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05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1261001.3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磁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将FeCuSiBNbMoDy带材在交变磁场慢速升温至T1,去除交变磁场保温t1;快速升温至T2,保温t2;恒定磁场下快速降温至T3,保温t3;慢速降温至T4,保温t4后快速降温至室温,得到纳米晶合金。通过Fe、Cu、Nb、Si、B、Mo、Dy元素间的协同作用,有效促进无序相的析出,提高形核率,降低有效各向异性常数,通过制备工艺的调控最终获得损耗低且对服役温度不敏感的纳米晶软磁合金。可应用于高频变压器、共模电感、无线充电、滤波器等器件中可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397195.3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性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组成成分包括Fe、Cu、Si、B、Nb、V和稀土金属,通过添加稀土金属可以增加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有序相之间的铁磁耦合交换作用,提高纳米晶软磁合金高磁感应强度和高频高磁导率,加入稀土金属还可以净化纳米晶软磁合金中的其他原料,减少纳米晶软磁合金中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53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1001.3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磁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将FeCuSiBNbMoDy带材在交变磁场慢速升温至T1,去除交变磁场保温t1;快速升温至T2,保温t2;恒定磁场下快速降温至T3,保温t3;慢速降温至T4,保温t4后快速降温至室温,得到纳米晶合金。通过Fe、Cu、Nb、Si、B、Mo、Dy元素间的协同作用,有效促进无序相的析出,提高形核率,降低有效各向异性常数,通过制备工艺的调控最终获得损耗低且对服役温度不敏感的纳米晶软磁合金。可应用于高频变压器、共模电感、无线充电、滤波器等器件中可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和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67000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904185.1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C22C45/02 , C22C38/02 , C22C38/16 , C22C38/1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20 , C22C38/32 , C22C38/26 , C22C38/38 , C21D1/26 , H01F1/153 , H01F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晶软磁合金、非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成分包括Fe、Cu、Si、B、Nb,还包括Mn和Cr中的至少一种,Mn和Cr中至少一种中每一种的原子百分含量不超过3.5at%。利用Mn和/或Cr元素的反铁磁性并结合多段速率退火的热处理方式提高了软磁合金的高频磁导率并降低软磁合金的高频损耗,提高了软磁合金的高频磁性能;同时,使晶化温度区间更窄且热处理温度区间更宽,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纳米晶软磁合金或非晶软磁合金并降低制备成本;此外还利用Mn和/或Cr元素的抗氧化性,提高了杂质的容忍性,从而阻碍非晶带材表面发生晶化,提高了非晶形成能力,也使高质量的软磁合金可通过低纯商业原料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67000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04185.1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C22C45/02 , C22C38/02 , C22C38/16 , C22C38/1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20 , C22C38/32 , C22C38/26 , C22C38/38 , C21D1/26 , H01F1/153 , H01F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晶软磁合金、非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成分包括Fe、Cu、Si、B、Nb,还包括Mn和Cr中的至少一种,Mn和Cr中至少一种中每一种的原子百分含量不超过3.5at%。利用Mn和/或Cr元素的反铁磁性并结合多段速率退火的热处理方式提高了软磁合金的高频磁导率并降低软磁合金的高频损耗,提高了软磁合金的高频磁性能;同时,使晶化温度区间更窄且热处理温度区间更宽,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纳米晶软磁合金或非晶软磁合金并降低制备成本;此外还利用Mn和/或Cr元素的抗氧化性,提高了杂质的容忍性,从而阻碍非晶带材表面发生晶化,提高了非晶形成能力,也使高质量的软磁合金可通过低纯商业原料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72884.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1F27/255 , H01F1/147 , H01F41/02 ,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晶柔性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晶柔性片的组分包括Fe、Cu、Si、B、Nb、Mo、C,还包括稀土金属;所述稀土金属为Y、Dy、Gd、Tb、Ho、Er和Tm中的至少一种。该纳米晶柔性片用于无线充电领域时,可以提高无线充电的功率和效率,且该纳米晶柔性片具有体积小的优点,有助于电子装备向更高频率、更高效率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同时本发明的纳米晶柔性片已具备在高频工况下取代铁氧体作为无线充电材料的条件,可以同时兼具较高的磁导率、饱和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充电效率,以及低的温升、体积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74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03033.9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磁耦合器系统及中继线圈切换方法,具体是:当磁耦合器系统在运行无线充电,出现效率下降时,利用交流开关控制电路,使磁耦合器系统选择在两线圈或者三线圈状态运行,以提升效率;通过效率判别,选择磁耦合器系统在偏移情况下,是处于两线圈运行状态,还是处于三线圈运行状态。本发明在不改变磁耦合器系统的线圈参数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中继线圈切换,确保在磁耦合器系统偏移的过程中,效率不低于90%,有效地提高了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的抗偏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74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03310.6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可切换中继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磁耦合器,所述磁耦合器是在对两线圈和三线圈结构磁耦合器进行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磁耦合器偏移情况下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线圈磁耦合器在近距离,所述近距离为:≤线圈尺寸的30%左右时,偏移效率不低于90%,三线圈磁耦合器在远距离,所述远距离为:>线圈尺寸的30%左右时,偏移效率不低于90%,因而提出了一种带有可切换中继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磁耦合器,提高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用磁耦合器及无线充电系统的抗偏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7433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103310.6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可切换中继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磁耦合器,所述磁耦合器是在对两线圈和三线圈结构磁耦合器进行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磁耦合器偏移情况下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线圈磁耦合器在近距离,所述近距离为:≤线圈尺寸的30%左右时,偏移效率不低于90%,三线圈磁耦合器在远距离,所述远距离为:>线圈尺寸的30%左右时,偏移效率不低于90%,因而提出了一种带有可切换中继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磁耦合器,提高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用磁耦合器及无线充电系统的抗偏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5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12359.2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富尧 , 贺爱娜 , 韩钰 , 康勇 , 范辉 , 宋文乐 , 刘洋 , 刘辉 , 陈新 , 张博峻 , 王磊 , 宁昕 , 满思达 , 牛艳召 , 高洁 , 王聪 , 孙浩 , 刘成宇 , 董亚强 , 满其奎 , 黎嘉威 , 程灵 , 何承绪 , 马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软磁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非晶软磁合金的原子百分比满足FeaMnbSicBdCePf,其中,80≤a≤82,0≤b≤0.3,3≤c≤4,12≤d≤13,0≤e≤1,0≤f≤1。制备方法,包括:按照合金组成将各元素原料熔炼成母合金锭;将母合金锭制成合金带材;将合金带材在磁场下进行退火,得到所述非晶软磁合金。本发明提供的非晶软磁合金包括铁、锰、硅、硼、磷和碳元素,能够增大原子尺寸错配比及多组元微合金化,从而增大合金的负混合焓和体系内的混乱度,提供合金带材的非晶形成能力,本发明中由于在退火处理的同时,施加磁场,能够提高温度稳定性,降低磁导率。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