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多源异构数据特征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7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13429.3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多源异构数据特征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张量异构数据分层融合模型;采用所述张量异构数据分层融合模型对所述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特征融合,其中,张量异构数据分层融合模型采用了张量分解模块和张量稀疏自编码器网络,张量分解模块用于初步提取异构数据间关联的低维潜在特征,张量稀疏自编码器网络再次对关联特征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克罗内克积运算融合不同张量子空间的关联数据特征,通过多层融合,得到最终的融合特征。本发明能够提高分类准确率。

    一种面向物联网网关的异构设备数据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0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21607.4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物联网网关的异构设备数据的处理装置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异构数据接入模块,用于接入异构物联网设备的实时数据;数据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数据格式转换的数据模型进行管理;数据格式映射模块,用于确定输入到物联网网关中的所述实时数据的特定语义,并根据特定语义查询对应的数据模型,通过所述数据模型将所述实时数据转换为目标格式;消息中间件模块,用于将转换为目标格式的数据以消息队列进行管理;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将所述消息队列中的数据分发至与所述数据的目标格式对应的数据管理系统。本发明实现物联网网关促进异构设备与数据源的集成,并且与数据管理系统互连以提供底层传感器数据支撑。

    一种建筑节能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8429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48580.9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节能系统,包括建筑节能装置和环境采集设备,环境采集设备布设在建筑物内采集建筑物内的环境参数;建筑节能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模块与环境采集设备实现连接,用于获取环境采集设备采集的建筑物内的环境参数;能耗设备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能耗设备的状态参数;第一主处理器用于根据获得的环境参数和能耗设备的状态参数建立环境参数和状态参数的数学模型,进而找出环境参数和状态参数两者间的算法关系,根据该算法关系,结合人体舒适度的环境指标需求,通过能耗设备控制模块对建筑物内的能耗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实现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能的和谐统一。

    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639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0438.9

    申请日:2014-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第一终端节点,用以采集人员信息;第二终端节点,用以采集光线强度信息;第三终端节点,用以根据照明模式控制指令对房间的照明模式进行设置;路由节点,用以接收第一终端节点和第二终端节点发送的人员信息和光线强度信息后进行综合处理并选择与房间适合的照明模式控制指令发送至所对应的第三终端节点。采用该种结构的实现楼宇照明节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不但可以工作于全自动状态,根据室内场景变化自动切换照明模式,还具备节能的特点,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克服了传统照明控制系统管理落后、浪费能源、舒适性差及布线复杂等缺陷,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一种建筑节能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842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48580.9

    申请日:201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节能系统,包括建筑节能装置和环境采集设备,环境采集设备布设在建筑物内采集建筑物内的环境参数;建筑节能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模块与环境采集设备实现连接,用于获取环境采集设备采集的建筑物内的环境参数;能耗设备状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能耗设备的状态参数;第一主处理器用于根据获得的环境参数和能耗设备的状态参数建立环境参数和状态参数的数学模型,进而找出环境参数和状态参数两者间的算法关系,根据该算法关系,结合人体舒适度的环境指标需求,通过能耗设备控制模块对建筑物内的能耗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实现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能的和谐统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