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255714.2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高加速度高稳定性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包括列车系统和轨道系统,列车系统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电刷、设置在车体底部的低温制冷容器、设置在低温制冷容器内的多列高温超导线圈和用于冷却多列高温超导线圈的制冷系统;轨道系统包括轨道主体、多列动力线圈和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在垂直于车体行进的方向上,多列高温超导线圈、多列动力线圈和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均对称于车体的中轴线,并且动力线圈和高温超导线圈彼此交错设置,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分布在多列高温超导线圈的两侧。本公开具有上述结构的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磁场的利用率与电机的功率密度,且列车在超高速的运行下能有较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37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4531.9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环形轨道无轴承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整个飞轮储能系统不带轴承,采用双边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机组分扇区供电和控制策略,实现单体飞轮的大规模储能。电机机组的转子和定子、轮载悬浮永磁体、轨道悬浮永磁体、轮载悬浮电磁体、轨道悬浮电磁体、轮载导向永磁体、轨道导向永磁体、轮载导向电磁体、轨道导向电磁体和飞轮转子布置在真空腔体内部,真空泵机组和变流设备布置在真空腔体外部;真空腔体和飞轮转子均为空心圆柱体状,且同轴。悬浮永磁体、悬浮电磁体分别设置在真空腔体、飞轮的底部、侧面等位置提供悬浮力和导向力。电机机组的定子布置在真空腔体底部或侧面的环形轨道上,转子布置在飞轮转子的底部或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73003.1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储能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实现高效、安全的大容量储能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井的复合储能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深井、重物模块、重力升降装置、变流装置和压缩空气储能装置;重力升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桁架、横梁和电动发电机;横梁与桁架可移动连接;电动发电机可移动地装设于横梁;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深井预设腔室启闭的可移动密封装置和用于进行压缩空气势能与电能变换控制的变换装置;变换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膨胀机、进气管道、出气管道、进气阀和出气阀,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道与预设井腔连通;膨胀机通过出气管道与预设井腔连通;本发明占地极小、储能量大、造价低、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370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224531.9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实体轴承飞轮储能系统,不同于当今飞轮研究领域通过改进轴承,包括机械轴承和磁悬浮轴承来提高飞轮转速以提升飞轮储能量的思路,本发明直接抛弃实体轴承,消除了实体轴承对飞轮储能量的约束,通过新型的磁体结构约束飞轮本体的轴向和径向位置,使整个飞轮储能系统不带轴承,实现单体飞轮的大规模储能。轮载悬浮永磁体、轨道悬浮永磁体、轮载悬浮电磁体、轨道悬浮电磁体、轮载导向永磁体、轨道导向永磁体、轮载导向电磁体、轨道导向电磁体是约束无实体轴飞轮储能系统转子的关键部件;真空腔体和飞轮转子均为空心圆柱体,且几何轴线相重合。悬浮永磁体、悬浮电磁体分别设置在真空腔体、飞轮的底部、侧面等位置提供悬浮力和导向力。电机机组的定子布置在真空腔体底部或侧面的环形轨道上,转子布置在飞轮转子的底部或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9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173019.2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储能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抽水储能系统建址困难、无法进行推广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井的综合利用抽水储能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地上储水系统、深井系统、抽水装置、水轮机和变压器,抽水装置、水轮机与地上的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当需要用电时,水轮机启动,从地上储水系统流向深井系统的水驱动水轮机发电,电能经变压器输送至电网;当用电低峰时,控制中心启动抽水装置,抽取深井系统内部的水至地上储水系统,以进行重力势能的存储;当深井系统内部的水下降至预设高度时关闭水轮机;该系统储能量大、占地面积小、可分布式建设,且环境友好,选址灵活,适合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173003.1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储能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实现高效、安全的大容量储能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井的复合储能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深井、重物模块、重力升降装置、变流装置和压缩空气储能装置;重力升降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桁架、横梁和电动发电机;横梁与桁架可移动连接;电动发电机可移动地装设于横梁;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深井预设腔室启闭的可移动密封装置和用于进行压缩空气势能与电能变换控制的变换装置;变换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膨胀机、进气管道、出气管道、进气阀和出气阀,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道与预设井腔连通;膨胀机通过出气管道与预设井腔连通;本发明占地极小、储能量大、造价低、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7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255709.1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推力高温超导直线电动机,包括动子部分和定子部分,动子部分包括低温制冷容器、设置在低温制冷容器内的多列高温超导线圈和用于冷却多列高温超导线圈的制冷系统;定子部分包括轨道主体、多列动力线圈和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在垂直于动子部分行进的方向上,多列高温超导线圈、多列动力线圈和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均对称于动子部分的中轴线,相邻的两列的高温超导线圈之间具有一列动力线圈,相邻的两列的动力线圈之间具有一列高温超导线圈,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分布在多列高温超导线圈的两侧。使用本公开上述超导直线电机的磁悬浮列车能够提高磁场利用率,获得更大的推力与稳定性,使列车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73019.2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储能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抽水储能系统建址困难、无法进行推广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井的综合利用抽水储能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地上储水系统、深井系统、抽水装置、水轮机和变压器,抽水装置、水轮机与地上的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当需要用电时,水轮机启动,从地上储水系统流向深井系统的水驱动水轮机发电,电能经变压器输送至电网;当用电低峰时,控制中心启动抽水装置,抽取深井系统内部的水至地上储水系统,以进行重力势能的存储;当深井系统内部的水下降至预设高度时关闭水轮机;该系统储能量大、占地面积小、可分布式建设,且环境友好,选址灵活,适合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8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14699.8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竖井和巷道的重力储能系统,包括竖井(1)、巷道(2)、上部轨道(3)、下部轨道(4)、支撑梁架(5)、电动发电机(6)、绞盘(7)、轿厢(8)和n个重物载体(9);在储能工况,一个重物载体(9‑n)从下部轨道(4)运动到轿厢(8)内部,通过电动发电机(6)带动绞盘(7)将重物载体模块(9‑n)吊到顶部,然后从轿厢(8)内部运动到上部轨道(3);在释能工况,重物载体模块(9‑n)从上部轨道(3)运动到轿厢(8)内部,重物载体模块(9‑n)降落过程中,通过绞盘(7)带动电动发电机(6)发电,重物载体模块(9‑n)落到底部后,从轿厢(8)内运动到下部轨道(4)停放。重力储能系统可以在山体内部或地下安装,可实现规模化储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55709.1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推力高温超导直线电动机,包括动子部分和定子部分,动子部分包括低温制冷容器、设置在低温制冷容器内的多列高温超导线圈和用于冷却多列高温超导线圈的制冷系统;定子部分包括轨道主体、多列动力线圈和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在垂直于动子部分行进的方向上,多列高温超导线圈、多列动力线圈和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均对称于动子部分的中轴线,相邻的两列的高温超导线圈之间具有一列动力线圈,相邻的两列的动力线圈之间具有一列高温超导线圈,多列悬浮导向线圈分布在多列高温超导线圈的两侧。使用本公开上述超导直线电机的磁悬浮列车能够提高磁场利用率,获得更大的推力与稳定性,使列车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