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94158.2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勘探井点快速定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海上勘探井点的已知参数;已知参数包括:在地心坐标系下,设计靶点的设计坐标和定位靶点的定位坐标;S2、根据井点参数进行运算处理,获得目标数据;S3、根据目标数据获得定位坐标与设计坐标的误差结果,根据误差结果完成井点的定位。实施本发明可以快速确定定位靶点与设计靶点的误差结果,从而根据误差结果可以快速地实现对勘探的井点的快速定位,有效提升海上钻井定位反馈的速度,提高作业效率,大幅消减反馈时间以降低钻井船等待时的空耗成本,同时还可以根据误差结果快速地检查是否符合地质设计需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0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44430.X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京全品质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地震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第一地震数据和第二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得到对应的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之间的数据匹配度满足匹配度要求;基于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分阶段求取多维的时空变匹配因子;基于时空变匹配因子对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进行分阶段匹配融合,以得到共中心点道集;基于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后处理得到叠加图像。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叠加图像兼具了不同地震数据在不同频段的优势,并且通过预处理,较好的消除了不同地震数据在相位、频率和能量的差异,避免了融合后在中深层同相轴连续性差和假断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2557.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G01V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重孔隙介质的超压地层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岩石骨架;将束缚水孔隙添加到岩石骨架中;将束缚水模量添加到含束缚水孔隙的岩石骨架中;先计算柔性孔隙占比及柔性孔隙度再将柔性孔隙添加到含束缚水模量的岩石骨架中;将刚性孔隙添加到含柔性孔隙的岩石骨架中;将可动流体添加到双重孔隙岩石骨架中;确定饱和流体等效模型各类矿物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基于饱和流体等效模型各类矿物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优化调整束缚水孔隙纵横比、刚性孔隙纵横比。该方法在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基础上,将束缚水孔隙和模量加入岩石骨架中,考虑不同孔隙情况添加流体,从而提高模型速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2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94149.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E21B47/022 , E21B47/04 , E21B47/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勘探的定向井轨迹设计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定向井轨迹设计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包括:在地心坐标系下,定向井的井口坐标、第一目标层的靶点坐标、第二目标层的靶点坐标以及定向井的井底设计深度;S2、根据设计参数进行运算处理,获得定向井轨迹设计的目标参数;S3、根据目标参数输出定向井轨迹。实施本发明可以快速获得定向井轨迹,提高定向井轨迹设计速度和效率,大幅减少因反复修改靶点造成的时间损失和误差,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效果,且还可以在海上钻井前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钻井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2252.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卷积神经网络的渗透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地质勘探数据进行岩性解释分析,以获取包括第一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和孔隙度参数的砂岩样本集;并将砂岩样本集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获取包括第二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和渗透率参数的高孔砂岩样本集;将第二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和渗透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获得包括第三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剪切Lee因子参数和渗透率的敏感参数组合集;将敏感参数组合集的剪切Lee因子参数和渗透率参数进行交汇分析,根据剪切Lee因子参数与渗透率参数的关系,得到分类标准;将分类后的样本输入预测渗透率模型,得到最终的预测渗透率数据。本发明通过引入剪切Lee因子参数,便于渗透率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222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544430.X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京全品质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地震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第一地震数据和第二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得到对应的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之间的数据匹配度满足匹配度要求;基于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分阶段求取多维的时空变匹配因子;基于时空变匹配因子对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进行分阶段匹配融合,以得到共中心点道集;基于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后处理得到叠加图像。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叠加图像兼具了不同地震数据在不同频段的优势,并且通过预处理,较好的消除了不同地震数据在相位、频率和能量的差异,避免了融合后在中深层同相轴连续性差和假断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094158.2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G06F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勘探井点快速定位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海上勘探井点的已知参数;已知参数包括:在地心坐标系下,设计靶点的设计坐标和定位靶点的定位坐标;S2、根据井点参数进行运算处理,获得目标数据;S3、根据目标数据获得定位坐标与设计坐标的误差结果,根据误差结果完成井点的定位。实施本发明可以快速确定定位靶点与设计靶点的误差结果,从而根据误差结果可以快速地实现对勘探的井点的快速定位,有效提升海上钻井定位反馈的速度,提高作业效率,大幅消减反馈时间以降低钻井船等待时的空耗成本,同时还可以根据误差结果快速地检查是否符合地质设计需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1226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0094149.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47/022 , E21B47/04 , E21B47/00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勘探的定向井轨迹设计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定向井轨迹设计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包括:在地心坐标系下,定向井的井口坐标、第一目标层的靶点坐标、第二目标层的靶点坐标以及定向井的井底设计深度;S2、根据设计参数进行运算处理,获得定向井轨迹设计的目标参数;S3、根据目标参数输出定向井轨迹。实施本发明可以快速获得定向井轨迹,提高定向井轨迹设计速度和效率,大幅减少因反复修改靶点造成的时间损失和误差,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的效果,且还可以在海上钻井前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提高钻井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24842.7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nventor: 刘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前反演的可行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弹性参数,以及有效地震信号临界角度,并计算得到有效地震信号临界角度对应的第一相对贡献极差;根据目标井的弹性参数进行正演推理,获得反演结果收敛时的第二相对贡献极差;根据第一相对贡献极差和第二相对贡献极差,判断目标井的叠前反演是否可行。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定量评价叠前地震反演的可行性,提高了反演结果评价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26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024842.7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nventor: 刘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前反演的可行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弹性参数,以及有效地震信号临界角度,并计算得到有效地震信号临界角度对应的第一相对贡献极差;根据目标井的弹性参数进行正演推理,获得反演结果收敛时的第二相对贡献极差;根据第一相对贡献极差和第二相对贡献极差,判断目标井的叠前反演是否可行。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定量评价叠前地震反演的可行性,提高了反演结果评价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