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25873.7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H02J3/38 ,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36 , H02M7/53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直流负压启动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启动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拓扑电路,控制装置和拓扑电路连接;其中,拓扑电路包括海上风电场、海上交流母线、海上换流阀、直流海缆、陆上柔直换流阀、三绕组变压器和陆上电网;海上风电场与海上交流母线连接;海上交流母线与海上换流阀连接;海上换流阀经直流海缆与陆上柔直换流阀相连;陆上柔直换流阀与三绕组变压器连接,陆上柔直换流阀包括三相桥臂,每个桥臂由N个半桥子模块和n个全桥子模块串联连接组成,n小于N;三绕组变压器包括两个高压绕组和一个低压绕组。该系统在保证陆上柔直换流阀提供启动负电压的同时极大减少陆上柔直换流阀中全桥子模块的配置数量,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6188.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ASSO和RFR混合模型的光伏组件功率预测方法,首先,获取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在光伏电站获取采集的各种历史数据,进行时间编码形成数据集,后经标准化的数据集75%分为训练集,25%分为测试集;然后,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优化超参数λ,改进拉索回归模型,通过改进拉索回归模型初步预测光伏发电量整体趋势,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预测残差,结合两者预测值,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接着,用四个评估指标来验证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模型可解释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对分析混合预测模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本发明将改进拉索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进行组合预测,有较好的发电功率预测的预测精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6185.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I‑V趋势线的光伏阵列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包括:S1、在串并联SP和TCT全交联配置下构建用于训练和验证的数据集;S2、对获取的数据集中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光伏阵列I‑V趋势线和P‑V最大功率线性插值定义故障指数;S3、根据I‑V趋势线的变化,选择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来表征故障指数fi与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不同数值范围;S4、根据隶属度函数的边界范围和数量,结合光伏阵列的故障特性,在模糊逻辑推理中定义“if‑then”规则;S5、利用最大隶属度法进行反模糊化处理并输出。本方法采用了最大隶属度法进行反模糊处理,从而实现对光伏阵列故障的准确检测与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64336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384554.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面板缺陷识别模型构建和缺陷识别方法、系统,根据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层内部卷积核对应的参数梯度和闵可夫斯基距离,对卷积核进行优化更新,避免了卷积核重复提取特征而造成的过拟合问题,提升了光伏面板缺陷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进一步,利用构建的光伏面板缺陷识别模型对光伏面板进行缺陷识别,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7835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075577.9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升压站机器人自动巡检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挂轨式机器人装置、轨道分装置、通信供电装置和后台监控装置;挂轨式机器人装置设置在轨道分装置上,挂轨式机器人装置通过通信供电装置与后台监控装置连接,挂轨式机器人装置、轨道分装置和通信供电装置设置在海上升压站,后台监控装置设置在陆上集控中心。本发明实现了对海上升压站的自动巡检,提高了海上风电升压站的巡检智能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7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6508.1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无人机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定义各个无人机的观测空间和动作空间;基于观测空间和动作空间,构建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网络框架;构建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网络框架中的每个无人机的控制策略,包括一个执行者网络和一个评价者网络;基于执行者网络和评价者网络,定义目标函数;构建策略网络模型,并对策略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完毕的策略网络模型输出各个无人机的飞行动作,以对各个无人机进行控制。上述方案使各个无人机能够在动态环境中进行,可以有效识别障碍物或同阵列无人机,增强了无人机作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无人机编队的协同作业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0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1049.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3 , G06F18/213 , G01W1/10 , G01W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功率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辐照度的天气状态模式识别建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辐照度数据以及天气类型;辐照度数据包括地表辐照度数据和对应的地外辐照度理论值数据;对地表辐照度数据和地外辐照度理论值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特征参数;基于特征参数以及天气类型,训练获得天气状态模式识别模型;天气状态模式识别模型用于对新的辐照度数据进行分类,确定对应的天气类型。本发明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辐照度特征参数和天气类型以达到建立准确的天气状态模式识别模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8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1335904.5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公开了太阳辐照分布的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太阳辐照分布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环日辐射强度和法向辐照;根据环日辐射强度和法向辐照,得到环日辐射比;获取全天空图像,将全天空图像与预设的云特征进行特征匹配,根据特征匹配结果,生成云量、云状以及云底高;获取太阳盘面的第一直接辐射值;测量太阳周圈的第二直接辐射值;测量太阳周边的散射辐射值;根据环日辐射比、云量、云状、云底高、太阳盘面的第一直接辐射值、太阳周圈的第二直接辐射值以及太阳周边的散射辐射值,对太阳辐照分布进行预测。本发明根据不同角度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对太阳辐照分布进行预测,得到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12351.6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抽水蓄能以及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泵水轮机在水轮机工况下旋转失速存在区域识别方法。通过不同工况下的流场数据对包含扰动量的线性化N‑S方程组求解,得到不同扰动转速下转轮入口处的压力扰动量;将压力扰动量代入由理论分析确定的作为旋转失速前身的微弱扰动波临界稳定方程,得到判断扰动波稳定性的参数和扰动转速的关系,根据关系确定每一导叶开度下旋转失速起始点,结合流量为零的终止点得到水轮机工况下每一导叶开度下旋转失速存在区域,由此实现了水轮机工况下旋转失速存在区域的确定,相比于昂贵的模型试验方法和非稳态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计算,易于实施,且所需成本投入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7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86159.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水电站大坝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水电站大坝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对待检测大坝各检测区域的缺陷检测数据进行识别,确定不包含完整裂缝的目标检测区域,若包含多个目标检测区域,基于各目标检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对多个目标检测区域进行排序,并基于排序结果对各目标检测区域进行二次检测,得到多个目标检测区域中包含的完整裂缝信息,从而实现了对水电站大坝完整的裂缝轨迹检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准确识别一条裂缝的实际完整轨迹和实际长度,从而影响对大坝安全性的估算,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