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5080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332568.3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多层叠放的开敞式卫星构型,包括:平板、侧板A、侧板B、侧板C、侧板D、侧板E、侧板F、对接筒A、对接筒B、对接筒C、对接筒D和对接筒E。本发明通过卫星层叠压紧实现卫星组合体与运载的连接,避免了多星分配器的使用,进而节省了整流罩空间和运载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1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638613.8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星座部署的小卫星构型,包括载荷模块(1‑0)、服务模块(2‑0)、推进模块(3‑0)、+Y板(41)、‑Y板(42)、太阳翼(411)、电池组;载荷模块(1‑0)包括+Z板(11)、+X板(12)、隔板(13),以及安装在+Z板(11)、+X板(12)、隔板(13)上的载荷设备;服务模块2‑0包括‑Z板(21)、安装在‑Z板(21)上的平台设备;推进模块3‑0包括‑X板(31)、安装在‑X板(31)上的电推进设备;蓄电池组(312)根据整星质量安装在‑X板(31)的外侧或+X板(12)的外侧;太阳翼(411)安装在+Y板(41)和‑Y板(42)上;+X板(12)、‑X板(31)、+Y板(41)、‑Y板(42)、+Z板(11)、‑Z板(21)组成横截面为梯形的直角六面体;隔板位于直角六面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45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094883.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1K7/02
Abstract: 一种通信卫星载荷舱设备温度半物理仿真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1)构建物理域;(2)设置物理域特征温度测温点;(3)定义物理域与设备映射关系;(4)计算温度数值映射关系矩阵;(5)根据每个物理域特征温度测温点的飞行遥测温度数据以及所述温度数值映射关系矩阵进行数学运算,得到载荷舱设备在轨飞行温度。本发明基于载荷舱散热辐射器有限测温点的半物理仿真测温方法,具有原理简单、算法简便、运算量小、测量精度高、普适应用性强等优势,可替代载荷设备设置测温点直接物理遥测温度的传统测温方式,使载荷舱测温点使用数量减配70%以上(相当整星减少40%),减重约6kg,且载荷舱测温工程设计、实施与测试等研制费效比降低约70%。
-
公开(公告)号:CN110933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93627.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5B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控温加热器,包括:加热模块、开关模块和测控模块,加热模块,为薄膜型电加热片;电加热片形状与加热对象的形状一致;开关模块,通过电路与所述加热模块及测控模块连接,开关模块接收测控模块的指令,控制对所述加热模块的电源供给,启动或停止对受热体的加热;测控模块,用于检测受热体的实时温度值,并判断所述温度检测值是否小于温度阈值下限或大于温度阈值上限,并给开关模块输出通断控制信号。本发明是一种兼具加热、测温、控制三种功能的智能控温加热器,相较于传统的复杂控温系统,重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体积紧凑、使用便捷、实时自控、精度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39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345617.1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50
Abstract: 一种电加热功率控制方法,包括:定义控制周期,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定义若干比较周期;设置若干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包含卫星上的若干个加热回路;为每个控制组设置总功率限QU;获取控制组内每个加热回路的功率Q、控温阈值低温限TL和高温限TH;实时获取控制组内加热回路的通断状态和加热回路相应的被控温对象的当前温度T;实时计算加热回路高温限抵近率K;如果当前控制周期内接通的加热回路共有n路,第i路接通的加热回路功率为Qi,计算实时接通的加热回路功率总和QT;比较QT与QU,进行功率分配。本发明的方法以热控总功率作为调控目标,进行热控功率自主分配,统筹电加热回路的工作状态,压缩自主热控过程中的电加热功率,减少整星平台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0140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00302.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 H04W16/14 , H04W72/044 , H04W72/56 , H04W72/50 , H04W72/541 , H04W72/04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低轨通信卫星系统之间降低相互干扰的方法,可以使不同低轨通信卫星系统之间共享无线电频谱。第一低轨通信卫星系统发射和接收天线子波束为可动点波束,星上及其地面终端具备上、下行频率干扰判断功能。对于合作的第二低轨通信卫星系统,互相进行星历及波束信息通报,第一低轨通信系统通过波束隔离角度判断两个系统间的波束是否发生干扰;对于非合作的第二低轨通信卫星系统,第一低轨通信卫星系统主动进行上、下行干扰检测,若受到干扰,将受干扰的波束切换为临星中满足空间隔离要求的其它波束或切换为其它频率。第一、二低轨通信卫星系统通过关闭与GSO卫星不满足最低隔离角度的区域内的波束完成与GSO卫星干扰规避。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45617.1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50
Abstract: 一种电加热功率控制方法,包括:定义控制周期,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定义若干比较周期;设置若干个控制组,每个控制组包含卫星上的若干个加热回路;为每个控制组设置总功率限QU;获取控制组内每个加热回路的功率Q、控温阈值低温限TL和高温限TH;实时获取控制组内加热回路的通断状态和加热回路相应的被控温对象的当前温度T;实时计算加热回路高温限抵近率K;如果当前控制周期内接通的加热回路共有n路,第i路接通的加热回路功率为Qi,计算实时接通的加热回路功率总和QT;比较QT与QU,进行功率分配。本发明的方法以热控总功率作为调控目标,进行热控功率自主分配,统筹电加热回路的工作状态,压缩自主热控过程中的电加热功率,减少整星平台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20776.4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低频率干扰的方法及通信卫星系统:LEO卫星发射、接收用户天线的子波束具备凝视或跟踪星下用户功能;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配置信令天线,其子波束可灵活开关;根据LEO卫星的位置信息,计算出LEO卫星与GEO卫星不满足最低空间隔离角度的区域,及时关闭该区域内的波束以降低与GEO卫星的频率干扰;通过扩频机制解决多颗LEO卫星信令波束间的内部干扰;当多颗LEO卫星不满足最低空间隔离角度时,通过分频机制解决系统内用户波束干扰问题。选取合适的星座参数,可具备为全球或某一纬度范围内任意区域的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服务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508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332568.3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多层叠放的开敞式卫星构型,包括:平板、侧板A、侧板B、侧板C、侧板D、侧板E、侧板F、对接筒A、对接筒B、对接筒C、对接筒D和对接筒E。本发明通过卫星层叠压紧实现卫星组合体与运载的连接,避免了多星分配器的使用,进而节省了整流罩空间和运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