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8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56146.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35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判别岩石吸水过程中水分子状态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吸水试验过程中对预先获取的岩石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一维光谱数据;基于二维相关光谱计算原理,对一维光谱数据的光谱信号进行交叉相关性分析,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的二维相关光谱;其中,二维相关光谱包括:同步谱和异步谱;根据同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异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时水分子的存在状态。如此,为从微观角度揭示岩石遇水后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明显减小机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82695.5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7/017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孔成像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孔成像仪探头成像保护装置及探测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种钻孔成像仪探头成像保护装置,包括用于在钻孔内推送时罩在探头外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远端设置有小套筒,所述保护罩近端沿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簧片卡腿;所述探测方法在推送时保持探头关闭,将保护罩罩在探头前端,再从里往外抽拉推送杆,探头逐渐离开保护罩,并开始从里往外进行成像探测;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在钻孔内推进探头时保持探头表面干净;本发明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由外往里的探测方法,改为从里往外进行成像探测,保证探头成像清晰,探测准确,解决了由于反复清洗探头而造成的探测过程不连续、效率低下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856490.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动力灾害监测及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型实验的煤矿微震信号识别与分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实验模拟岩体受冲击载荷作用,岩体断裂、孔隙岩体模拟注浆以及岩体滑移等情况,归纳微震信号激发的影响因素,采集微震信号,识别不同诱因状态下相应微震信号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获取多个煤矿各类微震信号样本,收集与微震信号相关的工程信息,建立微震信号数据集,形成微震信号类型划分标准;工作面采前及回采期间采集微震信号,专业技术人员在震源动力学参数分析前依据微震信号类型划分标准对微震信号进行工程筛分,确定其激发诱因,进行识别与分类,实现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9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97517.0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7/103 , E21D11/10 , E21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快速成型防水预隔断墙。内容包括:防水预隔断墙结构、墙体尺寸参数设计及施工流程。预隔断墙由加强带、墙体(包括掏槽、里墙、外墙和主体墙)和预埋管路(包括引水管、注浆管、注水管、气体检测管等)组成(其基础平面图如图所示),依据巷道断面、水头大小等因素确定混凝土强度、掏槽深度、主墙体厚度等参数,最后,设计了防水预隔断墙的施工流程。本发明的重点在于:该防水预隔断墙在矿井生产期间(掘进或回采等)提前修筑墙体基础(加强带及里、外墙掏槽),不影响矿井生产,若井下发生突水,能够快速成墙,起到防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6694.3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三维物理模型隧道模具及制作方法。在该隧道制作方法中,通过在模型杆体与拱形模型片之间设置弹性件,拉紧模型杆体的外端,对弹性件进行挤压;被压缩的弹性件掩埋在夯实的土体中,实现对模型杆体的预紧力加载模拟,使得三维物理模型隧道能够更加真实准确的对实际隧道施工支护进行模拟,从而极大提高了模拟实验的精准度。而通过连接组件将两片半模型片连接后再弯曲成拱形,并在模型隧道制作完成后,将连接组件从拱形的模型片上拆下,使得两片半模型片能够更加方便的从模型隧道的内壁取下,从而大大方便了模型隧道制作完成后,对隧道模具的拆卸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355075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88945.X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底抽巷穿层钻孔进行煤层巷道超前钻探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从多个不同的探测方向对井下掘进巷道在超前探放水前进行物探探测,将井下掘进巷道划分为安全区域、受水威胁区域和异常区域;其中,安全区域为掘进工作面不存在水体威胁,且无顶板水或顶板水为弱富水性,底板带压系数<0.06的区域;受水威胁区域为掘进工作面受已知水体威胁的区域;异常区域为物探异常、存在对矿井水害有诱导作用的地质构造和钻探出水的区域;在安全区域内,实施底抽巷穿层钻孔;根据目标煤层掘进巷道松动圈范围、掘进工作面所受的水体威胁、以及底抽巷穿层钻孔的终孔位置,确定是否在受水威胁区域补充钻孔。
-
公开(公告)号:CN1135507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1088945.X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底抽巷穿层钻孔进行煤层巷道超前钻探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从多个不同的探测方向对井下掘进巷道在超前探放水前进行物探探测,将井下掘进巷道划分为安全区域、受水威胁区域和异常区域;其中,安全区域为掘进工作面不存在水体威胁,且无顶板水或顶板水为弱富水性,底板带压系数<0.06的区域;受水威胁区域为掘进工作面受已知水体威胁的区域;异常区域为物探异常、存在对矿井水害有诱导作用的地质构造和钻探出水的区域;在安全区域内,实施底抽巷穿层钻孔;根据目标煤层掘进巷道松动圈范围、掘进工作面所受的水体威胁、以及底抽巷穿层钻孔的终孔位置,确定是否在受水威胁区域补充钻孔。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56490.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动力灾害监测及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型实验的煤矿微震信号识别与分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实验模拟岩体受冲击载荷作用,岩体断裂、孔隙岩体模拟注浆以及岩体滑移等情况,归纳微震信号激发的影响因素,采集微震信号,识别不同诱因状态下相应微震信号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获取多个煤矿各类微震信号样本,收集与微震信号相关的工程信息,建立微震信号数据集,形成微震信号类型划分标准;工作面采前及回采期间采集微震信号,专业技术人员在震源动力学参数分析前依据微震信号类型划分标准对微震信号进行工程筛分,确定其激发诱因,进行识别与分类,实现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7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38752.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包括获取实测数据并按照岩性分类;进行拟合获取拟合公式,拟合公式的自变量为采厚,因变量为导水裂隙带高度;将实测数据中的采厚代入拟合公式得到导水裂隙带高度经验值,计算经验值与实测值的差值,负的最大差值为上限值,正的最大差值为下限值;采用拟合公式计算出导水裂隙带高度经验值作为中值,中值与上限值的和为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的最大值,中值与下限值的和为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的最小值;在确定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内,以硬岩的底界面作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本发明所述方法既符合统计学规律,又综合考虑了覆岩破坏内在机理,可操作性强,易于被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56146.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35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判别岩石吸水过程中水分子状态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吸水试验过程中对预先获取的岩石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一维光谱数据;基于二维相关光谱计算原理,对一维光谱数据的光谱信号进行交叉相关性分析,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的二维相关光谱;其中,二维相关光谱包括:同步谱和异步谱;根据同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异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时水分子的存在状态。如此,为从微观角度揭示岩石遇水后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明显减小机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
-
-
-
-
-
-