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373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47004.6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测力试验气动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类型化模型的风洞天平终身学习校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天平的初始校准加载矩阵N校准;步骤2)获得初始校准数据L校准;步骤3)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步骤4)构成检验加载矩阵;步骤5)获得检验数据;步骤6)计算天平各载荷分量的综合加载误差;步骤7)利用天平校准初始模型,计算模型在风洞试验中的受载情况;步骤8)利用近邻传播聚类算法,构成增量校准加载矩阵;步骤9)获得增量校准数据;步骤10)将增量校准数据输入天平校准初始模型中,计算天平各载荷分量综合加载误差,根据具体情况形成天平校准增量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61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173326.X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应变式二分量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的风洞试验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天平为专用的应变式二分量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加工试验模型;在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上安装天平保护壳、连接件和测量件,得到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地面校准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将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的阻力计算公式输入风洞数据采集系统;在模型上安装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调整试验模型和测量件之间的缝隙宽度;调整试验模型和测量件高度;在风洞内安装试验模型;调整试验模型姿态;按照常规风洞试验流程开展风洞试验。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试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116458.5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天平校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天平加载检测的支撑复位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座和轴向力加载机构,底座顶端设有滚转复位机构、俯仰复位机构和大俯仰角调整机构,俯仰复位机构安装于底座顶端,滚转复位机构与俯仰复位机构转动连接,大俯仰角调整机构连接滚转复位机构和俯仰复位机构;滚转复位机构、俯仰复位机构和大俯仰角调整机构构成有剪叉结构。该装置能够实现天平滚转角360°和俯仰角‑6~36°的调整及精确复位,其轴向力加载方向能自动复位,既能满足天平二自由度准体轴系静态校准的复位需求,也能满足天平轴向力加载检测的俯仰角需求,能够提高天平复位的精准度和校准效率,便于进行天平校准和加载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6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73326.X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应变式二分量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的风洞试验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天平为专用的应变式二分量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加工试验模型;在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上安装天平保护壳、连接件和测量件,得到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地面校准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将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的阻力计算公式输入风洞数据采集系统;在模型上安装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单元;调整试验模型和测量件之间的缝隙宽度;调整试验模型和测量件高度;在风洞内安装试验模型;调整试验模型姿态;按照常规风洞试验流程开展风洞试验。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试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72798.4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风洞天平校准的非接触气密封装置及应用方法,涉及风洞天平校准领域,包括内设有天平的低温试验箱,所述低温试验箱的外壳侧壁上设置有进气接头、抽吸接头Ⅰ和抽吸接头Ⅱ;连接天平和加载头的绝热套上布置有多个用于非接触气密封的迷宫结构;所述低温试验箱与迷宫结构相配合的位置被配置为采用双层结构,以得到吹扫通道;所述吹扫通道在与相邻迷宫结构之间对应的圆周上布局有多个吹扫孔。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风洞天平校准的非接触气密封装置及应用方法,通过控制过孔气流流动路径、温度和低温试验箱内压力,在保证低温试验箱内温度环境的基础上,对过孔间隙进行非接触气密封,避免过孔结冰结露和校准加载头温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0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173336.3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试验测量的盒式表面摩擦阻力天平。该天平的天平主体为盒式一体结构,天平上板和天平下板为上下对称的水平放置的矩形平板,天平上板和天平下板之间固定有竖直方向的测量梁,测量梁分为四组,每组三片,四组测量梁对称分布在矩形平板的四个角上;隔热板安装在天平上板的上表面上;下隔热罩为下底封闭的矩形框Ⅰ,从下至上罩住天平主体,下隔热罩和天平主体之间具有周向缝隙Ⅰ;上连接罩为上底封闭的矩形框Ⅱ,从上至下罩住下隔热罩,上连接罩和下隔热罩之间具有周向缝隙Ⅱ。天平主体通过上、下定位端安装在测量位置处。该天平抗干扰能力强,保护效果好,量程范围0.2N~5N,最小分辨率0.001N,具有成本低、性能高、操作容易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24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40371.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测力试验气动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载荷不匹配风洞天平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其包括:加载头(1)、第一电热膜(2)、第二电热膜(3)、转接装置(5)、支杆(6)、第三电热膜(7)、第四电热膜(8)、校准架(9)和温控装置(10);将载荷不匹配天平(4)置于加载头(1)内,并将载荷不匹配天平(4)的一端固定在加载头(1)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转接装置(5),转接装置(5)与支杆(6)连接,支杆(6)与校准架(9)连接;加载头(1)上覆盖第一电热膜(2)和第二电热膜(3);支杆(6)上覆盖第三电热膜(7)和第四电热膜(8)。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9450.8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机翼变形的铰链力矩天平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属于风洞气动试验技术领域。针对大展弦比飞行器操纵面铰链力矩的测量,本申请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铰链力矩天平的设计阶段,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对机翼及铰链力矩天平三维模型构建,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铰链力矩天平和机翼在风洞试验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化铰链力矩天平及盖板的结构设计,减小机翼变形及模型盖板对铰链力矩天平测量结果的影响,制定合理的铰链力矩天平校准及试验方案。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铰链力矩天平的测量不确定度,缩短其的研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03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12339.0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模拟试验状态的推力天平多元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推力天平6个分量电桥信号输出值、天平体温度值及天平内部压力值;将上述实时采集的数值代入预先建立的推力天平校准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的3个力载荷和3个力矩载荷;所述推力天平校准公式为推力天平各分量电桥信号与施加在推力天平上的3个力、3个力矩、1个压力及1个温度的关系式,共包含62项系数。本发明的方法能在校准阶段完全模拟推力天平在试验过程中的受载情况,使校准状态与实际使用状态完全一致,避免了模拟校准要素不全或不一致带来的测量误差,提升了该类型天平的精细化测量水平,更能促进风洞试验数据质量的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157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173272.7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变式二分量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该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为一体结构,主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上半部开有左右对称的通孔Ⅰ和通孔Ⅱ,通孔Ⅰ和通孔Ⅱ的上下边为直边,通孔Ⅰ和通孔Ⅱ的左右侧边为弧形边,通孔Ⅰ和通孔Ⅱ之间保留的实体为X1测量梁,X1测量梁上段和下段的投影形状为对称的弧形,X1测量梁中段的投影形状为矩形;通孔Ⅰ和通孔Ⅱ外侧保留的实体分别通过对称的直缝分开,形成对称的X1过载保护缝;圆柱体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类似的通孔Ⅲ和通孔Ⅳ,得到了X2测量梁和X2过载保护缝;X1测量梁和X2测量梁垂直;该表面摩擦阻力测量天平可以同时测量模型及飞行器表面上两个垂直方向的表面摩擦阻力,能够实现精确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