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汽油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9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6069.0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汽油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单元、反应单元、产物分离单元和尾气循环利用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反应单元、产物分离单元和尾气循环利用单元依次相连通。并公开了采用该装置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备汽油的方法。本申请的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装置为各系统的有效结合运用,二氧化碳资源的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甚至90%以上,几乎无废气排放,明显提高了过程的环保性。同时,本发明采用的反应系统,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种带膨胀节的氢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57095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36773.6

    申请日:2014-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6 Y02P20/57 Y02P20/572

    Abstract: 一种带膨胀节的氢气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腔体、锥形密封件、压紧环、密封材料和金属弹片;在腔体中间设置膨胀节,在腔体两端设置与锥形密封件相配合的锁紧螺母;在锥形密封件内设置密封腔和渐扩管式气体缓冲腔,在密封腔的底部设置斜面;将管状氢气分离材料的一端插入锥形密封件的密封腔,则在密封腔和氢气分离材料间限定一个环形间隙,在环形间隙内填充密封材料;管状氢气分离材料位于锥形密封件的轴线上,锥形密封件通过密封材料、压紧环和金属弹片连接管状氢气分离材料,并与腔体两端的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螺合连接将管状氢气分离材料封装在腔体内。本发明解决了高温或升降温过程中,管状氢气分离材料与不锈钢分离器腔体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的拉力问题,消除了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对密封性能的破坏,保持密封性能的稳定。

    一种天然气或甲烷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87C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1133389.8

    申请日:2001-11-01

    Abstract: 一种天然气或甲烷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的方法,将预先混有水蒸气和或二氧化碳的天然气或甲烷原料气,通过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床层与含氧气体反应,制备合成气,其特征在于:将预先混有水蒸气和或二氧化碳的天然气或甲烷与大部分或全部含氧气体分开,分别进入反应体系,60%以上的含氧气体分步进入催化剂床层,使天然气或甲烷与含氧气体分步逐渐混合并进行反应。本发明避免了天然气与大部分甚至全部氧气混合,再进入催化剂床层导致入口段催化剂床层热量蓄积而使温度过高并进一步引发催化剂上方空间发生气相氧化反应的缺点。由于大部分甚至全部氧气与原料天然气不预先混合,从而还增加了反应体系的安全性。本发明还为天然气催化转化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混氧方法并使该反应器具备应用的可行性,从而可大幅度降低天然气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的装置投资。

    一种烃类气相氧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并联产一氧化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04442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2144644.X

    申请日:2002-11-29

    Abstract: 一种烃类气相氧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并联产一氧化碳的方法。它将原料烃类汽化后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在600~950℃温度下,进行烃类氧化裂解反应,其中原料气中C/O摩尔比为1.5~6.0。本发明借助于氧的作用,改变了烃类裂解反应的热力学体系,使得烃类脱氢形成烷基自由基过程的活化能大大降低,改变了反应过程,提高了烃类的转化率和反应速度,在较低温度下,不仅使链烷烃裂解生成低碳烯烃,而且使环烷烃开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提高了烯烃产率;另外,通过控制产物分布,使得氧化反应选择性地生成CO而少产CO2;同常规烃类热裂解工艺相比,本发明具有能耗低、排放少、积炭微、生产能力高、生产成本低和投资省的优点。

    一种管件密封套及管状气体分离材料的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037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735838.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一种管件密封套及管状气体分离材料的密封方法,该密封套由锥形密封件、加压环、密封垫圈和锁紧螺母组成,锥形密封件为中空结构,其内侧设置密封腔和渐扩管式气体缓冲腔,在密封腔的底部设置斜面,被密封管件的一端插入密封腔底部,在密封腔底部斜面与管件间限定的环形间隙内填充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与加压环连接,通过旋紧锥形密封件和锁紧螺母上的螺纹即可实现密封套与管件的密封连接;为保证密封套在高温或升降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在锁紧螺母和加压环之间增设金属弹片。本发明采用渐扩管式气体缓冲腔,避免了流体流动过程中因突然扩张的管道所导致的局部能量损失和流体速度消耗的影响,使得管件分离膜面得到充分利用。

    一种内膜型金属钯复合膜多孔载体的负压洗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0704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310542021.1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膜型金属钯复合膜多孔载体的负压洗涤装置,包括储水槽、抽空腔和储水罐,所述储水槽底部设有分布均匀孔的凹槽和底部分布均匀孔的柔性硅橡胶密封垫,在凹槽的两侧设有等距的螺栓和用于安装待洗涤钯复合膜的紧固垫片;所述抽空腔为一空腔,位于储水槽和储水罐之间,在该抽空腔的一端设有放空管和抽负压管;所述储水罐为一空腔,在该储水罐的一端设有抽负压管和排水管,在相对的另一端设有抽空管,在该储水罐的底部设有支架。本发明构思巧妙、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有效地将钯复合膜多孔载体深层孔道内残留杂质洗涤干净。

    一种三氯氢硅还原生产多晶硅循环氢气提纯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8906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00460.5

    申请日:2011-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一种三氯氢硅还原生产多晶硅循环氢气提纯处理方法。采用两组串联的金属钯复合膜氢气纯化器,对三氯氢硅还原循环氢气进行提纯处理,其中第一组金属钯复合膜氢气纯化器相对较大,提纯处理的超纯氢气(H2纯度>99.9999%)返回还原炉,用于三氯氢硅还原的原料气,而第二组氢气纯化器相对较小,提纯处理的高纯氢气(H2纯度-99.999%)去冷氢化工段作为原料气。该方法提纯处理循环氢气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9%。当循环氢气中氯化氢含量较高时,需要采取必要的脱氯措施使得HCl含量降低到0.5ppm以下。利用该方法提纯的氢气生产多晶硅,可以明显提高多晶硅产品的纯度和质量,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