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41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618239.6
申请日:2022-12-15
Inventor: 廉冰 , 陈海龙 , 董豫阳 , 陈佳辰 , 苏自强 , 于志翔 , 康晶 , 王猛 , 王彦 , 李洋 , 赵杨军 , 杨洁 , 罗恺 , 刘畅 , 武翡翡 , 陈佳 , 蒙滨驰 , 熊纬佳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条件下超铀核素再悬浮释放源项估算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得污染区域所在地环境特征参数、计算超铀核素污染状况相关参数、计算污染区域土壤表面覆盖层因子、计算超铀核素再悬浮释放源项,能够从土壤环境的特征、核素特征、自然条件三方面出发,基于颗粒物的质量荷载理论,采用污染区土壤中颗粒物的释放通量与土壤中放射性活度浓度水平计算超铀核素的再悬浮释放源项,实现科学准确地评估自然条件下土壤环境污染中超铀核素的再悬浮释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18258.9
申请日:2022-12-15
Inventor: 廉冰 , 陈海龙 , 于志翔 , 岳琪 , 董豫阳 , 苏自强 , 康晶 , 王猛 , 王彦 , 李洋 , 赵杨军 , 杨洁 , 罗恺 , 刘畅 , 陈佳 , 蒙滨驰 , 武翡翡 , 陈佳辰 , 熊纬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核事故剂量评估方法。本发明针对核事故释放时间短、环境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快、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无法表征放射性核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的问题,基于事故情况下环境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时间积分浓度计算方法、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回归克里金插值方法,采用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和大气扩散模型预测结果,得到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环境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并通过计算结果精准评估人员受照剂量,从而建立基于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核事故剂量精准评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71366.5
申请日:2022-12-08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设施厂址筛选的气载流出物所致剂量分级评估方法,属于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评价精度需求确定采用的评估等级,然后使用对应的简化方式计算大气稀释因子和大气筛选系数;S2、将气载流出物的年排放量作为输入,使用对应评估等级的所述大气稀释因子计算得到距源项释放点指定距离的放射性浓度;S3、使用对应评估等级的所述大气筛选系数计算得到距源项释放点指定距离的放射性浓度由各种照射途径导致的公众剂量。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根据评价精度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简化,实现对气载流出物排放省时省力的快速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71009.9
申请日:2022-12-08
IPC: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设施厂址筛选的液态流出物所致剂量分级评估方法,属于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缺乏河流相关特征参数与周围公众的生活习惯数据时,使用第一类筛选模式仅需排放源项即可对公众剂量进行计算,若计算结果小于剂量约束值,则评估结束;否则,使用第二类筛选模式,使用源项与河流特征参数进行剂量计算,若计算结果小于约束值,则评估结束;否则,使用第三类筛选模式,使用源项、河流特征参数以及公众生活习惯数据进行剂量计算。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从保守、通用到现实、精确的三类筛选模式,可在仅有少量参数的条件下完成评估,适用于核设施早期选址的评价情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1367.X
申请日:2022-12-08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核设施选址的流出物计划排放剂量估算方法,属于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现有信息,确定设施或活动计划向给定环境介质排放的放射性核素的年排放总量;S2、计算在距代表人员所在排放点给定距离的所述给定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平均活度浓度;S3、计算发生排放的环境介质中放射性核素的平均活度浓度造成的代表人员的年剂量;S4、如果代表人员的年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0242.1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FOAM的城市地区气态放射性污染物扩散模拟方法,涉及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基于CAD软件和自定义脚本程序建立城市地区的三维模型;S2、基于OpenFOAM开源平台导入三维城市模型,对三维城市模型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自定义计算域和边界条件,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以及计算域分配;S3、修正标量运输方程,自定义RadioactiveScalarTransportFoam放射性求解器,并进行并行运算;S4、进行模拟结果查看和数据收集分析。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更加灵活和自由地去精确模拟气态放射性污染物在城市中扩散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0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27836.6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钙渣整备过程中放射性气溶胶释放行为的研究方法,本发明根据放射性氟化钙渣源项调查获得总活度,根据各参数在氟化钙渣整备过程中的放射性气溶胶释放份额估算关系,建立释放源项估算方法,并获取放射性气溶胶释放份额。本发明的放射性氟化钙渣整备过程中干燥气溶胶的扩散规律及释放份额对氟化钙渣整备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和公众剂量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24262.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nventor: 陈海龙 , 廉冰 , 苏自强 , 董豫阳 , 蒙滨驰 , 于志翔 , 康晶 , 王猛 , 王彦 , 李洋 , 赵杨军 , 杨洁 , 罗恺 , 刘畅 , 武翡翡 , 陈佳 , 陈佳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铀矿区土壤放射性污染空间插值方法筛选方法及筛选树,通过分析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调查数据,以确定调查数据是否存在空间结构分布和非线性变异特征函数;如不存在空间结构分布和非线性变异函数,则采用样条曲线和局部趋势曲面进行空间插值;如存在空间结构分布和非线性变异函数,则进一步对辅助变量进行分析,结合辅助变量的作用,确定采用相应的克里金法及组合方法进行空间插值。采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方法,充分考虑铀矿区山区地形特点、γ剂量率航测可有效发现热点和识别污染范围,通过分析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优劣、适用性及影响因素,建立铀矿区放射性土壤污染调查空间插值方法筛选树,提高铀矿区源项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0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12409.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大气环境毒性风险的方法。本发明为开展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的环境风险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提供了参考。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根据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的工艺特点,针对危险化学物质供料容器在三种泄漏位置、三种泄漏孔径的泄漏场景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了6类大气扩散条件下的各泄漏场景的公众个体风险、每个居民点的公众个体环境风险值,并将环境风险值结果与监管部门要求进行比较,评价该类铀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的环境风险是否满足监管部门对环境风险的监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800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68046.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nventor: 陈海龙 , 廉冰 , 于志翔 , 苏自强 , 董豫阳 , 王猛 , 王彦 , 康晶 , 赵杨军 , 杨洁 , 罗恺 , 李洋 , 刘腾 , 陈佳 , 陈佳辰 , 岳琪 , 武翡翡 , 蒙滨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核设施流出物监测数据,对辐射环境影响范围内进行采样点的设置,并在辐射环境影响范围外布置对照点;在对照点和采样点开展监测工作,并将对照点的监测数据作为辐射本底水平,同时获取辐射环境影响范围内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对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中低于最小可探测下限的情况进行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系统,采用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可解决低于仪器探测下限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环境本底水平的扣除及取样监测点的代表性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