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777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4291.4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公开一种微藻培养固定微生物发酵尾气CO2作为其发酵补充原料的方法。将微生物发酵罐中的尾气直接引入微藻培养光照生物反应器中,控制光照、温度和通气等条件,添加合适的无机营养盐,以微生物发酵尾气中的CO2为碳源培养微藻积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生物质,并经过预处理将生物质转化为发酵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等原料,返回到微生物发酵系统中作为其发酵补充原料。本发明实现了微生物发酵尾气CO2的减排和循环利用,同时能减少微生物发酵对粮食类原料的消耗,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30041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019347.4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9J199/00 , C09J105/04 , C09J11/06 , C12N1/20 , C12R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199/00 , C09J11/06 , C09J105/04 ,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多糖螺旋藻藻粉的应用,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改变螺旋藻培养条件获得高糖螺旋藻藻粉,作为一种天然的辅料用于压片。在压片工艺中加入适量的高糖的螺旋藻藻粉不仅可以替代传统粘合剂,更可以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本发明以高糖螺旋藻藻粉替代传统压片工艺中惰性粘合剂,实现了安全、环保、多种营养,色彩多样等优点,有利于下游产品开发,促进了螺旋藻业化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一种医药保健药物压片的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827775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110164291.4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减排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公开一种微藻培养固定微生物发酵尾气CO2作为其发酵补充原料的方法。将微生物发酵罐中的尾气直接引入微藻培养光照生物反应器中,控制光照、温度和通气等条件,添加合适的无机营养盐,以微生物发酵尾气中的CO2为碳源培养微藻积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生物质,并经过预处理将生物质转化为发酵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等原料,返回到微生物发酵系统中作为其发酵补充原料。本发明实现了微生物发酵尾气CO2的减排和循环利用,同时能减少微生物发酵对粮食类原料的消耗,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9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611042390.4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藻培养积累精氨酸,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控制营养盐的添加培养螺旋藻,使其积累精氨酸。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的螺旋藻细胞转入硫限制的培养基,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培养至稳定期收获藻细胞,其精氨酸含量和产量分别达到藻干重的5%~8%和65mg/L~140mg/L,比营养丰富条件下螺旋藻分别提高2~3倍和20%~40%。本发明实现了光合自养固碳快速高效地生产富含精氨酸螺旋藻,所涉及的培养方法具有营养盐消耗少、生产成本低、获得的精氨酸产量和含量高、与碳减排过程相耦合等优点,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825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410639520.7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藻培养积累生物质和多糖,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控制营养盐的添加培养螺旋藻,使其生物质和多糖同时积累。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的螺旋藻细胞转入营养限制性培养基,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培养至稳定期收获藻细胞,其生物质产率是营养丰富条件下培养的1~4倍,多糖产率比营养丰富条件下培养提高0.8~20倍,多糖含量达到藻干重的45%~80%,比营养丰富条件下培养提高2~6倍。本发明解决了螺旋藻生物质与多糖不能同时积累的矛盾,实现了快速高效地生产螺旋藻多糖,具有营养盐消耗少、生产成本低、多糖含量高等优点,有利于简化下游加工操作,促进螺旋藻多糖的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99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1042390.4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藻培养积累精氨酸,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控制营养盐的添加培养螺旋藻,使其积累精氨酸。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的螺旋藻细胞转入硫限制的培养基,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培养至稳定期收获藻细胞,其精氨酸含量和产量分别达到藻干重的5%~8%和65mg/L~140mg/L,比营养丰富条件下螺旋藻分别提高2~3倍和20%~40%。本发明实现了光合自养固碳快速高效地生产富含精氨酸螺旋藻,所涉及的培养方法具有营养盐消耗少、生产成本低、获得的精氨酸产量和含量高、与碳减排过程相耦合等优点,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44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17281.9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3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微藻生物质组成的方法。微藻生物质中油脂、蛋白质和多糖的相对含量是评估微藻生物质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化学方法需要对油脂、蛋白质和多糖逐一分别进行测定。本发明利用FTIR对微藻生物质进行测定,以蛋白质酰胺I谱带作为内参比峰,计算油脂及多糖的相对含量。该方法实现了快速同时测定微藻细胞内油脂、蛋白质、多糖的相对含量,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样品需求量少,弥补了化学测定方法繁琐费时等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685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010522883.4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 Y02P20/59
Abstract: 一种利用CO2培养海水绿藻积累淀粉的方法涉及海洋绿藻培养积累淀粉,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及添加营养盐的培养方式,在光照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海水绿藻并积累淀粉。以海洋绿藻亚心型四爿藻为实验材料,在气升式平板光照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气体中的CO2,在海水中添加营养盐,控制培养基中KNO3浓度在0.4~0.6g/L并连续照光,培养4~6天后收获进入稳定期的藻细胞,其淀粉含量达到藻干重的45%~55%,淀粉产率达到0.25~0.31g·L-1·d-1。本发明培养海洋绿藻具有成本低、淀粉积累迅速、能实现CO2减排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685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22883.4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 Y02P20/59
Abstract: 一种利用CO2培养海水绿藻积累淀粉的方法涉及海洋绿藻培养积累淀粉,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及添加营养盐的培养方式,在光照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海水绿藻并积累淀粉。以海洋绿藻亚心型四爿藻为实验材料,在气升式平板光照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气体中的CO2,在海水中添加营养盐,控制培养基中KNO3浓度在0.4~0.6g/L并连续照光,培养4~6天后收获进入稳定期的藻细胞,其淀粉含量达到藻干重的45%~55%,淀粉产率达到0.25~0.31g·L-1·d-1。本发明培养海洋绿藻具有成本低、淀粉积累迅速、能实现CO2减排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5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795839.3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藻渣的回收利用和微藻培养,具体的说是利用水热碳化回收微藻藻渣中的营养物质作为螺旋藻培养的氮源、碳源和其他营养元素,完全替代常规的营养盐供给(如硝酸钠、尿素等)生产富含多糖的螺旋藻,其生物质中多糖含量达到65%以上,比常规的培养基提高15%~56%,多糖产率比常规的培养基提高23%到3.5倍。本发明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营养盐消耗,在提升螺旋藻多糖产率和品质的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简化下游加工操作,促进螺旋藻的产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