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409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53041.3

    申请日:2016-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039 C08J5/18 C08J237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路线上,采用芳香亲核取代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二酐二胺缩聚方法,克服传统的二酐二胺缩聚制备时由于1,4?环己烷二胺碱性太强而导致的成盐析出的问题,同时选用酚酞、取代酚酞、苯酚红或取代苯酚红来抑制电荷转移络合物在聚酰亚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形成,提高了透明性能和溶解性能。本发明所得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350℃,其薄膜在400nm处的透光率大于80%,在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膜衬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1359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10401927.7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通过1,4-双(3,4-二羧酸苯氧基)环己烷二酐单体与二元伯胺单体缩聚反应得到。由于二酐单体具有脂环结构,可以有效抑制电荷转移络合物在聚酰亚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透明性能;同时两端苯酐结构保持了二酐的高反应活性。所得聚酰亚胺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0℃~300℃,紫外吸收截止波长为340nm~380nm,在450nm处的光透过率为70%~90%,在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膜衬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二酐单体,可用于制备透明聚酰亚胺树脂材料。

    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2303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10233862.5

    申请日:201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选用1,2,3,4-环己烷四酸二酐作为二酐单体或共聚单体,与二元伯胺缩聚反应得到。由于1,2,3,4-环己烷四酸二酐单体具有扭曲的分子结构,使聚合物分子链间具有较大的自由体积,抑制了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在聚酰亚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形成;同时由于脂肪结构的引入,改变了聚酰亚胺分子链中电子受激的跃迁方式,显著减弱了芳香族聚酰亚胺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从而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透明性。所得聚酰亚胺薄膜的紫外光透过截止波长为280nm~380nm,450nm处的光透过率为86%~94%,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400℃,在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膜衬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透明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1359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01927.7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通过1,4-双(3,4-二羧酸苯氧基)环己烷二酐单体与二元伯胺单体缩聚反应得到。由于二酐单体具有脂环结构,可以有效抑制电荷转移络合物在聚酰亚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形成,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透明性能;同时两端苯酐结构保持了二酐的高反应活性。所得聚酰亚胺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0℃~300℃,紫外吸收截止波长为340nm~380nm,在450nm处的光透过率为70%~90%,在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膜衬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二酐单体,可用于制备透明聚酰亚胺树脂材料。

    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5409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153041.3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路线上,采用芳香亲核取代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二酐二胺缩聚方法,克服传统的二酐二胺缩聚制备时由于1,4‑环己烷二胺碱性太强而导致的成盐析出的问题,同时选用酚酞、取代酚酞、苯酚红或取代苯酚红来抑制电荷转移络合物在聚酰亚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形成,提高了透明性能和溶解性能。本发明所得的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350℃,其薄膜在400nm处的透光率大于80%,在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膜衬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成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31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0576.3

    申请日:2016-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18 C08J237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成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酰胺酸溶液真空脱泡,通过溶液流延法在支撑材料上涂膜,然后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2)采用程序梯度升温的方法使聚酰胺酸溶液脱除溶剂并亚胺化,升温程序为:于80±5℃下干燥1~3h,于150±5℃下干燥0.5~2h,200±5℃下干燥0.5~2h,280±5℃下干燥0.5~2h。本发明在溶液流延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的过程中,采用远红外辐射加热的方法,使聚酰胺酸溶液在快速脱除溶剂的同时,加快亚胺化速率,提高亚胺化程度。与常规聚酰亚胺薄膜的成膜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操作方便,制膜周期短,效率高。

    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230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33862.5

    申请日:201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选用1,2,3,4-环己烷四酸二酐作为二酐单体或共聚单体,与二元伯胺缩聚反应得到。由于1,2,3,4-环己烷四酸二酐单体具有扭曲的分子结构,使聚合物分子链间具有较大的自由体积,抑制了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在聚酰亚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形成;同时由于脂肪结构的引入,改变了聚酰亚胺分子链中电子受激的跃迁方式,显著减弱了芳香族聚酰亚胺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从而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透明性。所得聚酰亚胺薄膜的紫外光透过截止波长为280nm~380nm,450nm处的光透过率为86%~94%,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0℃~400℃,在太阳能电池的柔性衬底材料、柔性透明导电膜衬底材料、液晶显示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