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800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0014498.0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件静载和稳定试验的装置,整体框架,其由钢板焊接而成,呈口字形,且水平放置,所述整体框架通过4个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沿所述整体框架的长度方向,其内部依次设有千斤顶、前端加载块和后端约束板,板件放置在前端加载块和后端约束板之间,且板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简支夹具;所述千斤顶和前端加载块均放置于托架上,所述托架上方设有千斤顶限位件,用以限制千斤顶在试验过程中左右滚动。本发明采用自平衡体系的口字形整体框架作为承载结构进行板件的静载和稳定试验,不受场地和试验加载设备的限制。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板件,也可适用于带加劲肋的板件,适用于直板也适用于曲板。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1576.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制骨料化学成分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自动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机制骨料成品运输线上是否产出机制骨料;取样模块:用于在产出机制骨料后,获取机制骨料的样品并输送至预处理模块;预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样品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的样品输送至成分检测模块的检测区域,还用于检测完将预处理的样品输送至机制骨料成品运输线;温湿度控制模块,用于调控检测区域的温湿度至预设范围;成分检测模块,用于对预处理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当分析结果异常时发送报警提示。能够对生产线上的机制骨料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实时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38961.7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铁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热隧道环境的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喷射混凝土是由水泥、空心玻璃微珠、改性疏水气凝胶、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硅灰浆、高温适用性速凝剂等组分制成。本发明中通过引入高强空心玻璃微珠与气凝胶作为隔热骨料,空心玻璃微珠采用三种粒径进行级配优化,气凝剂采用共前驱体法进行疏水改性,两者的引入能够大幅降低喷射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提升其隔热性能;硅灰浆与高温适用性速凝剂的引入能改善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保障水化产物的高温稳定性。该喷射混凝土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高地温隧道中的洞室温度,削弱高温环境对喷射混凝土长期性能的影响,从而有效延长喷射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41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710014497.6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板件试验时简支边界条件的装置,两侧固定装置上下分别固定有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包括上立板和上平板,且所述上立板和上平板焊接成直角形,直角形内焊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上加劲板,所述上加劲板分别与上立板、上平板焊接连接;上平板的下表面焊接有上圆钢棒;所述下夹具包括下立板和下平板,且所述下立板和下平板焊接成直角形,直角形内焊接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下加劲板,所述下加劲板分别与下立板、下平板焊接连接;下平板的上平面焊接有下圆钢棒;板件放置于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且嵌入上圆钢棒和下圆钢棒之间。本发明所述装置使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不同板厚的试件试验,而且适用于曲板试件的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6800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14498.0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 G01N3/04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252 , G01N2203/0282 , G01N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件静载和稳定试验的装置,整体框架,其由钢板焊接而成,呈口字形,且水平放置,所述整体框架通过4个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沿所述整体框架的长度方向,其内部依次设有千斤顶、前端加载块和后端约束板,板件放置在前端加载块和后端约束板之间,且板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简支夹具;所述千斤顶和前端加载块均放置于托架上,所述托架上方设有千斤顶限位件,用以限制千斤顶在试验过程中左右滚动。本发明采用自平衡体系的口字形整体框架作为承载结构进行板件的静载和稳定试验,不受场地和试验加载设备的限制。能够适用于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板件,也可适用于带加劲肋的板件,适用于直板也适用于曲板。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56697.6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佩 , 张可新 , 王铭铭 , 陈家旭 , 史天运 , 白鑫 , 方兴 , 张鹏 , 刘磊 , 刘子源 , 谢泽 , 颜珊珊 , 李金波 , 王立乾 , 徐宁 , 张景昱 , 赵泽乾 , 汤飞 , 孙耿杰 , 刘旭麒 , 付巧玲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铁路系统集成满足度评价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针对铁路各子系统进行关键技术总体方案集成,基于评价系统集成满足度的评价指标,计算总体技术方案的指标实现值;判断总体技术方案的指标实现值是否满足预设的各项评价指标基准值,输出单项指标限值判断结果;基于群体博弈方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最优综合权重系数,并依据各个单项指标限值判断结果,判断出制约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满足系统功能性能需求的关键瓶颈指标;基于单项指标限值判断结果以及最优综合权重系数,计算总体技术方案的满足度,实现在关键瓶颈指标指导下的铁路系统集成满足度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2906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5290.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 G06Q10/0639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系统接口重要度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评估指标集和评估数据集;基于评估指标集,经过评估数据集评估,确定目标评估指标分数集,并经过预设处理方法,生成评估指标正态随机隶属度分布函数和评估指标权重集;进一步,经过模糊合成计算方法,得到每个高速铁路系统接口的重要度评估值。本发明在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的基础上,考虑不同专家打分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采用评估指标正态随机隶属度分布函数代替精确的隶属度函数曲线,统一刻画了专家打分的随机性与模糊性的相关关联,能够很好处理专家打分值与重要度等级的不确定性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6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43279.3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Inventor: 张可新 , 韩佳英 , 方兴 , 赵泽乾 , 孙耿杰 , 刘磊 , 梁家健 , 王小铁 , 王立乾 , 陈亮 , 李元平 , 李金波 , 刘佩 , 陈家旭 , 张景昱 , 徐宁 , 胡莫 , 张艳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速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其中,该确定方法包括:根据提速方案集合以及评价指标集合,计算生成评价指标矩阵;根据评价指标矩阵以及预设最优方案向量,生成灰色关联度系数矩阵;根据评价指标集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矩阵;继而计算生成关联矢量;根据关联矢量以及提速方案集合,确定最优提速方案。通过实施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评价铁路提速方案的不够全面、误差较大、不精确的问题。可以更严谨地、全面地对提速方案进行评估;对各提速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有效避免误差,对各提速方案进行准确的判断,更具说服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06918.X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隽 , 张海东 , 张志鹏 , 吴明鹏 , 常凯 , 刘云锴 , 洪昌孝 , 邵学君 , 罗常 , 陈德军 , 庞庆 , 金磊 , 王巍 , 方兴 , 郭有为 , 武慧杰 , 李祉萱 , 吴昊天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开挖面安全监测装置,该安全监测装置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前侧设置有用于现场画面拍摄的相机模组。设备壳体前侧上设置有用于进行三维扫描的雷达模组。设备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气体采集分析的气体监测模组。设备壳体前侧设置有用于进行数据显示以及触摸控制的显示模组。设备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报警提示的报警模组。设备壳体内部设置有电路连接相机模组、雷达模组、气体监测模组、显示模组以及报警模组的控制模组。该安全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对隧道开挖面的快速、准确、智能的安全监测及预警,降低现场施工人员作业风险,提升隧道开挖面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隧道工程质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0025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2434.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Inventor: 李金波 , 梁策 , 李和壁 , 朱少彤 , 史建平 , 白鑫 , 方兴 , 刘磊 , 梁家健 , 王小铁 , 陈亮 , 王立乾 , 李元平 , 张可新 , 张岳松 , 赵泽乾 , 孙耿杰 , 杨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包括: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本体和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接收端,所述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本体和所述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接收端通过预设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述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本体用于发射动态监测信号,获取距离测量结果,并实现距离预警;所述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动态监测信号和实现用户交互功能。本发明通过列车调车作业安全距离监控装置,实现了自动进行车距的测量和告警,可直观检测到待测车体与运动车体间的距离,提高测距精度,为调车人员精准作业提供了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