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4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68105.3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敏感器与光学望远镜在轨定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光学望远镜VT获得J2000坐标系下光轴指向,计算VT相对于J2000坐标系下的卫星姿态矩阵;并且基于星敏感器测量J2000坐标系下姿态四元数,计算星敏感器相对于J2000坐标系下的卫星姿态矩阵;步骤二、计算星敏感器在VT坐标系中的安装矩阵和安装角度;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多次后获得多个安装矩阵和安装角度,再分别计算多个安装角度的平均值;步骤四、在轨更新星敏感器定标矩阵。利用光学望远镜超高的定姿精度,通过多次测量的方法提高定标精度,在轨更新星敏感器定标矩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92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1961.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日地拉格朗日点L2飞行器的姿轨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星箭分离后,快速消除所述星箭分离引起的角速度和姿态偏差,实现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S2、控制实现卫星从GTO转移到L2轨道;S3、所述卫星的科学舱和推进舱分离后,消除分离角速度和姿态偏差,再次实现卫星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S4、在所述卫星任务阶段,根据载荷需求进行姿态测量和姿态控制;S5、在所述卫星的轨运行期间,根据所述卫星轨道漂移情况进行轨道维持控制。该方法能够实现对L2飞行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09676.3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的高精度磁控对日指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太阳敏感器、磁强计、姿态控制模块和磁力矩器。所述太阳敏感器用于测量单位太阳矢量。所述磁强计用于测量当前地磁场矢量。所述姿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单位太阳矢量和当前地磁场矢量并通过控制方法计算出磁力矩器的期望输出磁矩指令。所述磁力矩器执行所述期望输出磁矩指令,从而实现高精度对日指向控制。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高效且高精度的磁控对日指向控制算法,可实现太阳帆板全天域、全状态的磁控高精度对日指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264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54995.6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上能源预估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卫星在轨能源放电深度预估方法,包括由卫星在阴影区任务触发时或者在光照区触发任务时计算卫星从任务触发时刻T0运行至第二阴影结束时刻T3期间卫星蓄电池触发的第一最大放电量Ah3,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最大放电量Ah3与卫星蓄电池允许最大放电量Ah相比较确定执行任务或者拒绝执行任务。通过预估卫星蓄电池在卫星运行多个轨道周期内蓄电池的最大放电量,以作为卫星任务执行的判断依据,避免了卫星能源不足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76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17621.X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轨观测模式管理系统,包括:在轨观测模式模块,被配置为存储天文观测卫星的在轨观测模式,并向天文观测卫星提供在轨观测模式;约束条件模块,被配置为天文观测卫星执行新的观测任务前,对太阳约束条件、月亮约束条件、能源约束条件进行计算和判断,并将约束条件判断结果提供至星载计算机;载荷数据处理计算机,被配置为根据天文观测卫星检测到的伽马暴生成星上自主触发信号,并根据星上自主触发信号向星载计算机提供星上观测任务;星载计算机,被配置为对地面站提供的上注信息、约束条件判断结果、在轨观测模式、以及星上观测任务进行管理规划,并根据管理规划的结果进行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545220.8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学载荷的姿态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光学载荷锁定恒星星点的时刻:根据卫星本体坐标系构建卫星虚拟惯性参考坐标系;计算恒星星点在光学载荷测量坐标系下的锁星时刻的方向矢量,计算恒星星点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锁星时刻的方向矢量;在光学载荷锁定恒星星点之后:计算恒星星点在光学载荷测量坐标系下的锁星之后的方向矢量,计算恒星星点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锁星之后的方向矢量;计算卫星本体系相对于卫星虚拟惯性参考坐标系的相对姿态四元素;计算卫星本体系相对于卫星虚拟惯性参考坐标系的相对姿态角速度;根据相对姿态四元素、相对姿态角速度计算控制力矩。本发明可以提高卫星的姿态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27277.9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引力波半物理实验的卫星平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动力学仿真系统、自引力调节系统、无拖曳运动模拟平台和卫星平台,其中动力学仿真系统位于真空罐外,自引力调节系统、无拖曳运动模拟平台和卫星平台位于真空罐内。该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磁场测量、自引力调节以及多自由度的无拖曳控制,模拟了卫星在轨运行状态,并且可以完成惯性传感器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激光干涉测量系统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实验,对探测空间引力波提供了超净超精超稳的卫星实验平台,极大地降低了探测的风险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766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417621.X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轨观测模式管理系统,包括:在轨观测模式模块,被配置为存储天文观测卫星的在轨观测模式,并向天文观测卫星提供在轨观测模式;约束条件模块,被配置为天文观测卫星执行新的观测任务前,对太阳约束条件、月亮约束条件、能源约束条件进行计算和判断,并将约束条件判断结果提供至星载计算机;载荷数据处理计算机,被配置为根据天文观测卫星检测到的伽马暴生成星上自主触发信号,并根据星上自主触发信号向星载计算机提供星上观测任务;星载计算机,被配置为对地面站提供的上注信息、约束条件判断结果、在轨观测模式、以及星上观测任务进行管理规划,并根据管理规划的结果进行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2642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554995.6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星上能源预估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卫星在轨能源放电深度预估方法,包括由卫星在阴影区任务触发时或者在光照区触发任务时计算卫星从任务触发时刻T0运行至第二阴影结束时刻T3期间卫星蓄电池触发的第一最大放电量Ah3,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最大放电量Ah3与卫星蓄电池允许最大放电量Ah相比较确定执行任务或者拒绝执行任务。通过预估卫星蓄电池在卫星运行多个轨道周期内蓄电池的最大放电量,以作为卫星任务执行的判断依据,避免了卫星能源不足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卫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3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6743.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星敏感器的卫星定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卫星定姿方法包括:根据惯性坐标系下的太阳矢量和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矢量建立对日定向坐标系OXi2Yi2Zi2,其中O表示卫星质心,Xi2轴由太阳矢量和指向地心矢量叉乘所得,Zi2轴指向太阳矢量的负方向,Yi2轴由Xi2轴和Zi2轴根据右手法则获得;根据对日定向坐标系构建星敏感器的安装矩阵;根据安装矩阵在对日定向坐标系中计算星敏感器与太阳矢量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星敏感器与地心矢量之间的第二夹角;控制卫星的姿态,使第一夹角保持在第一预设范围内,且使第二夹角保持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从而使星敏感器在整个轨道周期内有效。本申请可以避免星敏感器的视场不受光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