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608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153469.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酰亚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该聚酯酰亚胺共聚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其中,x,y,z均为1‑100的整数;R1为芳香二胺单体残基,R2为芳香酰氯单体残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惰性气体保护下,以叔丁基对苯二酚双(偏苯三酸酐)、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芳香二胺单体和芳香酰氯单体为聚合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将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酰亚胺化,后处理得到聚酯酰亚胺共聚物。利用该聚酯酰亚胺共聚物制得的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300℃,热膨胀系数≤30ppm/K,在400nm的透过率≥70%,在光学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708980.0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河南大张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板用增强增韧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50‑70%;长玻纤:10‑30%;表面改性碳酸钙:10‑20%;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0.1‑10%;增韧剂:2‑10%;稳定剂:0.1‑5%。还提供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填充长玻璃纤维提高PP的耐温性能和机械强度,表面改性碳酸钙提高PP的机械强度并降低复合材料的成本,采用PP‑g‑MAH作为增容剂提高GF、CaCO3与PP的相容性,引入POE提高复合材料韧性。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实现了耐热性、机械性能以及韧性的同步提高,特别适用于压滤机滤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0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227243.5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河南东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拉挤工艺的酚醛环氧复合材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选用低粘度的酚醛环氧树脂(室温粘度8000‑12000mPa·s,环氧当量150‑200g/eq)作为基体树脂兼备酚醛树脂的高热稳定性及环氧树脂的主反应性,同时采用含有咪唑基团的复配固化剂,粘度低,适用期长,固化物力学性能好、耐热性高。本发明酚醛环氧复合材料树脂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拉挤工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42335.4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7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醚砜酰亚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热塑性聚醚砜酰亚胺共聚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所述热塑性聚醚砜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以式(II)所示二氯二苯砜、式(III)所示的混合的双氯代酰亚胺单体以及式(IV)所示双羟基单体作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共聚反应制得式(I)所示聚醚砜酰亚胺共聚物;所述式(III)所示的混合的双氯代酰亚胺单体为3,4位构型、3,3位构型、4,4位构型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聚醚砜酰亚胺共聚物材料采用混合的双氯代酰亚胺单体作为原料,使热塑性聚醚砜酰亚胺共聚物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564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00502.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7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硫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以硫偶联剂与式II-1所示的双氯取代的萘酰亚胺单体、式II-2所示的双氯取代的苯酰亚胺单体、式II-3所示的双氯取代的萘基苯基酰亚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聚硫醚酰亚胺。本发明所得的聚硫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良好的溶解性以及加工性能等优点。本发明的聚硫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0-400℃,熔融指数为0.1-0.5g/10min,拉伸模量在3.0GPa以上。鉴于这些性能,本发明的聚硫醚酰亚胺,可广泛应用于耐高温的工程塑料、薄膜、胶粘剂、漆包线、泡沫塑料、纤维、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219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80433.4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呋喃环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含呋喃环的聚酰亚胺树脂由2,5‑呋喃二(甲酰胺对苯二胺)或2,5‑呋喃二(甲酰胺间苯二胺)和二元酸酐单体通过反应得到,2,5‑呋喃二(甲酰胺间苯二胺)的结构式为:,2,5‑呋喃二(甲酰胺对苯二胺)的结构式为,得到的含呋喃环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结构式为或;其中,X是二元酸酐单体残基,n为大于0的整数。所得到的含呋喃环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400℃,氮气环境热降解质量损失5%的温度为420℃~500℃,具备较高使用温度和热稳定性,以及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空间、微电子和精密机械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31182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542896.6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73/10 , C07D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酚酞型共聚酰亚胺,其在聚酰亚胺的刚性主链中引入侧挂的酚酞结构单元和醚键柔性单元,具有溶解性好、加工性好、机械性能好、耐热性好等特点,适合注塑、挤出、模压和溶液纺丝加工,在耐高温的工程塑料、薄膜、纤维、胶粘剂、涂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等相关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另外,本发明以酚酞单体I、双X取代酰亚胺单体II和双Y取代单体III为原料,经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制备该酚酞型共聚酰亚胺,该制备方法成本低,聚合物性能优异并可以通过共聚单元调控,并克服了采用二酐与二胺法制备聚酰亚胺的复杂的合成路线,可大大降低聚酰亚胺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167547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656823.9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73/10 , C08L79/08 , C09D179/08 , C09J17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71 , C08G73/1014 , C08L79/08 , C09D179/08 , C09J17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体粘度可熔融加工结晶性共聚聚酰亚胺树脂,由芳香族二酐单体、芳香族二胺单体、封端剂通过缩聚反应制得,采用3,3',4,4'‑三苯二醚四甲酸二酐与其他二酐的混合物作为芳香族二酐单体,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封端剂。该共聚聚酰亚胺树脂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良好的热稳定性,低熔体粘度,优异的熔体重复结晶能力和易熔融加工性,熔点范围为320~380℃,该聚合物在制备复合材料基体树脂、高温胶黏剂、粉末涂料、高性能薄膜、3D打印用聚合物粉末等材料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33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28009.2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聚酰亚胺与石墨烯混合,高速搅拌得到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再将所述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粒子通过热压成型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不加入任何试剂的条件下,实现石墨烯对聚酰亚胺的改性,从而获得导电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简单、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75409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3041.3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39 , C08J5/18 , C08J237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路线上,采用芳香亲核取代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二酐二胺缩聚方法,克服传统的二酐二胺缩聚制备时由于1,4?环己烷二胺碱性太强而导致的成盐析出的问题,同时选用酚酞、取代酚酞、苯酚红或取代苯酚红来抑制电荷转移络合物在聚酰亚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形成,提高了透明性能和溶解性能。本发明所得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350℃,其薄膜在400nm处的透光率大于80%,在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膜衬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