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自由度高精度宏微并联调整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557422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098611.5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高精度宏微并联调整平台,其包括宏动平台A和微动平台B,宏动平台A具有宏动动平台和平行设置在宏动动平台下方的宏动定平台、连接宏动动平台和宏动定平台之间的六个宏动驱动支腿,微动平台B设置在宏动平台A上部;微动平台B具有平行设置在宏动动平台上方的微动动平台;宏动动平台下部形成有与宏动动平台平行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和微动动平台之间连接有六个微动驱动支腿,从而使宏动动平台形成微动平台B的微动定平台;每个微动驱动支腿端部均通过柔性铰链与微动动平台和承载平台连接,本发明采用宏动与微动两种模式来实现空间六自由度的精密指向功能,具有工作空间大、承载能力强、精度高以及独立控制的有益效果。

    集成有激光干涉仪的高精度并联测量调整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37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7845.9

    申请日:2025-01-23

    Inventor: 于阳 白杨 徐振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有激光干涉仪的高精度并联测量调整一体化装置,包括上平台,其与空间光学载荷相连;下平台,固定在空间望远镜主系统桁架上;多个转动部件,分布在上平台底部和下平台上端;通过转动部件连接于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的多个支腿机构,支腿机构的两端能够基于转动部件运动。本发明的集成有激光干涉仪的高精度并联测量调整一体化装置,利用微型激光干涉仪对并联指向装置进行实时位姿测量并通过控制器补偿误差,在提高空间光学载荷光机结构的成像质量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完成了机构的闭环控制,进而提高了并联装置的运动精度,同时实现了并联装置的位姿测量功能。

    一种微小病灶可视伞状定位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8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0270.X

    申请日:202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小病灶可视伞状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钛夹、套筒、导丝以及伞状组件,钛夹的第一端为夹持端,钛夹的第二端为牵引端,夹持端自套筒的第一端伸出,牵引端与导丝的第一端相连接,且导丝的第二端自套筒的第二端伸出,伞状组件包括设置在套筒外圈的伞面和多个伞骨,多个伞骨支撑伞面,伞面表面具有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可在光源的激发下发光;导入结构,导入结构包括导管、手柄以及把手,导管的第一端与套筒的第二端相连接,导管的第二端与手柄相连接,把手设置在手柄上,导丝的第二端贯穿导管与把手相连接。本发明至少有利于提升微创手术中病灶的定位精度。

    一种微小病灶可视定位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96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400269.7

    申请日:202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小病灶可视定位装置,包括:套筒,套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发射口;推送滑块,推送滑块设置在套筒的内圈;发射弹簧,发射弹簧套设在推送滑块的外圈,且发射弹簧的第一端与推送滑块邻近发射口的一端相连接,发射弹簧的第二端与套筒相连接;定位体,定位体设置在推送滑块邻近发射口的端部,定位体包括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可在光源的激发下发光;卡合组件,卡合组件设置在套筒内,且卡合组件位于发射弹簧远离发射口的一侧,卡合组件用于将推送滑块限位在蓄力位置。本发明至少有利于提升微创手术中病灶的定位精度。

    一种同步带张力调整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37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48060.9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同步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带张力调整检测装置,包括:惰轮、张紧轮以及同步带,同步带套装在惰轮和张紧轮之间;主安装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惰轮和张紧轮设置在主安装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惰轮正对第一安装孔,惰轮通过贯设在第一安装孔内的上端固定件与主安装板相连接;张力调整组件设置在主安装板的第二表面上,且张紧轮通过贯设在第二安装孔内的下端固定件与张力调整组件相连接,张力调整组件可带动下端固定件在第二安装孔内沿朝向/远离第一安装孔的方向运动;张力检测组件用于测量同步带的张力。本发明至少有利于实现简便且精确的同步带张力调整。

    一体化并联平台的力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096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7901.3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力平台标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并联平台的力标定方法,包括S1:设定力传感器在一体化并联平台处于不同位姿下的满量程;S2:对一体化并联平台的每种位姿进行六维力加载与卸载的标定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其中,试验数据包括一体化并联平台在每种位姿下的理论计算刚度和力传感器的测量力;S3:基于试验数据构建并训练神经网络模型;S4:将一体化并联平台调整到待标定位姿,将一体化并联平台处于此位姿下的刚度和力传感器的测量力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获得一体化并联平台处于此位姿下的加载力。本发明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引入位姿刚度进行数据训练,实现变构型下的力传感器标定。

    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拼接式望远镜主镜的面型保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19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0570.7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望远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拼接式望远镜主镜的面型保持方法,在主镜中每个子镜上设置有智能体,并获取每个子镜的当前姿态信息;将每个子镜利用智能体通过无线通信与其他子镜相连,并将每个子镜的当前姿态信息实时共享给与之相连的连接子镜,进而得到每个子镜的当前共享姿态信息;根据每个子镜的当前姿态信息及其当前共享姿态信息,确定每个子镜的当前动力学模型,进而得到每个子镜的下一时刻姿态信息;重复上述内容,直至每个子镜的当前姿态信息收敛到每个子镜的理想姿态信息,以此实现了子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与连接子镜间的协同决策,提高了动态适应能力,满足子镜姿态和主镜面形的适应实时调整的需求。

    测量刚体质量特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69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3657.8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刚体质量特性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测量刚体质量特性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A处待测体的六维加速度;测得第一传递函数;基于第一传递函数和预设的三个目标加速度,获取三组激励力集合;基于三组激励力集合等效成到综合质心位置处,得到第一力等效公式;基于任意一组激励力集合,确定待测体的质量;基于三组激励力集合和第一力等效公式,确定综合质心坐标;基于综合质心坐标以及综合测试平台的质心坐标进行求解,得到待测体的质心坐标;基于综合质心和A点坐标,确定待测体在其本身质心坐标系的转动惯量。能够通过简单测量,不需要更换测量设备就能同时高效准确地测量刚体的质量、质心和转动惯量。

    一种大行程纳米级并联调整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81439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116230.8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大行程纳米级并联调整平台,其包括:上平台、多个支杆组件和下平台;支杆组件包括两个支杆组及两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支杆组;支杆组包括上柔性铰链、下柔性铰链及支杆;上柔性铰链及下柔性铰链为非对称圆锥曲线柔性铰链,两端均为圆柱形连接端,中部均为由双曲线和椭圆曲线组合而成的圆弧形,并且曲线在中轴线处相切。因此,通过双曲线和椭圆曲线组合而成的非对称式柔性铰链作为运动副,结合驱动装置,一方面解决了并联机构由于刚性铰链所导致的精度较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的柔性铰链在大运动范围和高运动精度相矛盾的问题;实现了在大范围运动的条件下同时满足纳米级的运动精度。

    一种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中频对比度的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50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1025.0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干涉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疏孔径成像系统中频对比度的提升方法。通过增大某一个子孔径的直径提升中频对比度,子孔径的位置通过评价函数确定,包括:确定所述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孔径构型和子孔径直径D,指定子孔径直径增大的倍数K;设定某子孔径中心到其他子孔径中心的最小距离为d,计算2d/D‑1>K的子孔径的评价函数;根据评价函数的结果,筛选出求解的评价函数值最小的子孔径点位;将所得子孔径的直径增加K倍,使所述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中频对比度提升。优点在于:适用于各种构型的稀疏孔径成像系统;根据评价函数筛选出评价函数值最小的子孔径点位,增大该子孔径的直径,提升中频对比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