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6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1043061.8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CN)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CN)
IPC: H10N30/853 , C04B35/475 , C04B35/622 , C04B35/6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温度稳定电致应变的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化学通式为:(0.93‑x)(Bi0.5Na0.5)TiO3‑0.06BaTiO3‑0.01(K0.5Na0.5)NbO3‑xSrTiO3,其中x=0.02~0.1。所述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在25‑120℃之间的最大电致应变和归一化应变的温度变化率在15%以内。上述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得利于SrTiO3固溶之后,能够将材料的铁电‑驰豫转变温度降低到室温以下,使得相变对材料电致应变温度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被显著压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1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43061.8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IPC: C04B35/475 , C04B35/622 , C04B35/6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高温度稳定电致应变的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化学通式为:(0.93‑x)(Bi0.5Na0.5)TiO3‑0.06BaTiO3‑0.01(K0.5Na0.5)NbO3‑xSrTiO3,其中x=0.02~0.1。所述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在25‑120℃之间的最大电致应变和归一化应变的温度变化率在15%以内。上述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得利于SrTiO3固溶之后,能够将材料的铁电‑驰豫转变温度降低到室温以下,使得相变对材料电致应变温度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被显著压制。
-
-
公开(公告)号:CN116344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26011.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TCC用面电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LTCC用面电极浆料包括:75~91%的金属粉、0.5~5%的无机粘结相和8~22%的有机载体;所述金属粉为Ag和Pt混合粉、Ag和Pd混合粉、Ag‑Pt合金粉、Ag‑Pd合金粉中的至少一种。
-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72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38468.6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温烧结微波介质材料的化学组成为xMuAlvOw+y(aCuO‑bTiO2‑cNbO2.5);其中,M为Mg、Zn、Ca、Ba中的至少一种,1≤u≤2、1≤v≤2、4≤w≤5;x、y为质量百分数,1 wt%≤y≤10 wt%,x+y=100 wt%;a、b、c为摩尔百分含量,其中0≤a≤100%,0≤b≤100%,0≤c≤100%,且a+b+c=100%。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182130.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638 , C04B35/64 , C04B35/634 , C04B35/22 , C04B35/582 , C04B35/468 , C04B35/569 , C04B4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共烧陶瓷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温共烧陶瓷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陶瓷粉体40~60 wt%、溶剂30~50 wt%、粘结剂5~15 wt%、分散剂0.2~2 wt%混合,得到陶瓷流延浆料,所述粘结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2)将所得陶瓷流延浆料经流延成型,得到陶瓷流延生瓷带;(3)将所得陶瓷流延生瓷带置于空气气氛或无氧气氛中,在380~450℃下排胶后,再经过烧结,得到所述陶瓷基板;或者,将Cu电极和Ni电极中的至少一种印刷至陶瓷流延生瓷带后置于无氧气氛中,在380~450℃下排胶后,再经过烧结,得到所述低温共烧陶瓷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095031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42098.8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68 , C04B35/63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aTiO3基铁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BaTiO3基铁电陶瓷材料为Sm施主掺杂的BaTiO3铁电材料,Sm的掺杂含量为0<x≤0.05mol%。
-
公开(公告)号:CN108529885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10128009.4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阳极键合LTC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阳极键合LTCC材料包含:70~50 wt%的β-LiAlSi2O6微晶玻璃和30~50 wt %的β-Al2O3陶瓷。本发明与现有的可阳极迁移LTCC材料相比实现半导化的温度低100℃,其键合温度有望降至200℃,键合电压有望降至500 V。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40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291404.5
申请日:2015-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广州天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可靠性、高电容量的可键合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可键合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多个陶瓷介电层;分别交替地形成在所述多个陶瓷介电层上的多个第一和第二内部电极;以及垂直穿过所述多个陶瓷介电层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垂直过孔,所述第一类垂直过孔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的主电极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类垂直过孔与所述第二内部电极的主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类垂直过孔通向所述电容器的底部,与底部的外部电极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类垂直过孔通向所述电容器的顶部,与顶部的外部电极相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