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6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3751.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A61K31/56 , A61K36/185 , A61P3/06 , A61P3/04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系列化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中的用途。这些化合物可以降低脂质堆积,降低脂质代谢相关酶活,可用于高脂相关多种疾病的预防或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1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475348.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C07D307/46 , A61P29/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组分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黑果枸杞果实抗炎活性组分的分离方法。目前关于黑果枸杞的药效学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花青素上,对于其他成分的药效研究未见报道。因此筛选、分离黑果枸杞抗炎活性成分对于预防及治疗炎症引起的各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取黑果枸杞果实醇提物,与聚酰胺粉末混合;2)将上述混合粉末经MCI开放色谱柱分离得到组分Fr1、Fr2、Fr3;3)将组分Fr1经大孔树脂柱除糖后分离得到组分Fr1‑1、Fr1‑2。通过建立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对所得的组分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发现黑果枸杞果实中的活性部位Fr1‑2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本发明为黑果枸杞果实中抗炎组分的分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845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21280.9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A61K36/185 , A61P25/20 , A61P25/28 , G01N30/02 , G01N30/88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沙棘籽粕、且具备改善睡眠、记忆等功效的提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提取物的用途和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96143.8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C07H17/04 , C07H15/203 , C07H1/08 , A61K31/7048 , A61K31/7034 , A61P29/00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黑果枸杞中的新矮牵牛素类衍生物furanopetanin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对黑果枸杞提取物进行制备色谱分离,通过多次制备分离即可得到新矮牵牛素类衍生物furanopetanin。本发明还提供了新化合物furanopetanin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炎症产品中的应用、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糖代谢紊乱相关病症的产品中的应用及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脂代谢紊乱相关病症的产品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73262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010605633.0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新黄酮类化合物Hip A的提取方法,对沙棘籽粕浸膏通过MCI凝胶柱洗脱,再依次经C18色谱柱、二醇基色谱柱、C18色谱柱半制备分离后,得到沙棘中的新黄酮类化合物Hip A。
-
公开(公告)号:CN115286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523187.8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C07D307/00 , C07H17/04 , C07H1/08 , C07D471/04 , C07D209/16 , C07D209/20 , C07C51/47 , C07C65/21 , A61K36/185 , A61P29/00 , A23L33/105 , A23L33/175 , A61K31/437 , A61K31/4045 , A61K31/405 , A61K31/7048 , A61K31/343 , A61K31/192
Abstract: 有抗炎活性,为沙棘药物资源的未来开发研究提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成分分离技术领域,具 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体涉及一种沙棘籽粕中5‑羟色胺及其类似物的分离制备方法及应用。提油后的沙棘籽粕大多作为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有文献报道沙棘籽粕中含有生物碱,具有一定抗炎活性作用,但并未对生物碱成分进分离鉴定,尚不清楚其药理作用机制。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分离沙棘籽粕中的生物碱:1)沙棘籽粕乙酸水溶液提取物经大孔树脂用0~10%乙醇梯度洗脱得活性部位Fr2;2)采用反相色谱法对Fr2部位进行分段得活性部位Fr2‑(56)对比文件Ahmad Abdelwaly et al“.Discovery oftetrahydro-ß-carboline derivatives as anew class of phosphodiesterase 4inhibitors”《.Medicinal ChemistryResearch》.2017,第3173-3187页.
-
公开(公告)号:CN1151529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27826.8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果枸杞花色苷复合物及调色方法,所述复合物由黑果枸杞花色苷与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四氢甲基嘧啶羧酸、甘草酸二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化合物形成;调色方法包括:将形成的复合物用于提升黑果枸杞花色苷的蓝色。本发明黑果枸杞花色苷复合物在中性条件下对颜色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具有潜在的食品着色剂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69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56255.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A61K31/343 , A61K31/7048 , A61P29/00 , A61K8/49 , A61K8/60 , A61Q19/00 , A23L33/105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低聚茋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炎产品中的用途,通过对从马蔺种子中提取到的3种低聚茋类化合物进行活性研究,验证了所述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优异的抗炎活性,在抗炎药物、抗炎保健品和抗炎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341455.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C07H17/075 , C07H1/08 , A61P25/00 , A61P39/06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豆素衍生物化合物Ⅲ、提取方法及其用途,其中,所述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将黑果枸杞用有机溶剂浸泡过夜后进行超声提取,除杂、除醇后富集纯化,用2~6倍柱体积的洗脱剂洗脱;(2)将步骤(1)洗脱得到的物质进行半制备分离,得到组分F‑1;(3)将组分F‑1进行制备分离;(4)收集保留时间为0~5min的组分,利用葡聚糖凝胶柱进行再纯化,通过馏分收集器收集得到衍生物化合物Ⅲ。本发明对黑果枸杞香豆素衍生物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黑果枸杞香豆素衍生物化合物的药物作用提供参考,加大了黑果枸杞的利用和研究范围。本工艺简单可行,较好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05143.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IPC: C07D471/04 , A23L33/105 , A61P39/06 , A61K31/4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沙棘果渣中天然抗氧化生物碱的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沙棘果渣中天然抗氧化生物碱的定向分离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提取、大孔树脂除杂、聚酰胺树脂柱富集、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纯化五个步骤。本发明成本低廉、产品纯度大于9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可进行规模化生产:原料要求不高、成本低廉,易于批量备料;乙醇超声提取,易操作;分离采用聚酰胺树脂柱粗分,该树脂分离材料可以装于中压柱层析系统中,易于规模化;分离纯化中使用的制备液相色谱,为快速的等度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