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7097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290384.X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4B1/7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码分多址系统的自适应多径管理方法,先计算时延扩展函数,从中递归搜索出满足一定门限的峰值,记录峰值各自的位置和峰值大小,并根据能量大小排序形成峰值表;对峰值表中的峰执行路径检查,并输出检测标记;根据路径检测的结果,刷新指峰的同步状态;处于同步状态下的候选指峰,如果其峰值超过指峰表中峰值最小指峰的峰值乘以一个交换门限,就可以交换这个候选指峰和指峰,实现指峰信息的刷新;用新发现的信噪比较好的路径替换原来的已分配给候选指峰的信噪比较差或已消失的路径,实现候选指峰的刷新过程;最后从指峰表中抽取峰值较大的指峰配置Rake接收机。本发明能够提高真径的捕获概率、降低虚警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52143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090797.4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远达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多点协作通信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无线自组织网络,并设置无线帧结构;对接入的网路节点进行网络同步,并建立相应的网络拓扑关系;于业务传输时所有节点同时在某个时隙切换到控制信道进行协商,以获得信道接入;以及根据MIMO原理选择协作传输模式,并进行相应的协作节点子集确认,使协作节点子集内的所有节点在接入的信道内进行协作传输及接收,本发明通过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协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平均频谱效率,改善用户通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4015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24258.X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8/08 , H04W40/02 , H04W72/12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控无线通信网络资源路由重构方法,在输电线路无线通信网络链式传输结构中,无线传输设备根据邻居节点关系形成链式路由拓扑结构,节点定期上报自身流量负载信息给输变电主站系统,由主站系统决定路由重构的节点。当前节点在路由重构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无线频率的重新规划,有效降低了无线系统同频干扰。算法在输电线路监测网络系统出现局部负载较高的情况下,实现了流量的负载均衡,减少了数据传输跳数,降低了数据传输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5761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02922.4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6V40/2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信号的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雷达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其中方法包括向雷达发送人体姿态识别信号;获取所述雷达接收到的时域回波数据,并基于所述时域回波数据通过三维傅里叶变换获取初始频域图像数据;将所述初始频域图像数据通过MUSIC算法进行处理,以获取最终角度图像数据,所述最终角度图像数据包括人体姿态完整成像区域;将所述最终角度图像数据输入训练完成的预设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中,以获取对应人体姿态。本发明可实现性强,能够有效地进行高准确率识别,同时不易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系统稳健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02923.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穿墙雷达的目标姿态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各目标姿态对应的回波信号,并获取各目标姿态对应回波信号的特征集合;采集待识别姿态对应的回波信号,并获取所述待识别姿态对应回波信号的图像特征;基于各目标姿态的所述特征集合,和所述待识别姿态的图像特征,对所述待识别姿态进行判定,以获得待识别姿态对应的姿态类型;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人体姿态的自动化识别,不仅提升了识别的效率,也提高了姿态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4015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024258.X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监控无线通信网络资源路由重构方法,在输电线路无线通信网络链式传输结构中,无线传输设备根据邻居节点关系形成链式路由拓扑结构,节点定期上报自身流量负载信息给输变电主站系统,由主站系统决定路由重构的节点。当前节点在路由重构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无线频率的重新规划,有效降低了无线系统同频干扰。算法在输电线路监测网络系统出现局部负载较高的情况下,实现了流量的负载均衡,减少了数据传输跳数,降低了数据传输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0285666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28480.5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波束天线系统,包括:辐射单元、多波束形成网络、M选1多路开关、波束控制系统和电子罗盘。本发明涉及的多波束天线系统能够形成多个波束,从而实际应用中能够向目标信号提供多个波束,最大程度的补偿天线本身的倾角,即有效克服了只能使用单一波束的传统天线在运动中不能覆盖通信目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6528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09988.6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智能电网的分布式无线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通过终端用户依据信道,建立与基站之间的连接,然后当发送干扰后,终端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反馈信息至基站,接着基站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将对可用信道进行扫频,利用广播帧通知受干扰的终端用户可用信道信息,然后终端用户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帧后,根据优先级机制,选择新的信道重新建立与基站的通信。当智能电网中终端用户受外部干扰信道中断后,本方案可减少终端用户和基站之间信令的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5998.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涡旋电磁波的穿墙雷达目标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发射模态范围中的各发射模态,分别执行对应的多模态信号收发过程,以获得目标的各回波信号;基于目标物的各所述回波信号,获取目标物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多模态信号收发过程于执行时,包括:基于当前的发射模态,确定与该发射模态对应的墙体回波模态;基于所述当前发射模态、所述墙体回波模态和所述接收模态范围,执行当前的多模态回波信号采集过程;以及,更新发射模态,以基于新的发射模态重新执行所述多模态信号收发过程,直至退出;本发明对隔墙目标物的回波信号实现了杂波抑制,提高了穿墙目标物的雷达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0632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1173986.8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波束天线系统,本系统包括多波束形成网络、用以向多波束形成网络提供波束的射频通道以及用以发送来自多波束形成网络的波束的基本辐射单元;其中所述多波束形成网络具有两个以上的输入端口,并对任一输入端口输入的单个波束进行不同的相位变换后输出;所述多波束形成网络通信连接有波束控制系统,所述多波束形成网络与所述波束控制系统之间设置有多路选择器;所述多路选择器根据所述波束控制系统的信号选通多波束形成网络不同的输入端。本系统有效克服了现有单一波束天线在运动中不能覆盖通信目标的问题,利于提高通信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