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8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972405.1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车载设备集成体的测试方法,该磁浮车载设备集成体的测试方法包括:对磁浮车载设备集成体的控制器进行分级测试,在各分级测试中分别采集车载设备的反馈状态;通过仿真模块模拟运行跑车逻辑,对磁浮车载设备集成体进行仿真测试,采集车载设备的反馈状态;采集磁浮车载设备集成体的线上实测数据,根据线上实测数据驱动仿真模型运行,模拟跑车过程,采集车载设备的反馈状态;根据线上实测数据比对修正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进行校核以完成磁浮车载设备集成体的测试。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磁浮交通系统的测试方法操作复杂,无法对车载设备集成后的整体进行线下综合测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16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972238.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B61B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渡舱、管道运输装置及用于管道运输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过渡舱包括过渡舱本体、第一隔断组件和第二隔断组件。第一隔断组件密封设置在第一开口端上,第一隔断组件包括第一隔断本体和第一贯通阀,第一贯通阀设置在第一隔断本体上,第二隔断组件密封设置在第二开口端上,第二隔断组件包括第二隔断本体和第二贯通阀,第二贯通阀设置在第二隔断本体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置复杂、能耗大、运量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12137.7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飞轮储能系统的电能控制系统和电能控制方法。其中,电能控制方法包括:第一传感器,设置在飞轮电机上,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飞轮电机的转速信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变流器的直流侧与电网之间,第二传感器用于采集电网的母线电压;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相连接,控制器用于响应转速信息,确定飞轮电机的转速,并根据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关系,确定储能系统的第一工作阈值;根据第一工作阈值调整母线电压的下限值;以及根据母线电压和第一工作阈值确定变流器的PWM信号。本发明实现对电网电能的管理同时,实现对飞轮储能系统的电能平衡进行控制管理,实现飞轮储能系统时刻处在可吸收释放能量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157963.8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环境中密封舱体的液体回路循环制冷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密封舱体内的携带热量的气体送至第一换热器;步骤二,第一换热器将气体所携带的热量转移至液态第一介质,将冷却后的气体送至密封舱体;步骤三,调节液体回路中的液态第一介质的流量,将流量调节后的携带热量的液态第一介质送至第二换热器;步骤四,第二换热器将液态第一介质所携带的热量转移至第二介质并将冷却后的液态第一介质送至第一换热器;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以完成真空环境中密封舱体内的制冷。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真空环境下的密封舱体进行散热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1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958994.0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减振器缓冲性能的跌落冲击试验平台系统。该系统包括基座、配重装置、调节装置、吊绳、锁紧释放装置、吊钩、提升装置、控制箱和加速度检测装置,减振器设置在配重装置的底部,配重装置通过吊绳连接在释放装置上,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配重装置的初始跌落姿态和位置,锁紧释放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吊钩上,在锁紧配重装置和释放配重装置之间切换,吊钩与提升装置连接,控制箱控制提升装置运动来改变吊钩的垂向高度,加速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减振器上,在配重装置被释放而自由跌落的情况下检测减振器的加速度,被释放的配重装置最终跌落至基座上。由此,可实现各种冲击或振动载荷下减振器的冲击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7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0274.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镂空式分体真空管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磁悬浮高速列车,该管道结构包括: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二结构用于为车辆提供运行轨道,第二结构设置在第一结构的下部,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相连接以形成管道本体,管道本体具有气密性真空管道腔,管道本体的横截面高度大于横截面宽度;第二结构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平行设置,各个侧壁均具有侧壁空腔,侧壁空腔沿各个侧壁的长度设置,各个侧壁均包括外部侧壁层和内部侧壁层,侧壁空腔设置在外部侧壁层和内部侧壁层之间,电气线圈设置在内部侧壁层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气线圈温升过高、线路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以及施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9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10291.X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列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激光测速定位装置及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多个激光器,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上,用于发出激光信号;探测器,用于在所述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过程中检测激光信号,并将检测到的激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信号;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脉冲信号,并根据所述电脉冲信号、所述预定间隔和所述探测器的绝对位置确定所述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实时位置。由此,可以利用光学特性装置避免强磁场的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从而高精度、低成本地实现超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实时位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377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4178.8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高压氧气罐、第一减压阀、高压氮气罐、第二减压阀、废气处理单元、空气调节装置和第一动力单元,第一减压阀与高压氧气罐连接,第二减压阀与高压氮气罐连接,废气处理单元用于对密封舱体内的废气进行处理并输出剩余的氧气和氮气,空气调节装置分别与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以及废气处理单元连接,空气调节装置用于对调压后的氧气与氮气以及剩余的氧气和氮气进行压力和流量调节,第一动力单元用于将压力和流量调节后的氧气和氮气送至密封舱体。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气机增压比较小无法满足增压比较大应用场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77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4137.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高压氧气罐输出高压氧气,高压氧气经第一减压阀调节至第一设定压力范围;高压氮气罐输出高压氮气,高压氮气经第二减压阀调节至第二设定压力范围,调压后的氧气与氮气进入空气调节装置;对密封舱体内的废气进行处理,将废气处理后剩余的氧气和氮气送至空气调节装置;空气调节装置对调压后的氧气与氮气以及剩余的氧气和氮气进行压力和流量调节;将压力和流量调节后的氧气和氮气送至密封舱体;重复上述步骤,实现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的循环供气。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气机增压比较小无法满足增压比较大应用场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01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391880.8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管道运输工具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超高速管道运输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基准流场;根据所述基准流场的气动构型计算用于确定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的几何参数;根据几何参数构建超高速管道运输工具头部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当对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对应的几何参数进行调整时,通过VB程序调用三维设计软件的API函数对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进行更新,并进行三维建模。本发明能够迅速的生成超高速管道运输工具头部部分的乘波体三维外形,为多学科设计优化集成提供了参数化几何外形模型,是实现该超高速管道运输工具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气动分析模块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