集进行预处理、叠加及融合处理,得到融合数据,解决了不同方位采集的数据之间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提高了不同方位采集的数据融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2556.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G01V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重孔隙介质的富有机质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设置初始不同矿物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并获取岩石骨架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基于测井曲线获取预测有机碳含量;通过预测有机碳含量获取干酪根含量;通过干酪根含量,校正岩石骨架中连通孔的孔隙度;将干酪根作为固体填充物添加到岩石骨架中;区分不同孔隙类型添加孔隙到岩石骨架中;向岩石骨架中添加束缚水;向岩石骨架中添加可动流体;确定岩石骨架中矿物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优化纵横波速度预测效果。其将有机碳转换为干酪根并加入岩石骨架中修正干燥连通孔和束缚水孔隙的含量,考虑不同孔隙情况添加流体,从而提高模型速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19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42508.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G01V1/3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3/0895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天然气层勘测领域,提供一种天然气层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天然气层勘探区的地震数据。对地震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处理,生成地震数据的特征信息。将特征信息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天然气层预测模型中进行天然气层预测,获得目标天然气层勘探区的预测结果,其中,预测结果包括目标天然气层勘探区存在天然气层的概率分布,天然气层预测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变换器神经网络构建,并通过无标注的地震数据进行自监督训练得到的。该方法充分利用无标注的地震数据,减少属性主观化,提高气层预测的效果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2589.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弱信号的增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所有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并根据所有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确定弱信号区层位信息;根据弱信号区层位信息和道集优化参数对每个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进行优化,得到每个地震道集的优化地震数据;对所有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和优化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弱信号增强后的地震数据体。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优化并叠加得到最终的地震数据,实现在将地震有效信号保留的情况下,增强地震弱信号,进而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4158.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位地震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原始数据,并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地震道集叠加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和地震道集叠加数据的相似系数;根据相似系数确定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的融合权重,并根据融合权重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进行融合。本发明通过对地震道集进行预处理、叠加及融合处理,得到融合数据,解决了不同方位采集的数据之间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提高了不同方位采集的数据融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24160.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型岩性圈闭侧向尖灭的识别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包括方法以下步骤:通过相位转换技术,让地震数据中的关键地质特征更加清晰,便于识别侧向尖灭现象。然后,利用等时地层切片技术,可以准确地发现地层中的异常和断裂,初步判断河道砂体是否出现侧向尖灭。接下来,时频分析使得深入理解地震信号。最后,通过整合不同频率下的信息得到了关于河道砂体分布和厚度变化的全面描述,本发明解决了河道型岩性圈闭侧向尖灭条件评价不足以及判断结果准确性不足问题,实现了对侧向尖灭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9310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0152.0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的确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按照预设角度划分步长,确定地震数据的多个初始划分角度;对各初始划分角度,根据初始划分角度和预设划分规则,将地震数据划分为多个方位角道集数据,从而得到多个待评价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对每个待评价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获取各方位角道集数据对应的地震特征数据,并基于地震特征数据确定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精度评估因子;基于各待评价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对应的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精度评估因子,确定目标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数据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的量化评定方法,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确定最佳地震数据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从而提高裂缝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10593.7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层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以及地震道集数据,确定目标区域的储层弹性参数;根据所述储层弹性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各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参数;根据各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参数,对各储层是否为目标储层进行预测。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确定孔隙空间结构参数,根据孔隙空间结构参数与储层的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对储层进行预测,从而解决了中深层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不明确,难以根据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对储层进行预测的问题,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的便捷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